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生活中既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完人。接受别人的批评、听取别人的意见,总会从中得到有益的东西。我们暂且不论别人的批评和意见是否正确,如果你一概拒绝别人,那么别人以后就不会再次给你提出批评和意见;如果你能够宽容对待别人的批评和意见,那么,你的信息量就会成倍增加,筛选什么信息,由你自己决定。
批评是什么呢?批评,是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其是非优劣。一个完整的批评,应该包括批评者所遵循的原则,使用的方法,应用的语言,取得的效果以及对效果的跟踪。我不赞成那种谩骂、讽刺、挖苦、贬低,却又说不出道道来的一类批评,赞成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所在。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句话出自宋朝的朱熹。意思是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提醒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这句话通常都是长辈或官僚对晚辈或下属的言论。这实际上就是已经确立了发言者的正确性,其它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而事实上,发言者的言论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我们对待批评,采用宽容的方式,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虚心接受批评。然而,有的人刚愎自用,受不得半句批评;有的人虚怀若谷,有批评必一概采纳;有些人当面千恩万谢的接受,转个身却忘得一干二净;有的人当面硬不认错,死要面子,背地里能小心地检讨。以上四者都不能算是懂得接受批评的人,因为第一种人和第四种人没有接受批评的雅量,显得风度不佳;第二种人没有审度批评的能力,容易随风倾倒;第三种人没有采纳批评的诚意,只是巧言令色。
那么怎样才是面对批评的最佳态度呢?
情感智商高的人,往往从积极的方面来理解别人的批评,特别是严厉的批评。他们会把别人的批评看作改进自己工作、完善个性、克制情绪、提高心理承受力以及激发斗志的机会。一个人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消除罪恶感和自我防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解决这项错误所制造的问题。 比尔·盖茨告诉我们,即使是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从而有一种高贵怡然的感觉。如果我们是对的,就要找机会说服别人同意;而我们错了,就应很快地承认。
傻子受到一点点的批评就会发起脾气来,可是聪明的人却急于从这些责备他们、反对他们和“在路上阻碍他们”的人那里学到更多的经验。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这样说:“难道你的一切只是从那些羡慕你,对你好,常站在你身边的人那里得来的吗?从那些批评你,指责你的人那里,你学来的岂不是更多?”我们都应该接受善意的批评,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且往往是错的时候比对的时候多。爱因斯坦就说过,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他的结论都是错的!在辩论中,竞争对手的意见常常比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中肯得多。可是我们一听到有人在批评自己时,连批评的内容还没搞清楚,就本能地要替自己辩护。人总是喜欢听好听的话,我们是感情的动物,理智一碰到感情,就像冰逢烈火,霎时就可以溶解得颗滴无存。
然而有些东西是需要学的,学着谦虚、学着聪明、学着不要急着为自己辩护,学着对自己说:“如果那个人知道我所有的缺点,他的批评就不会那么温和了。”学着对自己说:“我离所谓完美的程度还差得远吗?如果爱因斯坦承认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他都是错的,也许我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时候是错的,也许我该受到这样的批评,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我倒应该表示感谢,并想办法由这里得到益处。”
这里所采用的,就是宽容别人批评的方式。宽广后才可以容纳,宽泛后才可以接受;心胸宽广了,可以容纳敌人;心灵宽广了,可以容纳异己。海的宽容在于不择细流;山之宽容在于不拒微尘;人之宽容在于理解与忍让。人为什么要宽容?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点,由于生存的空间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也由于后天各类因素的影响,就造成人的诸多的弱点与缺失,人与人之间以各自不同的背景、文化、习惯、思想进行交流时,就难免产生摩擦、矛盾、甚至怨恨,这样就需要宽容了,如果没有一颗宽容的心,那么,摩擦就产生了燃烧,使人倍受煎熬;矛盾激化就可能带来小到仇恨,大到战争;怨恨难平就引来毁灭性的灾难。
要想不为批评而忧虑,请记住下面的规则:我们要留下自己干过的傻事记录,批评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的程度,让我们请别人给自己很坦白的、有用的、建设性的批评。据说这里将批评说成拍砖,那就请拍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