(二十)
如果说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是内心情感的写真,记录下个人的痛苦、悲伤、欢乐、希望与恐惧,是对生命和死亡和命运的歌咏,那么,他的交响幻想序曲非常戏剧性,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暴风雨》取材于莎翁剧作,《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取材于但丁的《神曲》。它们不是戏剧配乐,而是音乐的幻想诗,性质的是介于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与舞剧音乐之间的大型作品。这些幻想序曲都是著名的杰作,非常迷人。梅克夫人可能正是听了《暴风雨》之后爱上了柴克夫斯基,而我最喜欢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这里放一下《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应错过,不过,后面谈的普罗科菲耶夫也写过一个极其经典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是一个爱情悲剧故事。根据百度,故事大概为:拉文纳的贵族基多出于政治动机,将女儿弗兰切丝卡许配给里米尼领主之子,丑陋、跛足的乔凡尼·马拉泰斯塔。马氏自知丑陋,特派弟弟保罗前往与弗兰切丝卡见面(一说:是由保罗代行的婚礼)。弗兰切丝卡以为自己的未婚夫就是保罗,深深爱上了他。婚后,她与乔凡尼毫无感情,暗中仍与保罗幽会。乔凡尼闻知此事后,在妒恨中将妻子与保罗杀死。
诗歌开始时:
我几乎晕倒过去,开始说:“诗人!
我真想跟那一对比翼双飞的人谈一谈,
他们随风飘荡,似乎身轻如燕。”
他于是告诉我:“你可以看一看,
他们何时靠我们更近,你就以支配他们行动的爱情名义,
请求他们,他们一定会飞过来的。”
西方有过许多根据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创作的绘画、雕塑和音乐。罗丹曾根据这个故事创作出他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吻》。
罗丹在创作《地狱之门》的群雕时准备把这个因偷情被杀堕入地狱的悲惨恋情放入其中,他选取了亲吻的情节,大概是:有一天,保罗和弗兰切斯卡一起阅读法国骑士传奇《湖上的朗斯洛》,当读到圆桌骑士朗斯洛与亚瑟王的王后圭尼维尔幽会亲吻时,保罗激情难抑,全身颤抖的第一次亲吻弗兰切斯卡。1887年,罗丹单独展出了这件雕像,当时将其命名为《保罗与弗兰切斯卡》,可后来他又创作了一个同名浮雕,就把这件雕像称作《吻》。罗丹的《吻》雕刻得极为优美性感,1887年初次在巴黎展出时,曾经被批评为“色情艺术的象征”,不过,后来到美国的“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400周年”博览会上展出时,轰动一时,大受美国观众的喜爱。今天已经成为法国的国宝。
我看到一位网络作者是这样诠释这部幻想交响曲的:
交响幻想曲《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一开始,铜管乐和弦声中就升腾起一阵寒冷的雾云,深重的气氛把人们带到阴森可怖的地狱门口,举首望处,高悬铭文:“从我这里走进苦恼之城,从我这里步入罪恶之渊,从我这里迈向幽灵队里……你们走进来的,把一切的希望抛在后面罢”!与它并置,低音弦乐和低音大管在一个下行装饰音之后,急奏出一个微弱的长音。它惊惺地聆听着铜管乐发出的地狱之声,立即化为但丁在狱界中的悲哀叹息;而后,木管乐与弦乐断续奏出不协和的半音音列,构成一个三连音与切分交替的怪诞音型,散落在各个声部;发出“痛苦的呻吟和绝望的哀号”。接着,音乐移高八度重复地狱的惨景和诗人的哀怨。正如原诗所写:“这里,叹息声,抱怨声,悲啼声,在没有星光的空气里面应和着。我一阵心酸,不觉泪下。空气里面骚扰不已,永无静寂,好比风卷尘沙,遮天蔽日。”
