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亚多夫
(一)
普罗科菲耶夫说:“懒惰是阿纳托利·康斯坦丁(利亚多夫)最显著的特征。”
从某种角度,鲍罗丁、居伊和利亚多夫最能代表俄罗斯的音乐之魂,鲍罗丁是世界一流的化学家,居伊是俄国陆军大将,利亚多夫则以没有创作的作品对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可能利亚多夫一生从来不知道“勤奋”的意思是什么。他的最重要的作品《巴巴亚加》(《巫婆》)用了13年的时间才写完,但这未必是严谨,或者自我要求过高,因为作品总共才三分多钟。利亚多夫的让人痛恨的懒惰可想而知。当年,佳吉列夫因为他的才华写信想让利亚多夫答应下来,但表示他将抓紧写,预计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写完。当时,佳吉列夫听了脑袋都大了。他的芭蕾舞团已经成立,未来将震动整个欧洲30年的芭蕾舞的天才巨星们都已经到位,哪能等一年啊?他的俄罗斯芭蕾舞团要在几个月后就去震动整个巴黎。于是,佳吉列夫在短暂考虑了格拉祖诺夫之后,毅然选择了更加年轻几乎没有芭蕾舞音乐创作经验的斯特拉文斯基。斯特拉文斯基没有让这位传奇的佳吉列夫看走眼,他很快就写完了《火鸟》的音乐,舞剧在巴黎上演引起巨大轰动,斯特拉文斯基一夜成名。此后与佳吉列夫合作了20年,成为现代音乐的开拓者之一。而究其根源,利亚多夫以无为而有为,而且,是大为。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承认利亚多夫“才华横溢”,但痛心的指出:“懒散的生活是对这家人的诅咒。”利亚多夫的懒惰或许有家族遗传的因素,他从小目睹着家族成员的日夜狂欢,饮酒派对,长大后也加入其中。他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期间经常旷课,以至于最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气的将他开除。不过,后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又后悔,所以在两年后的毕业考试时,他又让利亚多夫来参加。结果,利亚多夫轻松的以优异成绩获得学位,并被聘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老师。
利亚多夫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显赫的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是帝国歌剧院,就是那个著名的马林斯基歌剧院的首席指挥,母亲是钢琴家。他的妹夫是戏剧演员,大姐夫是著名歌剧歌唱家,二姐夫也是音乐家,叔叔是皇家舞厅管弦乐队指挥,表妹是著名歌剧女演员。表妹的丈夫是著名的芭蕾舞演员和编舞家。利亚多夫一生创作的作品极少,而且都是短小破碎,钢琴曲一般只有一两分钟,少数几首长的也不过四五分钟。后来,他吉人天相般的又娶了一个富婆,俄罗斯的白富美,婚后得到了在诺夫哥罗德州的一处大庄园。于是,他在庄园里度过了他的之后的一生,度过了许多快乐而懒散的夏天,漫长而严寒的冬天,从此之后他的创作就更少更缓慢了。最后,他死在了他的庄园里。利亚多夫属于那种只写过极少的作品,就对音乐产生巨大影响的音乐家。早在十几岁的少年时代,他就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帮助比他大很多的格拉祖诺夫成名,并对整个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呢。
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在十几岁时,利亚多夫将格拉祖诺夫的音乐介绍给了一位俄罗斯的木材经销商,米特罗凡·别利亚耶夫。此人不是一般人,他不仅是当时俄罗斯的巨富,而且还热衷赞助文化事业。格拉祖诺夫则是当时俄罗斯社会的音乐神童,在以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描绘的每小时都发生着在音乐上的进步,所以,无论有没有帮助,成名都是很快的事情了。刻不容缓,别利亚耶夫立刻开始帮助格拉祖诺夫,他亲自带他到欧旅行,在魏玛格拉祖诺夫见到了李斯特,李斯特帮助首演了格拉祖诺夫的第一交响乐,演出非常成功。所以,刻不容缓,同年回国后,别利亚耶夫立刻租下一间大厅和一支管弦乐队排练格拉祖诺夫的这首交响乐和其他的作品,然后,刻不容缓的举办了公开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后来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俄罗斯交响音乐赛事。而且,别利亚耶夫对格拉祖诺夫音乐的兴趣很快扩展到对整个俄罗斯民族主义作曲家群的赞助。他每个星期五的晚上都在家里举行音乐聚会,在四重奏中别利亚耶夫本人经常拉中提琴。他还在莱比锡创办了自己的出版社,自费出版了格拉祖诺夫、利亚多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等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家的作品,最终形成了一个“别利亚耶夫文化圈”。
