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如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信心与事实、看多与看空-美国房产、股市与黄金前景

(2010-07-23 09:33:47) 下一个

信心与事实、看多与看空-美国房产、股市与黄金前景

如山

2010723日)

我说了信心二字之后,有人担心我这种说法会令读者盲目乐观,从而造成投资损失。并且说:“生活中乐观很好,投资上客观对钱包更有益”。我十分赞同这句话,我也“斗胆”代表投坛读者对这种关心大众的行为表示感谢。我们来到投坛的人,都是因为非常关心自己的钱包才在这里积极讨论的。很显然我文章里说的看多和信心并不指生活态度(当然生活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健康是什么重要,不过这是题外话)。因为看多和看空是直接影响你的投资决定的。就我的文章来说,相信和不相信DJI会跌到5000点,黄金升到$5,000会在近期发生就直接影响了你的投资决定。是否相信DJI会跌到5000点,黄金升到$5,000、远离股票、远离房地产、买入黄金就是最佳的选择,最保险的办法,最客观,从而对钱包最有益呢?这就是需要有兴趣的读者讨论的了。

就不去说黄金有跌的可能了(万一跌了你可以用“止损点”卖出),就说它未来10年价格就在现在的$1,100$1,200之间波动,你卖还是不卖呢?你要是预先知道未来10年都是这个价格当然就不会买入了。但是每天都是在波动,你一直在等它升,到了10年后还是这个价格(名誉价格,不是减除通货膨胀的实际价格)。而股票有分红,房地产有租金。就算什么都不做,放存款还有点利息呢。怎么买入黄金就是最安全的投资?没有损失?要是黄金占你的投资组合的比例少,不卖掉当然没问题。做个万一的准备嘛。我基本就是这样的策略。

至于什么事实,就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面对同样的资料,不同的学者可以作出不同的图表;而不同的专家可以得出不同的解读。这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了。我也不否认,学习历史,可以从中得出教训和对未来的推测。但是对历史的解读就已经各有不同,更何况,从历史怎么可以断定未来就一定是如何呢?世界太大,存在太多人们现在不知道的因素,会影响未来经济、股票金融世界的变化。凡是推测未来的都有很多假设条件,要是这种假设发生了变化,就一切都变了。影响这个世界变化的因素太多了,常常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事比如,谁能想到有911发生呢?谁又能想到过去的10多年有MicrosoftGoogle这些高科技公司产生呢?说到底,将来黄金和股票的变动没有如何个人可以说了算,只能是市场说了算。没有任何凡人可以准确推断,只有神可以。

关于信心,你还别说,在我们日常中就常常会碰到面对多种选择,而又存在多种可能性,而无法判断哪一个更好,或者怎么做更好的时候。这时候的“信心”可以帮助你勇敢地往前。不然,可能会一事无成。记得罗斯福说过:我们唯一需要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下面我跟大家聊聊一个实例。

在我认识的生意人中,我只佩服一个人,就是香港的L君。十几年前,因缘际遇,我认识了香港的L君。他比我大约20岁,从此我们成了“忘年之交” ,他对我的后来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香港的L君是做贸易起家,转做房地产。当年,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之前,他的资产净值约二亿港币(约3千万美元)。他在金融风暴中有损失,但是因为他没有过度贷款,依然在可控范围。手上还保持有现金。任何时候不要过度贷款,是在环境最好的时候他就说的话。我写的《使用财务杠杆的风险分析》就包含了他的启示。而当时比他好很多的地产商多的是。但是,那一轮风暴刷下了一大批富翁。纷纷破产的不计其数。

香港本来自己没有资源,只是一个转运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占了作为大陆“桥梁”作用的优势,办演着中国进出口的Middle man角色。国外的公司想打进大陆,但是既担心也不熟悉中国大陆的市场和文化,所以纷纷在香港设立公司或者办事处;而中国大陆的公司,由于对外面不了解,也需要通过“同种同源”的香港人来帮助联络。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到了十几年后的1998年,大多数公司已经可以直接对外联络成交;而国外公司对中国大陆已经熟悉,就直接进入国内设立公司了。另外中转运输方面,靠近香港的蛇口就有新的大码头建立。而空运,也有深圳机场竞争。贸易和金融有上海和深圳。还有,大量的香港人害怕中国的统一失去自由,纷纷移民海外。有钱人几乎都有海外护照,资金大量流出香港。就算是普通的香港职员,移民海外港的也相当多。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之后,房地产价格在后来的两年之内迅速下跌,写字楼由高峰期下跌了70%,到了建筑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所有资料,所有图表,所有学者专家,几乎无一例外指出香港已经到头,无论经济、房地产、金融现在是进入长期下跌期了。大量写字楼空置,大量写字楼拍卖。

正是在这时候大量买入写字楼。我当时就问他,为什么你还敢买入?他说,我没把香港未来看得那么差,香港还是有内地无法替代的优势。这一国两制,香港的制,我认为中央政府不会那么愚蠢要取消它。房地产已经跌到建筑成本价了,谁还会再建?可能有人已经知道后来的房地产的情况。香港没有陆沉,她依然在发挥她独特的优势。大量往外面的移民回流。同时大量的大陆公司在香港开办事处或者分公司。更特别的是,大量的大陆“大款”在香港买豪宅和甲级写字楼。以至现在香港的豪宅和甲级写字楼高于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之前的30%。现在他手上的物业已经是买入时的5倍,资产净值超过10亿。这老兄懂图表?有啥理论。但他懂数字,精于计算。精于思考。这些计算不需要什么财务基础,有小学三年级水平就能算出了。但是,怎么看,怎么算才是一个关键点。他说出的片言只语,都很简单,没有理论,分析也简单。但是,他的有时候一句简单的话会令我翻然醒悟。我常想,这么简单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真是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普通人的心理就是,在一个上升的市场,人人都不会认为有下跌的可能;相反也是,在一个下跌的市场,或者在一个低迷的市场,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会好转。至于美国是否从此走向没落,经济将会一蹶不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当然,现在说差可能是主流看法。

总结:本人认为,远离股票、远离房地产、买入黄金未必是最佳的选择,最客观最保险的办法,从而是对钱包最有益的办法。起码不是唯一的选项。这可能是我错误见解。相信聪明的读者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行动。祝大家都赚钱、都快乐!

(注:本文为如山原创,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