大概来说,这部作品分为三段,第一段“地狱的旋风”,描写但丁看到的地狱入口的景象,气氛十分阴郁惨淡,乌云翻滚;第二段是弗兰切斯卡的爱情之歌,进入这一段音乐转为平静,阳光明媚,单簧管吹出的优美的弗兰切斯卡之歌,略带着一些冥想,但音乐突然转变的狂暴,表示暴君马拉泰斯塔突然闯入,接着管弦乐器汇成一股狂暴的洪流,到高潮时象征着马拉泰斯塔用刀杀死弗兰切斯卡,之后是一声大号长长的哀叹;第三段又重回到地狱旋风的景象。但丁看到了地狱里发生的这部悲剧后,伤心的昏倒在了地上。
但丁的这个悲剧爱情故事当年让柴可夫斯基非常感动,以至于他在乐谱总谱的第一页上亲手抄下这个故事,抄了整整一页:
“但了由维吉尔的阴魂伴随;降临地狱深渊的第二层。这里充满痛苦的呻吟和绝望的哀号。在坟墓般的黑暗中,暴风雨在奔腾、咆哮。地狱的旋风在狂暴驰骋。那些在世上陷理性于淫欲之中的人们正受到惩罚,被席卷到风雨旋涡之中,在无数飞旋的灵魂中,两个拥抱着的灵魂引起但丁的特别注意。这就是美丽的幽灵弗兰切斯卡与保罗。但丁为这一对情人的痛苦表情所震惊。他把年轻的幽灵唤住,请他们讲一讲犯下何种罪孽,要受如此可怕的惩罚。弗兰切斯卡的幽灵泪如雨下,叙述了他们悲惨的身世。弗兰切斯卡说:‘没有比在苦难中回忆幸福更加痛苦的了。’她说,我爱上了保罗。但又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违心迫嫁给自己情人的哥哥——里米尼世族的一个驼背、独眼、生性妒嫉的暴君马拉却斯特。强制的婚姻桎梏不前夺去弗兰切斯卡对保罗的爱情。一次,他们相聚一起,共读关于朗塞罗的小说。弗兰切斯卡说:‘我们两人一起毫无顾忌地读着小说。有几次我们困惑的目光相遇,面色苍白。但让我们毁灭的却是一瞬间。当我们读到幸福的朗塞罗获得最初的爱情一吻时,从此再不会和我分离的保罗,把嘴唇贴在我的颤抖的唇上,而那本为我们揭示爱情奥秘的书,也从我们手中跌落……’这时,弗兰切斯卡的丈夫闯了进来,用匕首刺死了这一对情人。一个幽灵诉说着,一个幽灵哭泣着。然后,弗兰切斯卡在保罗的怀抱中又被狂暴野蛮的旋风卷去。但丁心中充满无限哀悯。他感到全身乏力,失去知觉,象死去一样倒在地上……”
诗歌最后:
一个幽魂在陈述这爱情经历,
另一个幽魂则在不住哀啼;这使我不胜怜惜,
我蓦地不省人事,如同突然断气。
我晕倒在地,好像一具倒下的尸体。
1. 1. Tchaikovsky -Francesca Da Rimini Symphonic Fantasia in E Minor after Dante
1. 2. T chaikovsky -Francesca Da Rimini Symphonic Fantasia in E Minor after Dante
1. 3. Tchaikovsky -Francesca Da Rimini Symphonic Fantasia in E Minor after Dante
(二十一)
重听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我感觉我们怎么能不喜欢柴可夫斯基呢?萨冈写过一篇以名字著名的小说《你喜欢勃拉姆斯吗?》对于柴可夫斯基,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我们当然喜欢柴可夫斯基了,没有人会不喜欢柴可斯基。可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交响乐是四、五、六,尤其是第六部,这三部交响乐可以看成是柴可夫斯基写下的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第六交响乐《悲怆》既不悲哀也不虚无。我尤其喜欢第五交响乐,柴可夫斯基曾说这部交响乐始终贯穿着一个他称之为“命运”的主题。实际上,他还创作过一个名为《命运》的第七交响曲,用的也是这个命运主题,这一主题贯穿了柴可夫斯基的创作始终。他在日记中他解释了这交响乐的创作:“这部作品从完全听从命运,到对命运发生质疑,最后,通过斗争来克服悲惨的命运,表现的是肯定生活的思想。”那个时代的音乐家很少有像后来的现代人那样的虚无与绝望。不过,在创作第五交响乐期间,柴可夫斯基在给梅克夫人的信中曾说:“我虽然还不老,但已经开始感到年龄的威胁,身体极容易疲倦,精神不比往常,无论弹琴,还是夜里读书都感到非常吃力。”