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个人资料
kylelo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人生哲理99条(46):知识源于生活与社会

(2013-01-31 16:15:54) 下一个

知识,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其内涵和外延因使用者不同而异。一般可区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概念。根据韦伯斯特(Webster)词典1997年的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总之,知识是人类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这就是广义的知识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了有利于经济分析,将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为如下四种:关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记载事实的数据;关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记载自然和社会的原理与规律方面的理论;关于“知道怎样做”的知识,指某类工作的实际技巧和经验;关于“知道是谁”的知识,指谁知道是什么,谁知道为什么和谁知道怎么做的信息。其中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即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运动规律、原理方面的理论体系,可称之为狭义的知识概念。还可从形式上区分,前两类知识是易于文字记载的认识类知识,有人称之为“有形知识”,非常容易编码(信息化),可通过各种传媒获得。第三、四类知识更多地是没有记载的经验类知识,有人称之为“隐形知识”(tacit knowledge)或无形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得。从上述“知识”的概念不难得出结论:知识的获取源于生活与社会,而不仅仅是“书本”。

 

    西方人喜欢冒险旅行、打工旅行,因为他们的社会认同“经历”是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中国人喜欢上学念书、攻读学位,因为他们的社会认同“书本”是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学历的中国人在国外无法生存,很多低学历的中国人在国内拼命弄假学历、假学位证书的原因。

 

曾记得有这样一个例子,中日学生交流时,日本一位学生说:“你们读的书比我们厚,但你们用的东西好多是我们制造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这说明过去中国的教育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的弊端。而在学生教育中,由于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可能凭借抽象的符号系统和逻辑的推导,而是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当教育内容为学生所熟悉时,他们便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学陶、师陶、研陶的今天,中国人必需远离这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要加强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努力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更多的主动参与的机会与条件,在体验和实践中学会运用知识、理解知识的价值。

 

人类社会的发展,源于农业(衣食住行);语言与文字的产生,源于生活与交流。学校的产生固然是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生产知识的积累和文字的出现紧密联系着的,但直接催生学校的却是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学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出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奴隶制社会)之中;就连起源于亚洲的三大宗教,也是源于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奴隶制社会)之中。由此看来,所谓的“书本知识”,只不过是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的一个方面,也是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一个手段,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我们大家认识到:真正的知识是源于生活与社会的!

 

那么,对于子女教育,我们应该如何体现“知识源于生活与社会”呢?

 

首先,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与社会问题。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背景”大部分是指实际生活或者模拟的实际生活。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其次,要大胆想象,解决生活与社会问题。学习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课前应该布置搜集生活中的各种图片,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能力,在展示图片时让学生受到震撼,当学生得知这些发明创造来源于生活,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展开想象翅膀,教师以此为契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探求新知,引导学生将探索与创新,科学与求实有机融合在一起,培养创新精神。这样的教学把社会生活化,把社会知识实际化,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与生活紧密联系,还使学生应用社会中学到得知识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如此这番,我们的下一代才不会成为一个书呆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