利亚多夫小的时候很少见到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是马林斯基剧院的首席指挥,每天很晚回家。他的母亲在他还不到七岁那一年去世了。11岁他被送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钢琴。不过,他把更多时间花在阅读普希金上了。他还喜欢霍夫曼、安徒生、王尔德和丹麦的戏曲家梅特林克。利亚多夫也自己写诗。斯特拉文斯基说利亚多夫“喜欢温柔奇幻的事物”。利亚多夫是一位“弱音音乐家”,他的音乐声音微弱,必须静静的去听,那种宁静中的奇幻变化的色彩,慢慢的体味。
他曾描述过最喜欢的自己的作品《魔幻湖》”无数星星盘旋在混沌深渊的奥秘之上。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恳求和抱怨,只有大自然的——冷酷,恶毒,梦幻般的童话,人们必须感受颜色的变化,明暗对比,不断变化的静止和看似静止的状态。”
无数星星盘旋在混沌深渊的奥秘之上。
但最最重要的是——
没有恳求,
没有抱怨,
只有大自然的——冷酷,恶毒,——
梦幻般的童话。
人们必须感受颜色的变化,明暗对比,
不断变化的静止和看似静止的静默。
(二)
作为老师利亚多夫可谓成绩斐然,他教出的著名音乐家学生包括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尼古拉·米亚斯科夫斯基、米哈伊尔·格涅辛、拉扎尔·萨明斯基、柳博夫·施特莱歇尔和鲍里斯·阿萨菲耶夫有。普罗科菲耶夫和米亚斯科夫斯基我们后面还会聊到。可见,懒惰或许对于老师并不一定是不是一个优点,过于热衷于教育学生的老师也可能是一种灾难。不过,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我们知道的非常有限。然而,利亚多夫的学生中还出了一个著名的诗人:米哈伊尔·库兹明。库兹明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利亚多夫学习作曲三年,到了33岁之后才开始发表诗作。今天,他被视为阿克梅派的先驱。不过,他自己并没有宣称属于阿克梅派。库兹明的诗歌贴近生活,平易自然又富于机智的嘲讽。《在剧院》或许就是他的亲身的经历,否则很难写出如此有质感的诗歌:
在剧院里
过道、走廊、更衣室,
半明半暗的旋转楼梯,
谈话固执的争论
显得有些奢侈的门帘
灰尘、松节油、脂粉味
远处传来的喝彩声,
栏杆摇摇欲坠的包厢
很容易看清台上的布景。
漫长的等待时分
与小女演员们的闲聊
到更衣室、休息室游逛
再去工作室和幕后瞧瞧。
……
我多么喜欢观众厅
这发了潮的白色墙壁,
舞台上灰色的天鹅绒幕布,
还有那嫉妒的毒刺。
他最有名的作品是《亚历山大之歌》长篇组诗。诗歌的开篇:
当我初次与你见面,
贫乏的记忆并不记得:
那是在清晨还是白天,
是在傍晚还是深夜。
只记得你苍白的两颊,
黑的眉毛下灰色的双眼,
黝黑的脖颈上蓝色的衣领,
而且我感觉,这些我在儿时就见过,
尽管我比你年长许多。
1.1. Variations on a Russian Folk Theme - Theme (Lyadov)
1.2. Variations on a Russian Folk Theme - Var. I (Rimsky-Korsakov)
1.3. Variations on a Russian Folk Theme - Var II (Winkler)
1.4. Variations on a Russian Folk Theme - Var III (Blumenfeld)
1.5. Variations on a Russian Folk Theme - Var IV (Sokolov)
1.6. Variations on a Russian Folk Theme - Var V (Vitols)
1.7. Variations on a Russian Folk Theme - Var VI (Lyadov)
1.8. Variations on a Russian Folk Theme - Var VII (Lyadov)
1.9. Variations on a Russian Folk Theme - Var VIII Finale alla polacca (Glazunov)
2. Tanets Komara (Mosquito's Dance), Russian folksong
3. 10 Detskikh pesen (Children's Songs) Op. posth. (4 and 2 hands)
4. Scherzo (Chorus) in B minor Op. posth