这时的柴可夫斯基48岁,这不禁让我想到中国过去的那些文人墨客,白居易在三十多岁时就开始记录他的衰老,他的第一根白发,脱齿,他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夜晚在油灯下视物不清,眼睛酸楚流泪,同样的还有杜牧。傅雷在五十来岁时给儿子傅聪的信中同样描写了他的精力衰退,他再也不像年轻时可以长时间的工作,现在写一会就疲倦了,写不动了,到了晚上看书眼睛就看不清字迹了。贾平凹也是这样的。这些真让人伤感。但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乐的第二乐章无比温暖感人。这些对于生命的感伤是生命中最优美的成分。伟大的艺术家们把它们转化成文字、音乐和影像留给了我们。
人类的艺术只是情感发展的最高阶段,而科学是理性的极地。
不过,柴可夫斯基早期一,二,三部交响乐也值得一听。交响乐自贝多芬之后就变成了一种日益复杂和庞大的作品,往往它的创作贯穿到作曲家的创作生涯的最后,而听一听那些大作曲家的早期,尤其是第一部交响乐,总是很有意思的。
关于说到生命的虚无和绝望,这可能是过去的艺术家和现代艺术家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所以,这里我再放上一段肖斯塔科维奇的最后一部交响乐,第15交响乐的最后一部乐章。如果说贝多芬的人类大同的胜利的欢乐颂是对人类终结的一种理想主义的表达,它以欢乐颂结束,那么,肖斯塔科维奇就是现代的人对人类结局的表达,他极为天才的运一套打击乐奇妙的敲击出一串空洞,破碎和虚无的声音直到它们消失沉寂。那就是人类的最终结局,无以得到,无以失去,没有胜利,也没有失败,不是睡梦的醒来,而是幻影的破灭,人们消亡后的宇宙的空洞和虚无。用它来为今天俄乌战争的炮火作为背景是极为恰当不过的。
1. Tchaikovsky - Symphony 5 - II_Andante_cantabile_con_alcuna_licenza-LLS
2. Tchaikovsky - Symphony 6 - IV Finale. Adagio lamentoso
3. Tchaikovsky -Symphony 1 -I_Dreams_of_a_Winter_Journey-Allegro_tra-LLS
4. Shostakovich Symphony #15 In A, Op. 141 - 4
(二十二)
1990年,在苏联列宁格勒举行的柴可夫斯基诞辰150周年纪念音乐会。随着RCA的DVD和CD的发行今天已广为爱乐乐迷所熟知。这是一次有苏美音乐家的甜蜜的合作,独奏全部由美国大师担纲,小提琴是美籍以色列犹太人帕尔曼,大提琴是美籍的华裔马友友,独唱女高音是美国非洲裔的纽曼。乐队伴奏则是由苏联俄罗斯实力强大、历史最为悠久的管弦乐团的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和列宁格勒军乐团承担,指挥是苏联指挥家特米尔卡诺夫。那时,苏美友好的气氛达到空前热络的程度,演出在《1812年序曲》的隆隆炮声和节日焰火的弥漫硝烟中结束。一年以后,1991年,苏联就解体了。
《1812年序曲》是老柴当年应尼古拉·鲁宾斯坦之邀为莫斯科救主大教堂重建竣工而作。这座大教堂毁于1812年拿破仑入侵莫斯科的战争中。这首音乐非常著名,它适应于俄罗斯的自我吹嘘的宣传,但更经常的被用来制作成发烧音响的试音盘以显示音响技术的高超和发烧音箱的强大。因为全曲不仅管乐雄壮,声势浩大,而且最后结束时还有大炮轰鸣。美国的一家很小的发烧唱片公司著名的Telrac曾在录制时动用了真的加农炮,大炮轰鸣,震天动地。而1990年的纪念音乐会上,在序曲的最后为了进一步壮大声势,列宁格勒军乐团参加进来,并且更是在俄国首次动用了真正的军队的据说是从印地安那南部部队专门运来的大火炮,同时敲响全城教堂的大钟,这还没有完,这时天空又放起焰火,焰火在空中爆炸,照亮了整个列宁格勒广场。这可真是一次令人永志难忘的纪念庆典啊!这是苏联和美国的蜜月期,一切都那么美好。随后,苏联在美国的帮助下愉快的解体,乌克兰自己把核武器送到俄罗斯消耗,本来它是世界第二大核武器国家了。
