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一首诗歌引发的血案
小学时,老师布置作业,要写一首诗歌。学生想了很久,改了又改,于是写成一首:
高山流水响叮当,
哪有男儿不思乡;
有朝一日回家乡,
全家老小喜洋洋。
可当时很多字不会写,就画一个圈,用“〇”代替,于是,这诗歌就成这样:
高山流水响叮〇,
哪有男儿不思〇;
有朝一日回家〇,
全家老小〇〇〇。
语文老师不解,于是就问英语老师。英语老师说:“〇”就是英语字母O,读音“哦”。于是,这诗歌读起来就这样:
高山流水响叮哦,
哪有男儿不思哦;
有朝一日回家哦,
全家老小哦哦哦。
语文老师还是不解,于是就问数学老师。数学老师说:“〇”就是数字“零”。于是,这诗歌读起来就这样:
高山流水响叮零,
哪有男儿不思零;
有朝一日回家零,
全家老小零零零。
语文老师更不解,于是又问化学老师。化学老师说:“〇”就是化学元素“氧”。于是,这诗歌读起来就这样:
高山流水响叮氧,
哪有男儿不思氧;
有朝一日回家氧,
全家老小氧氧氧。
语文老师口吐白沫,撞墙而亡。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