5. Fuga on LA-DO-FA Op. posth
6. A. Lyadov - Baba Yaga, Op. 56
7. Anatoli Lyadov - The Enchanted Lake (1909)
梅特纳
“我重复我在俄罗斯对你说过的话,在我看来你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1921年
“你有没有想过我生得太晚——我写的东西不合时宜? ……除了音乐,除了我在其中所做的,我什么都不是。”——梅特纳, 1907 年
(一)
如果说五人团和柴可夫斯基之后,那拨今天已经不为人们知晓的音乐家中有谁可能在未来复兴,那么梅特纳是最可能的一位。当然,今天写下这样的话可能并不聪明。因为,今天整个严肃文化都正在日益荒废,无人问津。
梅特纳和拉赫玛尼诺夫一生保持着深厚的友谊。拉赫玛尼诺夫很早离开俄罗斯来美国,后来他让梅特纳来美国演出寻访。梅特纳没有在革命后立刻离开俄罗斯,他一直等到很久以后的晚年时才到英国定居。他曾把自己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题献给了拉赫玛尼诺夫,拉赫玛尼诺夫则把自己的《第四钢琴协奏曲》献给了梅特纳。在学生时代,梅特纳与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一同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时他获得了鲁宾斯坦奖,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今天都大名鼎鼎,尤其斯克里亚宾今天越来越热,而梅特纳却几乎完全被人们忘记了。
生前,梅特纳在俄罗斯处于一种并不冷但也不热的状态。
在当年和今天都有过许多对梅特纳的批评:评论家维亚切斯拉夫·卡拉蒂金在 1913 年谈到梅特纳有自己的“个性”,但他的音乐是:“一片贫瘠的石质沙漠,在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的辛勤劳动下,一座宏伟的神庙在其中建成,但没有圣像或祭坛。在这片沙漠中没有崇拜者,因为周围都是沙漠,沙子和石头,没有一片活草。”另外的评论说到梅特纳的音乐:“音乐肆无忌惮地不断涌现,没有目的和适度,没有高度和深度,没有达到高潮。”五十年代理查德 A. 伦纳德的《俄罗斯音乐史》一书中指责梅特纳“就好像他是 19 世纪的德国人一样”作曲。音乐评论家鲍里斯·波波夫更是认为梅特纳的音乐由于依赖传统奏鸣曲形式等因素,含有“过多的德国血统”。他得出的结论是,梅特纳的灵魂并没有“完全绽放”,因为他出生晚了 50 年——夹在“垂死的德国人和充满活力的年轻俄罗斯人”之间。当然,梅特纳在生时和死后也不乏崇拜者。艺术史学家和评论家谢尔盖·杜里林在谈到梅特纳时说:“你复活了普希金和图切夫。我无法更好更清楚地表达我和许多其他人从你的音乐中得到的东西,尤其是我从你的来信中得到的东西。这是自由。”
晚年,梅特纳在英国享有更高声誉。他的一个虔诚的英国学生为他提供住所,使得他可以留在英国生活,最终他死在了那里。英国还有一位印度南部卡纳塔克土邦的头领迈索尔大君贾亚查玛拉金德拉·瓦迪亚尔·巴哈杜尔是梅特纳的铁粉。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大君在伦敦成立了一个在今天看来难得的与反中抗中毫无关系的梅特纳协会。这位大君酷爱古典音乐,并有相当的造诣。他1945年成为伦敦三一音乐学院的荣誉院士,还是伦敦爱乐乐团音乐协会的第一任主席。当代,2017年乌克兰的一位钢琴家和俄罗斯的一位钢琴家在柏林成立了世界梅特纳协会,致力在欧洲推广普及梅特纳的作品。只是不知道今天在俄乌交战之际,这个协会是否也被禁止关张?虽然梅特纳的血统是德国人,但就像希特勒,据说也是有犹太人的血统,可今天这样的提法也仍然遭到了禁止。
梅特纳在他的一本书的开篇谈到:“我想说的是音乐……作为一个国家,我们的祖国,它决定了我们音乐家的国籍,我们的音乐性,一个我们所有的“意识形态”、学校、个性都只是与之相关的国家。” 梅特纳的父母都是德国人,德国血统和俄罗斯作曲家的身份对他构成复杂的影响,甚至定义了梅特纳。他的音乐保守,不追求俄罗斯的民族主义,也拒绝现代音乐,而是继承了由贝多芬推到高峰的维也纳传统。所以,他曾被称作俄罗斯的勃拉姆斯。然而,勃拉姆斯不会有梅特纳的身份的矛盾性。而这种矛盾性一直存在于俄罗斯文化的灵魂中,挣扎徘徊于自身的东方西方的定位。
梅特纳的母亲是一名歌手,从 6 岁开始教梅特纳钢琴。梅特纳的父亲是莫斯科一位博学多才的工厂经理,对德国和俄罗斯文学充满热情,尤其是歌德。12 岁时,梅特纳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音乐,并开始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他的老师包括李斯特前学生的帕维尔·帕布斯特,安东·阿连斯基,谢尔盖·塔涅耶夫以及后来的瓦西里·萨福诺夫。虽然这些都是俄罗斯音乐家,但他实际上接受的音乐教育又是专注于舒曼、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的风格,巴赫、贝多芬和瓦格纳的结构,以及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和尼采等德国的哲学思想。