不过,后来证明美国把俄罗斯耍了一把。这是极其深刻的一次玩弄。在20年间,美国严厉制裁俄罗斯,俄罗斯经济几近崩溃,科技与民生衰败,北约连续5次东扩,一直到俄罗斯的随后的边界乌克兰。于是,俄乌战争爆发。而爆发的一个原因是,乌克兰今天已经没有核武器了。今天俄罗斯在打亚速钢铁厂时动用了可怕的重型火炮,“郁金香”2S4,口径240毫米,炮管两层楼高,高爆弹一发重130公斤,可以发射战术核炮弹,普通的5层楼房只要一发炮弹就可以完全摧毁,还有钻地弹,可以从楼房顶部直穿地下室,可以发射核弹的战略轰炸机,甚至有亚核武器之称的变态杀器——温压弹,这都让《1812年序曲》黯然失色了。这的确有些让人心碎的荒诞和令人唏嘘的感慨。那些还活在地下的亚速营的士兵,在要求拿扣押的平民换粮食,他们说俄军每3分钟就有轰炸,但他们还要继续战斗,他们说没有粮食了就去抓鸟吃,可每3分钟就轰炸一次,还哪有那么不怕死的鸟啊。美国要和俄罗斯战斗的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可没有说要战斗到最后一只乌克兰鸟,乌克兰根本没有那么傻的鸟。如果这些亚速营的成员活着离开了这里,他们还会像过去一样去屠杀俄罗斯人,他们就是一些新纳粹,极其残忍的恐怖分子。而当年这座欧洲最大的苏联钢铁厂是为了准备和美国打核大战在地下建立了坚固无比的地下工程,有些地方有六七层楼,有些地方灌注的水泥厚达四米,里面甚至还有医院、仓库,很多入口有5到7层厚重的大门,可以防水、防电、防生化、防核弹、放蝇蚊。如今俄罗斯拼了老命要把它炸开,可炸了一个多月,结果还没有炸开。可见,凡事有利于弊,而许多事情反反复复的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但世事又是难料。在苏联解体一年后,1992年列宁格勒市又重新改名为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从此不复存在。这场列宁格勒纪念音乐会也成为另一种含义上的纪念。
圣彼得堡是这座城市最早的名字,它是由俄国彼得大帝命名的。二战时,德国入侵苏联三个月后就于1941年9月包围了这座城市,这时的圣彼得堡已经更名叫列宁格勒了。然而,直到1944年初,德军动用了80万部队攻城900天也没有攻下这座城市。不过,苏军守卫这座城市损失军人350万,市民超过100万丧生,城市解放时,城中几乎没有一座完好的建筑了。
(二十三)
俄罗斯帝国诞生于1721年。这一年,彼得大帝将沙皇升格为皇帝,俄罗斯由莫斯科大公国正式成为帝国。自中世纪俄罗斯人尊称罗马拜占庭君主为沙皇,沙皇即拉丁语的凯撒,古罗马“奥古斯都”是当政皇帝的名号,“凯撒”是皇帝指定继承人或权利仅次于他的副帝的名号。俄国人自认为是拜占庭臣民。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攻陷了西方名城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从此成为伊斯坦布尔,历时千年的罗马帝国就此灭亡了。然而,1496年教皇保罗二世安排逃到西方的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下嫁莫斯科大公国的伊凡三世,自此以后俄罗斯上层精英人士就有一种认知,俄罗斯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是东正教的正宗传人,承担着末世弥撒亚即救世的使命。随后,1547年1月16日,莫斯科大公国的大公伊凡四世将大公升格为沙皇,国号改为沙皇俄国。再到1721年,彼得大帝就直接自称大皇帝了。
彼得大帝统治期间大力推行俄罗斯全面西化,为夺取出海口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俄罗斯与瑞典进行了20年的血战,夺下了瑞典在波罗的海边上的一块十分重要的土地——彼得要塞。过去这块地方到底是属于谁的很难说清,最早它肯定谁也不属于。但从此之后彼得大帝在这里建成了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对于俄罗斯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不仅是俄国波罗的海和大西洋的出海口,更是直接连接西欧的通道。城市建成后,彼得大帝将俄罗斯的首都由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立志要成为一个欧洲国家,圣彼得堡也成为俄罗斯最欧洲化的城市。这座标志着俄罗斯崛起的城市,还是后来俄罗斯的两次革命的发源地,导致了彼得大帝建设的沙皇帝国的覆灭。
