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个人资料
kylelo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中医需要独立于现代医学之外吗?

(2020-07-23 06:06:15) 下一个

中医,作为一门医术或艺术,她的发展,必定要走联合的道路,才有可能从边缘学科中找到新的契机,才有可能从交叉学科中发现新的思路,才有可能从其它学科的理论和定律中得到新的启发。

假如突然断绝现代医学或现代西医,没有外科手术,没有抗生素,没有干扰素等等,中医是很难独自担起维护百姓生命与健康的重责重担。

1,回顾西医的发展历史

(1)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起源于近代时期的西方国家,它是在近代时期的西方国家的学者否定并摒弃了古希腊医学之后,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基础学科所发展出来的一门全新的医学体系。

(2)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建立了人体解剖学。这既表明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新的水平上复活,又标志着医学新征途的开始。17世纪实验、量度的应用,使生命科学开始步入科学轨道,其标志是哈维发现血液循环。到了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微尔啸(Virchow)倡导细胞病理学,将疾病的原因解释为细胞形式和构造的改变。

(3)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中的诊断技术更多的是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做出对疾病准确的诊断。医学影像学的检查,利用X线对各组织器官的穿透能力,使人体内部结构在荧光屏上或X片上显出阴影进行观察,从而了解疾病等情况的诊断方法。有些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如显示不清,应用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CT)和磁共振(MRI)检查,就能作出更精确的诊断。

(4)西医对疾病的治疗主要有西药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和化疗等。

(5)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分为: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人体细胞学、人体组织学、神经生理学、人体血液学、人体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医学遗传学、人体免疫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生物物理学、医学生物力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细菌学、医学病毒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心理学等等。

2,回顾中医的沉沦历史

(1)虽然易经八卦、阴阳五行、经络血气等等起源于一万年前,但中医理论体系却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四大经典(《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出现。它们成书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2)在中医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上自晋、唐、宋、金、元,下迄明清的许多医家,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在各自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均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3)明清时期出现了两个学派:温补学派和温病学派。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相辅相成,成为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两大学说,是中医治疗传染病的重要指导理论,在治疗急性热病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同时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近百年,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5)2003年“非典”以来,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在国际上,针灸、推拿、按摩等,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很多欧美国家的医院已经将这些医术纳入医保范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量中草药率先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应用,再次证明了中医药的强大。同时,国家发出通知:小学五年级起开始学中医!先在浙江省试点,然后在全国范围展开。我们看到了中国领导人振兴中医的决心与勇气,看到了中医前景一片光明。

3,现代医学的发展史

现代医学,是吸纳了全世界优秀医学(包括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比如中医)的精华,并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物理、化学、生物、影像、信息技术、数学模型等学科的理论、技术与研发的全人类共同的人体健康科学财富。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世界各国的医疗机构,除了西医占据主导地位之外,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替代疗法,或者说是替代医学。

替代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也叫替代疗法,是由西方国家划定的常规西医治疗以外的补充疗法。按照西方的习惯,替代医学包括了冥想疗法、催眠疗法、顺势疗法、按摩疗法、香味疗法、维生素疗法等,传统的草药和针灸也归在其中。显然,这是在常规之外的一种选择,并非可以替代常规,所以应叫成"补充疗法"更准确。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西医本身是有局限性的,也是一种发展中的医学。

美国加拿大的医院在过去是不接受中医的,而现在的转变是:他们经常介绍病人去看中医,有部分医院还设置了针灸科,由掌握针灸技术的临床医生为病人诊疗,针灸在美国异常火爆。美国和各大西方国家为什么要推行和鼓励中医,并将其逐步纳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医学是自然科学里最接近社会科学的学问,应用价值大于研究价值。欧美国家的人们也是实用主义,不会轻易拿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去做小白鼠。

在没有实证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是必须的,所以这时候应该让中医参与进来,无论是医术,还是艺术,或者说是科学,还是学科,都是值得尝试的。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2020年的“新冠”,中医已经让欧美国家发现了中医的伟大。这就是血淋淋的真相,美国的医生是高知阶层,培养成本非常高,个个都是精英,所以数量稀少,免费医疗的结果就是大家有事没事往医院跑,医生忙都忙不过来,所以非大病不看成为了一种高效率的筛选方式。因为这种做法累及民生,替代疗法的推广成为当务之急,所以美国近年来的替代疗法大行其道,它肩负了治小病的责任,而之所以推选中医,除了中医强调跟病人的心理交流,医者仁心,让人乐于接受之外,更多是因为中医的势力强大。

信奉科学的朋友一定要明白,临床医学是实用工具,不是理论工具;科学是为人服务的,那怕只能服务于一个人,那也已经足够。临床医学不是研究人体,而是治疗人体疾病;研究人体,那叫人体生物学。那些动不动就拿双盲试验、定量分析、分子结构、DNA序列、FDA认证、SCI论文等去验证中医中药的专业人士,需要在满足广大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的病症修复以及解除痛苦的时候,收起自己的学术清高与不切实际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

4,西医已经开始吸纳中医中药

当今世界,各国(包括中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医院,西医占据主导地位,包括医疗诊断、医疗处置手段、医生处方、医疗法规的话语权、药检药监、医药产业与专利技术等等,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其中的历史原因就不谈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替代医学的存在。

