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谷先生

学者,诗人,书画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认证网球教练。现任“北美中红书院”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大使“等职。号白水道人,老泉,画泉(多用于画款),西邑翁...
个人资料
尹思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一苇航

(2025-07-20 07:22:06) 下一个
一苇航。佛教典故。
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是天竺国佛教禅宗第27代祖师般若多罗的嫡传弟子。一天,达摩问师傅:“我得法以后,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传法?”般若多罗回答说:“去震旦。”
达摩遵照师傅嘱托,东行来到今中国,时传教于广州。
梁武帝萧衍知悉后,邀请其至国都建康(南京)询问佛学,因教乘不合,达摩于梁普通七年(526)离梁北上。达摩不辞而别,梁武帝深感懊悔,马上派人骑健骡连夜追赶。
追到幕府山中段时,天色破晓,晨鸡齐鸣。突然,两峰合拢,夹住骡身,进退不得,因此得名“夹骡峰”,后称“夹萝峰”。
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身立其上,飘然过江。渡江北上到魏都洛阳,后赴河南嵩山,在少林寺另创宗派,成为禅宗始祖。
关于“一苇渡江”的解释,儒家有不同的说法。他们认为“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
《诗经》里面有一首《河广》,诗中说:“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唐·孔颖达注:“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筏然,非一根也。”

 来源:简书


尹思泉《各自安好》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