圣彼得堡的名字并非是纪念彼得大帝,这里的圣彼得是基督教中的使徒彼得。因为天主教认为是彼得创立了基督教,圣彼得堡的建筑都是天主教风格,与对面信奉新教的瑞典相对抗。但圣彼得堡的“堡”是德语。俄罗斯沙皇一直与德国皇室关系密切,保持联姻,著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本人就是德国公主。俄德关系亲密时曾数次瓜分波兰。但是,这个德语名字引起民间的许多不满。当后来德国日益强大,英法这两个老对头又勾结在一起形成协约国,对抗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同盟国。这时,俄国出于地缘政治利益的考虑加入了英法的协约国,与德国开战。这样,俄国民间的反德的情绪更加高涨,有着德国血统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不得不顺应民意,在1914年7月把圣彼得堡改名为彼得格勒。这个名字是当年普希金对圣彼得堡的称谓。“格勒”是俄语,意为“城市”。不过,一战中俄国损兵折将国力消耗巨大,导致国内矛盾爆发,圣彼得堡这座最欧化的城市又成为革命的发源地,连续爆发两次革命,首先是俄历二月革命,革命由工人罢工开始,随后镇压罢工的军队倒戈,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沙俄终结,数月之后,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又推翻了刚刚成立的新政府,这就是十月革命,俄罗斯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了安全列宁将首都重新迁回莫斯科,圣彼得堡作为首都的200年历史结束了。1924年,列宁去世后,苏共中央决定将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在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20年里,苏联迅速崛起,从一个落后、野蛮的农奴制的农业国迅速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大国,最终打败了纳粹德国,发展成与美国鼎力的世界最强大的帝国。而在苏联解体的20年后,俄罗斯历尽艰辛,衰败潦倒,尽失大国尊严。这使得俄罗斯人又开始重新思考过去苏联时代自己的历史,这样2011年,圣彼得堡决定将在每年的列宁格勒解放日、俄罗斯建军节、二战胜利日,即2月18日,2月23日,5月9日,这三天城市恢复使用列宁格勒这一名称。所以,列宁格勒成为世界上最诡异的一座城市,它周期性的从历史中幽灵般浮现变成现实,然后又消失。这也显示出俄罗斯作为一个衰落中的大帝国的矛盾、纠结与茫然,难以定位,无所适从。然而,世界帝国的自我认知却从来没有改变。
在圣彼得堡是决定定期恢复苏联时代的列宁格勒的市名三年后,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战争结束不到十年,又爆发了更大规模的俄乌战争。俄罗斯通过乌克兰与整个西方世界艰难的作战,再一次走向自己民族命运的关键的节点上。
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是对于俄罗斯具有特殊意义的两座城市。莫斯科是俄国的发源地,圣彼得堡则既是俄罗斯试图成为欧洲国家的象征,又是俄罗斯转向社会主义的标志。圣彼得堡在历史上从未被攻克过,而莫斯科在历史上几次陷落。这些和柴可夫斯基有什么关系呢?《1812年序曲》与莫斯科有关,这是拿破仑大军攻克莫斯科后,俄罗斯开始反击,最终打败了拿破仑,导致拿破仑从此走向彻底的覆灭的纪念。