以中医为例,世界各地的中医发展也是非常普遍了。比如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各国,还有中国的邻居日本韩国,以及华人聚集地较多的国家(美国、加拿大等等),都对中医中药有很大的传承与发展,促使欧美各国已经讲中医的部分内容纳入国家医保范围,尤其是加拿大拥有自然医学的法律条款,保护了中医文化。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们再扩大中医中药的应用范围。美国对植物药的发展高度重视。《美国药典》将在最近开始制定草药标准。由于美国民众对中医中药的需求日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1997年首次设立了“中医研究讲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也召开了“全国中草药研讨会”。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大学设立了“美国中药科学研究中心”。

实际上,不仅仅是美国,西草药同中草药相似,是西方国家传统医学中应用的一类植物药。德国是植物药生产大国,多为单一的天然植物药提取物,或为三至四味植物药的简单复方。德国也是欧盟中使用植物药最多的国家,约占欧洲草药市场的70%。草药的应用在德国已经具有合法地位,并被纳入了德国医疗保险系统。草药包括西草药、中草药、印度草药、日本草药和韩国草药等,传统草药则包括来自这些草药的制剂。印度草药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像中草药那样具有竞争力。日本草药和韩国草药配方均源于中国,在中药加工的过程中,日本只用了《伤寒论》、 《金匮要略》的210个汉方,美日韩的中草药占据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另一个要指出的是植物提取物,当然,也包括动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s)指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从植物(植物全部或者某一部分)为原料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物质,可用于医药行业、食品行业、美容行业以及其它行业。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最终产品的用途的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按照性状不同,可分为植物油、浸膏、粉、晶状体等。

以生物碱为例,生物碱是一类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和医疗效果。如麻黄中含有治疗哮喘的麻黄碱、莨菪中含有解痉镇痛作用的莨菪碱等,都是植物提取物。还有各种抗抗氧化剂、各种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姜黄素、虾青素、辅酶Q10、葡萄籽精华、消化酶等等,以及营养医学中的其它功效营养素,也是植物提取物或动物提取物。这一类提取物中很多又不属于药物,但具有营养健康功效,只能归纳到营养医学(Nutrition Medicine)范畴,属于自然医学,自然疗法,也是替代医学的一部分。全球唯有加拿大卫生部认可它们具有治疗功效。

在中药材里面有效成分的提取物,现在有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问题就出来了。表面上件好看是中医中药的进步,而实际上,很多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问题很大。有些人不懂中药材为什么需要熬制(炮制),熬制(炮制)就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也就是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反应产物可能才是中药材药性的功效所在。因此,中成药、中药注射液、植物提取物等等,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有熬制中药的药性。虽然有些中成药、中药注射液、植物提取物的药效可能会高于熬制的中药,但正如日本人学中医一样,学不到精华,失去了中医的高维度信息,也就是人体的多维信息交换。

5,中医的发展是否可以闭门造车?

国家的医疗体系、医保体系、药检药监体系,以及国家医疗体系的主体医护人员,都是现代科技、现代医学培养起来的,其中很少一部分是由传统中医知识培养的。这就是说,中医要想独立发展,建立自己的一套医疗体系(包括教学研产),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到,不可能替代国家队,只能是替补队。

中医要恢复在现代医学中的主导地位,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人才。国家中医政策、中医教育体系、中医医疗发展框架、中医医保体系、中医研究课题、中医药检药监等等,都要具体落实方案,绝对不可以用经济效益为衡量指标。还有就是行医执照问题,西医只要有行医执照,无论误诊率达到一半,还是药物手术的后遗症与副作用,统统都可以原谅。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医院,在避免这些短板方面,比传统西医医院要更加出色。中国人常说,赤脚医生,高手在民间,都是说的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由此可见中医中药在民间受欢迎的程度,因为西医西药的确存在很多的局限性。

此外,中医要利用现代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科技,研发出自己的一套中医中药的检测仪器、诊断仪器、药检药监方法、医药生产体系等,需要较长时间。比如经络的影像检测技术、人体生物电和磁场的影像信息技术、气血脉象的影像诊断技术等等。有些人认为中医不需要这些,笔者认为,这是自我封闭的思想,不思进取的思想。如果这样,中医中药永远只能是替补队,因为现代医学一直在发展进步,已经出现了医用机器人、纳米技术、量子技术、5G技术等等,这些也可以为中医中药服务。唯有发展中医医学或医术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才能叫与时俱进,在某些病症的诊断与疗效上超越传统西医,在现代医学中逐渐发挥应有的作用,占据更加主动与有效的地位。

中医西医,以及营养医学、替代医学,都有可取之处,应该相互补充。毕竟,人类目前的医学医疗水平,还处于智慧和技术非常低下的初级阶段。研究方法和理论方法,不可以死板固执,需要有创新与发展。现代医学离不开中医,离不开岐黄之术;中医的发展,需要在当今的现代医学的基础上,遵循自然之道,将中医理论、中医解剖学、中药药理学和药性学等等融入其中,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现代医学,中医必定会将现代医学推向人类医学的顶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