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个人资料
kylelo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人生哲理99条(第二辑)(48):非理性与非感性之间的意识是我们的意志

(2014-08-29 04:36:18) 下一个

人们常说:女人是感性的,而男人是理性的。其实,仔细想想:无论男人或者女人,一旦以人的定义出现与存在时,也就注定都有其感性与理性的一面的。但非理性不一定就是感性,非感性也不一定就是理性。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还存在多种情感状态,那就是非理性与非感性。非理性主要是指一切有别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情感、直觉、幻觉、下意识、灵感;非感性则是指一切有别于感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观察、比较、 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

 

人的情感是多样而丰富的,悲喜欢愁、苦乐泪笑的瞬间体现,它不需要做作,也不需要装饰,真实而自然的存在于我们的每一缕表情里。女人的感性不是因为性别,而是女人对事物的细腻与敏感比男人表现得更直接与直观,而男人的感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不是没有体现,而是表达方式相对女人较隐晦一些。所谓感性,是生命存在时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情感与表情转换。它是拥有生命过程之中,我们所见所闻点滴之中,投之于眼然后自然形成的心情本能反映。

 

人随着岁月而渐渐长大,也由曾经年少的天真无邪而变得成熟理智,这就是理性。理性的定位,是人对待一切事物时所处的理智、清醒、内涵、思想的成熟体现,它需要人拥有一定的沉稳度、思考性、人生经验值,然后自然协调结合时对事物正确合理的概括。人的思想不是伴随生命的降临而诞生的,它是随着人生行走过程中学会思考、分析、衡量、分辨后,因所思所想沉淀过滤凝聚而成的观点与意识。理性不仅仅只是年龄的增长与改变,而是我们意识形态之中思想的改变与成长。定位一个人,我们可以通过外表、语言、行为进行感观的认识,而真正了解一个人却是于思想中去判定。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应该拥有双性的,那就是感性与理性的自然结合,或者说是介于非理性与非感性之间

 

感性让人自然,理性让人智慧。而真正支配一个人一切言行的重要标准是理性而非感性。在某些环境与场合下,我们可以尽情自然体现感性的一面,但我们无法否认在感性的同时,必须以理性作为先导与基础。理性的存在表现里,有时可让人在感性体现时更有血有肉,更丰富而精彩。人都有梦,无论这梦虚幻或者缥缈,也无论这梦是天方夜谭或者昙花一现,这些梦的存在,原本就是人之感性的一种色彩与渴望。感性有时把我们带入梦的氛围,有时也会把我们导入一种美好的愿望。感性有时可以让我们陶醉与麻木,而理性却又让我们清醒与现实;非理性是理性中夹带的某种情感,非感性是感性中孕育的某种智慧。

 

感性与理性有时互衬互托,有时却是背道而驰。不同的年龄特征,其感性与理性体现比例大小也不苟同,年少时感性多于理性,年长时理性多于感性。当到达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时,感性于我们而言仅仅是生活的点缀,甚至可有可无。毕竟有时感性有时恍似海市蜃楼,短暂而不现实,虚幻而不真实。一旦感性渐渐的褪色时,理性就自然占据了一个人思想的大部分。感性让我们发现生活的表面色彩,而理性却让我们感知生活的本质。感性可以让我们多梦,而理性却又使我们对梦有真实的认识。

 

  感性如雾里看花,我们不必需要看得清看全部,只要能拥有一种模糊与大概的美感就行了,因为感性不需要我们过多的去认识本质,而理性却需要我们透过浓雾去看清事物的清晰的面貌。很多人善于用理性来支配感性,而不是用感性来抵消理性。当理性作为基础与先导时,感性才更直观合理,这样才能让一切事物投入眼而汇于心,然后浓缩成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真实的认识与体验身边的一切。

 

  在叔本华看来,人的认识不过是由非理性的意志所派生,并为之服务的工具,即“非理性,唯意志”。意志是第一性的,是主人,理性是第二性的,是仆人。这个与佛教的“中观精神”有些类似。严格来讲,佛法是既理性既感性、非理性非感性,不落二边。而我们在探讨或分析人们的“理性与感性”时,只不过是我们刻意地将“理性与感性”二者从思维中剥离开来。实际上,生活中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混合体。因此,非理性与非感性之间的意识,似乎更加接近我们大多数人的意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