然而,就在1990年列宁格勒举行了一场苏美空前亲和的甜蜜的柴可夫斯基诞辰150周年纪念音乐会的同一时期,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著名的大音乐厅里举行了另一场完全由苏联音乐家演出的纪念音乐会。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大音乐厅曾经有过无处著名的俄罗斯苏联音乐学派的大师在这里演奏。这场音乐会演出的曲目与列宁格勒的通俗流行的风格不同,它选择的都是一些冷僻的,几乎被人们遗忘但仍然极为精彩的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这场音乐会长期不为外界所知,直到20年后才由俄罗斯的旋律唱片公司出版发行了当年音乐会的现场录音唱片,演出曲目有《大雷雨》,交响音诗《命运》,幻想序曲《哈姆雷特》,《海姑娘的舞蹈》选自歌剧《司令官》第二幕和《奥普里奇尼克斯家族与女士们的舞蹈》选自《奥普里奇尼克》。
《命运》是柴可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创作于1868年。当年,年轻的柴可夫斯基把这首曲子献给了巴拉基列夫。这个主题是柴可夫斯基一直着迷的,它贯穿他后来的音乐创作。但是,当它首演之后,柴可夫斯基就把乐谱销毁了。这个作品是在他死后才被整理重新发表,所以编号Op.77。类似的事情在老柴一生反复发生。《司令官》,Voyevoda也被翻译为市长,或统帅。柴可夫斯基创作过两部这一名称的作品,第一部是他的最早的一部歌剧,编号op.3;另一部是他在生命最后三年里创作的弦乐作品。编号op.78。这部管弦乐作品是柴可夫斯基在1890年9月开始创作,它根据的是普希金翻译的密茨凯维奇的同名小说,讲的是一位波兰地主参加保卫祖国的战争,回家后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在情人的怀抱里。司令官要杀死这两个人,但他射出的子弹最终却打中了自己,他就这样悲惨的死去。柴可夫斯基对于这种含有命运的主题非常着迷,但开始的创作并不顺利,到1890年10月4日,他又突然接到梅克夫人终止通信和资助的来信,柴可夫斯基的精神受到极大打击。他的创作停顿下来,直到第二年1891年9月,在完成了《约兰塔》草稿后,他才突然重新开始这个作品的创作,并仅用12天就迅速完成。11月18日,柴可夫斯基亲自指挥在莫斯科首演,但首演之后,他又马上对这部作品感到极度不满,宣称他“不应该写这样的垃圾”,并销毁手稿。幸亏管弦乐部分被洛西蒂保留了下来,后来得以重建总谱。但柴可斯基还是在写给出版商的信中表示,他不后悔对于《司令官》所的这些,并说“如果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会把它撕成碎片,否则完全放弃作曲。”可见,这部作品对于柴科夫斯基的刺激相当大。这也是柴可斯基最短的管弦乐作品,属于他的冷门,但非常精彩。阿巴多曾经有过一个录音版本,这里我放一下。至于编号op. 3的那部最早的歌剧,命运也十分奇异。柴可夫斯基在1867年左右完成了这部歌剧,并于1869年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但却在1870年代销毁了歌剧的乐谱,今天只保留下来了第二幕的第四节。即莫斯科音乐会演出的那段《海姑娘的舞蹈》。
(二十四)
柴可夫斯基的《哈姆雷特》是我在写这个系列的文章时才听到的,以前竟然没有听过,现在一听喜欢的不得了,所以这里多放几个片段。整部作品不长,只有18分钟左右。我对这部作品一点也不了解,里面还有一段女高音和男低音的演唱,但显然这不是一部歌剧,而是一部管弦乐作品。我不想进一步去检索了解了,反正我已经爱上它了。开始的序曲就相当精彩,第二主题的那支双簧管的声音一直漂浮在乐队所之上,显得超凡脱俗,极为优美。后来出于好奇心和个性的软弱,我还是禁不住做了一点研究。原来早在1876年,柴可夫斯基就想根据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创作一部作品,但写的很艰难,最后不了了之。