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个人资料
kylelo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人生哲理99条(80):网民因虚拟世界而变得更加真情投入

(2013-11-07 17:07:51) 下一个

    2007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本次的统计中,CNNIC重新定义了“网民”的内涵,不再将原来的“每周上网不少于1个小时”作为必要条件。新的“网民”内涵重新定义为“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而在第19次之前的报告中,“网民”的概念是指“每周上网不少于一个小时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国际上对网民定义采用较多的是“半年内用过互联网的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目前中国上网人群已绝大多数是活跃网民,“每周上网一小时”和“半年内用过互联网”这两个统计口径之间调查出来的数据已非常接近,差距在3%以内。为了能跟国际接轨,CNNIC在此次统计时将网民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

 

笔者对此有不同观点。笔者认为,网民的概念有两个:一个是最基本的定义,即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工作、交流、休闲等事务的人群。另一个是比较新颖的提法:即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作品、建立自己的家园,并具有自己独特网络性格的人群。这两个概念均抛弃了CNNIC给网民的“时间”属性,而更加富于“网民”具有“人的个性”的属性。虽然这两个概念的范围都较CNNIC的概念范围小,但二者的基本属性是“人的个性”,而不是“时间性”。

 

很多人群由于种种原因(比如疾病、出差、隔离、秘密工作等),导致因时间、地点或生活与工作方式的限制而暂时放弃使用网络,但并不能将这类人排除在“网民”之外;另一方面,很多人群只是视网络为情报来源或特殊职业而使用网络,我并不认为这类人群的全部都是“网民”。例如,当没有网络时,玩网络游戏的人可以继续玩单机游戏,而不需要依赖于网络而存在;当没有网络时,从事商业、经济、军事、人事等情报工作的人群,可以继续通过其它方式获得情报,而不需要依赖于网络而存在。上述例子中的人群,并没有自己的思想与意识等。

 

但是,笔者认可的网民,则应该是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的人群。他们将网络作为自己的一个虚拟世界,一个生活的社区;他们对于这个虚拟的世界,拥有大量真情的投入和十分纯真的依恋;一旦没有了网络,很难想象他们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由此,笔者发现:很多事情在人们给与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或概念时,往往是主观地用十分抽象的名词来看待或处理问题,而并没有将“人”作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主体,更没有将人的人性、个性、思想性等来作为评定标准。

 

因此,关注人性,关注个性;善待他人、善待自我;成就人性、成就社会。我们的生活,别无他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