梅特纳有一个哥哥埃米尔,埃米尔对他影响非常大。俄罗斯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安德烈·别雷是他的早期支持者,别雷曾说,梅特纳的信仰是由埃米尔建立的。埃米尔是一位文化评论家和哲学家,他追随歌德、康德、尼采的思想和瓦格纳。他组成一个团体试图通过梅特纳的音乐和艺术形式的“永恒法则”来回答他们祖国的前途与使命的问题。埃米尔比他年长 8 岁,当初梅特纳要做作曲家的决定让家里人吃惊,但埃米尔支持他的弟弟。
16 岁时,梅特纳爱上了小提琴家安娜·米哈伊洛夫娜,两人曾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一起学习。但梅特纳的父母反对他们的恋爱,后来,安娜在1902 年与梅特纳的哥哥埃米尔结了婚。婚后三人继续生活在一起,梅特纳继续爱着安娜。安娜不仅是一位专业小提琴家,可以更好的理解梅特纳,她也参与到兄弟两人的哲学讨论中。后来,一战爆发。埃米尔参战去前线,在德国被俘囚禁。他主动提出和安娜离了婚,让自己的弟弟与安娜在一起。1919年,安娜与梅特纳结婚。梅特纳也从此不再与哥哥见面。战争再次让这个德国血统的俄罗斯音乐家分裂。1951年,梅特纳在英国去世。死后他与哥哥一同葬在亨顿公墓。
安娜回忆,晚年梅特纳曾哭着求救,他相信有成群的动机进入房间并将他逼入绝境。他曾写道:“如果我们拒绝承认音乐第一主题的统一性,如果我们不相信它的存在,不相信它的灵感,那么我们就不能相信个人的灵感,即真正的音乐直觉。”梅特纳出生于路德教会,晚年皈依了俄罗斯的东正教。
梅特纳的音乐并不乏可听性,但也不是很容易理解。他的音乐有着复杂的织体,独特的节奏,演奏起来据说也有着很大的困难。
(二)
我在《俄罗斯白银时代诗歌金库》中读到一首别雷致梅特纳的诗歌《金羊毛》,诗歌开始说:
明亮的天空兴奋地燃烧,
金光闪烁。
而在大海的上方
滑动的太阳的盾牌正在坠落。
别雷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20世纪初杰出的俄罗斯象征主义诗人,他与勃洛克、索洛维约夫一同被称为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的“三套马车”。
为了确定这里的梅特纳是否是那个音乐家梅特纳,我在网上进行搜索,但是,关于别雷与梅特纳之间关系的信息极少。最后,我终于在一个专门研究俄罗斯音乐的专业网站中的一篇论文中得到了一点模糊的信息:别雷是梅特纳音乐的一位早期的崇拜者。所以,这里的梅特纳就是我们谈论的音乐家梅特纳。
两人相识是非常可能的,因为两人同出生于1880年的莫斯科。梅特纳11岁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9年后于1900年毕业。别雷1903年从莫斯科大学毕业。他的原名是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布加耶夫。他的父亲是莫斯科大学著名的数学教授,他本人在大学读的是数学专业,但毕业后又在莫斯科大学历史——语文系学习了三年,他的母亲擅长钢琴。所以,别雷从小所受教育相当全面,既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又有深厚的人文修养,他对达尔文主义、神秘主义、叔本华、康德等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兴趣浓厚,而对音乐、绘画、雕塑和建筑也有较深的造诣。虽然别雷在俄罗斯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他最重要的成就或许是他的象征主义长篇小说《彼得堡》。著名的美籍俄罗斯文学大师纳博科夫将别雷的《彼得堡》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卡夫卡的《城堡》并列为20世纪文学的四大名著。《彼得堡》当年在苏联出版后颇为轰动,但后因斯大林反对现代主义艺术,小说又沉寂了数十年,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逐渐重新被人重视。20世纪末,中国也出版了相当精彩的全译本。但这个《彼得堡》至今仍然较少为人所知,这一方面源于小说艺术的衰落,另一方则源于俄罗斯的衰败。
《金羊毛》的最后写道:
我们的会飞的阿耳戈尔
身披耀眼的光芒,
奔驰着,
追赶着
被火炬重新点燃的
白昼的恒星。
又在追赶
自己的
金羊毛……
这里或许别雷是将梅特纳比喻成阿耳戈,而梅特纳的金羊毛或许就是他在音乐中追求的“永恒法则”吧。这里再抄上他的另一首诗《绝望》:
够了,莫再等待,莫再指望——
散开吧,我可怜的人民!