12年之后,1888年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要演出话剧《哈姆雷特》,这个马林斯基剧院就是前文提到过的来中国国家大剧院首演鲍罗丁的歌剧的那个,它是俄国的皇家大剧院,建于17世纪,今天已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剧院了。所以,当年江泽民建国家大剧院也是一番苦心,很多人不了解还嘲笑,我们至今也没有世界著名的大剧院。可是,光有大剧院还远远不够啊,1888年马林斯基大剧院请柴可夫斯基为此剧写间奏曲。可是后来演出搁浅,也就不需要老柴写这个曲子了。当然,也就不会给老柴稿费了。但是,这时的老柴已经激情澎湃,根本不可能因为没有稿费就不写他的曲子,相反他决定重新写这个作品,不按剧情描写故事,而是把它写成幻想曲。这种幻想曲最适合老柴,他曾经写过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暴风雨》都是这样的幻想曲,不写剧作情节,而是刻画人物性格。老柴这次写《哈姆雷特》一气呵成。在创作《哈姆雷特》的同一时期,他还完成了他的著名的《第五交响乐》。《哈姆雷特》的首演是在《第五交响乐》首演一周后举行的。不过,《第五交响乐》大受欢迎,而《哈姆雷特》惨遭失败。人们不喜欢这部柴可夫斯基用了12年的时间创作出的作品。这部作品有两个版本,因为三年后,他又为别人的戏剧写了一个《哈姆雷特》的配乐,这个配乐版中还有两端人声演唱。我更喜欢这个有人声的版本。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自然总是关乎于生与死、存在与虚无这些人类生命中无法解决的困境。这是一部伟大的悲剧。肖斯塔科维奇也写过一个《哈姆雷特》,这是为电影配的音乐和剧情的场景配合。这也是《哈姆雷特》最著名的音乐,尤其最后一章,《决斗和死亡》。老肖的电影音乐非常精彩,这一段既富有活力又流露出沉重的悲剧色彩,并且和柴可夫斯基的风格如此的不同,都是天才之作。
01_Hamlet, Op. 67a, Incidental Music for soprano, baritone & orchestra_ Overture
02_Hamlet, Op. 67a, Incidental Music for soprano, baritone & orchestra_ Andante
03_Hamlet, Op. 67a, Incidental Music for soprano, baritone & orchestra_ Andantino
04_Hamlet, Op. 67a, Incidental Music for soprano, baritone & orchestra_ Andantin
05_Hamlet, Op. 67a, Incidental Music for soprano, baritone & orchestra_ Andante
06_Shostakovich- Hamlet - Duel & Death
07_Tchaikovsky -Fatum, Op. Posth. 77 Tonepoem for orchestra II
08_The_Voyevoda_Op_78_Symphonic_Ballad-LLS
不谈战争谈音乐——俄罗斯的音乐家随笔
不谈战争谈音乐——《基辅大门》
不谈战争谈音乐——前苏联的大美女
不谈战争谈音乐——鲍罗丁
不谈战争谈音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不谈战争谈音乐——收音机和小提琴
不谈战争谈音乐——巴拉基列夫
不谈战争谈音乐——鲁宾斯坦兄弟、柴可夫斯基(1)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2)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3)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4)
肖斯塔科维奇的优美
善良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贝多芬的男情人们-Op.109(2)
静夜钢琴声
那些让人生显得太短的声音
从贝多芬的“晚期风格”到崔健上“中国好声音”
Vocalise:练声曲