自甘堕落打家劫舍去吧,
这不堪忍受的年复一年!
无穷无尽的贫穷和不自由。
请允许我,啊祖国母亲,
向着你湿漉漉的荒凉原野,
向着你的田野痛哭失声:
为你那连绵起伏的平原而哭,
那里有一片郁郁青青的橡树
正为一片被拔掉的树林而焦急;——
为你那铅色的云团而哭,
那里焦虑在田野上四处搜寻,
手臂干枯的灌木挺起身,
迎风展开褴褛般的枝叶
发出刺耳的噼啪之声;——
为你那疯狂的酒馆而哭,
它们瞪着残忍发黄的眼睛,
耸立于连绵的山冈之上,
从夜幕中窥视着我的灵魂;——
为你而哭啊——死亡和疾病
那脱缰的野马肆虐之地,——
在天地间消失吧,消失吧,
俄罗斯,我的俄罗斯!
01. Emil Gilels II - Medtner- Sonata reminiscenza in A minor, op.38, no.1
02. Benno Moiseiwitsch - Piano Sonata in G minor, Op. 22- 3. Allegro assai
03. David Oistrakh - Medtner - Nocturne No.1 in D
04. David Oistrakh - Medtner - Violin Sonata No. 3 in E Minor, Op. 57 _Epica__ I
05, Sonata romatantica in B flat minor, Op.53 No. 1_ Romanza (Andantino con moto, ma sempre espressivo)
不谈战争谈音乐——俄罗斯的音乐家随笔
不谈战争谈音乐——《基辅大门》
不谈战争谈音乐——前苏联的大美女
不谈战争谈音乐——鲍罗丁
不谈战争谈音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不谈战争谈音乐——收音机和小提琴
不谈战争谈音乐——巴拉基列夫
不谈战争谈音乐——鲁宾斯坦兄弟、柴可夫斯基(1)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2)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3)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4)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5)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6)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7)
不谈战争谈音乐——阿连斯基/塔涅耶夫/格拉祖诺夫
肖斯塔科维奇的优美
善良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贝多芬的男情人们-Op.109(2)
静夜钢琴声
那些让人生显得太短的声音
从贝多芬的“晚期风格”到崔健上“中国好声音”
Vocalise:练声曲
阿根廷探戈: 那几乎就是爱情了
岁末漫谈贝多芬
这个系列得静心阅读和聆听。
您的分享真好。
"听他的音乐就有这个感觉- 点睛之笔在那里?"我听梅特纳也是那种感觉。
梅特纳与他的哥哥之间精神伴侣的关系让我想起了凡高和他的弟弟,纯粹美好。
利亚多夫象从奥林匹亚山来的音乐神。
可事后利亚多夫并不在意,照样鞍前马后的在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 五人团的圈子了帮着做这做那。有一段时间每次在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聚会时,他都给大家弹奏他的弦乐四重奏构思,大家都觉得好的不得了,结果没下文了。写好的曲子,短至三五分钟的,也懒得弹完。可有的时候弹各种不同作品的构思,连续一个小时,弹得干净,优美,众人听得如梦如幻。完了也就完了,记下来的很少。
他的纯真善良,和他的懒散无纪律,如你所写,来自家庭。母亲早逝,父亲虽然收入高,但常忘了家用,他和姐姐常常得向家里仆人借钱吃饭。他小时候天天在歌剧院里混,就是为了蹭彩排完了后的聚餐。时间长了,成了全歌剧院的宠儿,上至歌剧主角,下至舞美照明,整个乐队都宠他。上音乐学院,学作曲,声乐,器乐,各个声部,各种乐器的特点,别人一板一眼的学,于他,这些早已融化在血液中,难怪老逃学。
逃课两年又回来参加毕业考试,这本身就是奇闻。他和另一位同学的指定毕业作品是为席勒的戏剧《墨西拿的新娘》结尾一场作曲。另一位同学Bernhard完成的很好。利亚多夫则一挥而就,成就一篇杰作,成为当年毕业典礼演奏的作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说“这对他来说太容易了!他从哪儿得来(对出戏剧)如此的体验啊!太聪明了!”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对利亚多夫的评价是“与生俱来的聪慧,最善良的心性,极高的音乐天赋。”
感谢好文。
他的一生颠沛流离,是这一拨作曲家中最困顿的。安娜嫁他受大罪了。安娜的父母颇有先见之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