阿根廷探戈: 那几乎就是爱情了
岁末漫谈贝多芬
90年代美苏/美俄关系好,以后年代关系紧张,都没有影响这个传统。1812年正是美国和英国打仗,由于拿破仑在俄国大败,无暇支援美国,致使英国舰队长驱直入切斯皮克湾,1814年直取华盛顿,烧了国会和白宫。从这段历史看,用庆祝拿破仑失败的曲子庆祝美国节日似乎历史不正确。可美国人就是大大咧咧,满不在乎。听着喜庆就好。希望今年的劳工节能一如既往,别搞政治正确。
你写的太好了。谢谢,我以前只听到过传说中有人专门收集这个序曲,他们就是要听最后的大炮。听黑胶唱片看着唱片的旋转发出极其轻微的声音还有唱针真的颤动真是一种享受。不过,我没有玩过黑胶,这是我瞎琢磨的。这些都是传说中的事情。
对于你说的听管弦乐时音量的变化,我的确有同感。那些为了显示自己思想深刻或者音乐天赋的音乐家往往唉爱搞极端的对比,在音乐厅里专心致志的听倒还可以。当然,听音乐打瞌睡很正常。我在写作时遇到这样的吵闹有时会很生气,比如布鲁克纳。在公寓楼里就的夜晚尤其会带来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不过,我很少听老柴的这个序曲,尤其到最后的大炮轰鸣。太热闹了,但有一种就要曲终人散的感觉。老柴这里使用大炮,我想与俄罗斯人对音乐的喜爱也是有关系的。当年每次演出都是一件盛事。想一想二战被围城的莫斯科、列宁格勒这些城市里还不断的演出着音乐会,以及后来有关斯大林的那些与音乐相关的传说。这些都是我们中国所不曾有的。偶尔心情high时,我倒更喜欢听奥涅金中的波兰舞曲,感觉过瘾。
要是听大音量,我还是选择贝九。贝九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都是终极性的音乐,当然贝多芬的,像马勒、布鲁克纳只是流行的时尚,是品位格调随着时间的变化。俄罗斯的音乐也是一样,老柴的音乐是终极性的,斯特拉文斯基、斯克里亚宾、肖斯塔科维奇则是此起彼伏的流行风。喜欢这些人的音乐需要一定的思想的深度和修养。而老柴的音乐只需要去听就可以了。
当然,理解总是困难的。也总不免是一种错觉。这些都是我的个人偏见。偏见,有时让人喜欢,有时让人厌恶。但表达偏见是愉快的,而且偏见都是真实的。就像你听着旋转的黑胶唱片时,心里担心唱针会突然跳起来时,那种快乐是非常真实的。这是非常个人的体验,也是非常真实的。而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一个有过同样快乐的人时,那时就是一种幸福。当然,这也是我自己的瞎猜的。
在第一组音乐里,我更喜欢肖斯塔克维奇的乐章。更容易唤起某种感觉。不过还得细听。
”关于说到生命的虚无和绝望,这可能是过去的艺术家和现代艺术家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所以,这里我再放上一段肖斯塔科维奇的最后一部交响乐,第15交响乐的最后一部乐章。如果说贝多芬的人类大同的胜利的欢乐颂是对人类终结的一种理想主义的表达,它以欢乐颂结束,那么,肖斯塔科维奇就是现代的人对人类结局的表达,他极为天才的运一套打击乐奇妙的敲击出一串空洞,破碎和虚无的声音直到它们消失沉寂。那就是人类的最终结局,无以得到,无以失去,没有胜利,也没有失败,不是睡梦的醒来,而是幻影的破灭,人们消亡后的宇宙的空洞和虚无。用它来为今天俄乌战争的炮火作为背景是极为恰当不过的。”
其中最为生猛的大炮当属塔莱卡出品的孔泽尔指挥的辛辛那提交响乐团的那张。
黑胶的沟纹是条阿基米德螺线,孔泽尔这张黑胶在大炮处,肉眼明显可见线距加宽,横向跳动明显加大。
坊间盛传这张大炮太猛,以至于摧毁音箱无数。
所以每每听时小心翼翼,总是要反复调整音量旋钮在9点处,因为前面描写俄罗斯风光乐句为了抒情,音量又过于太小,所以后面如果不控制一下的话,那炮声猛然想起真的可能要出事。每每至此,我总怀疑这老柴是不是受了海顿惊愕的启发,可人家交响乐之父的这个创意是为了调戏一下那些附庸风雅去假装听交响乐的贵妇,而这个老柴此举则让天下人都惊愕一把。
当然,还是别怨老柴了,各家演绎的大炮其实有所不同,比较一下,个人觉得最差劲的大炮当属DG出品的卡爷指挥的柏林爱乐了。
今天我不谈音乐谈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