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清官难断家务事。
家务事包括这些:买菜、择菜、洗菜、做菜;鸡鸭鱼肉的初加工、鸡蛋、各类干菜;柴(气)米油盐、各种调料、锅碗瓢盆;煤气灶、热水器、油烟机、消毒柜、洗碗机的保养和清理;做饭、炒菜、洗碗;拖地板、擦窗子、地毯洗尘、抹桌子;各种家用电器除尘、维修,更换电灯泡和保险丝;日用品(牙刷牙膏、洗衣粉、沐浴露等)以及各种零食(如水果、点心、饼干、蛋糕、饮料、啤酒等)的购买;付各类帐单、电视电话和网络费用;电脑及照相机的维护与更新;带孩子、陪孩子做作业、陪孩子上业余兴趣班(如乐器、绘画、舞蹈、唱歌、武术、跆拳道等)、送孩子上学、接孩子回家、开家长会;洗衣服、被单、床单、窗帘等等;晒被子、大衣、棉絮;皮衣、套装和西服的清理;擦皮鞋、修皮鞋;生日寿宴、升职升学搬家等的请客送礼,孩子及老人的祝寿;单位领导和同事以及亲戚朋友的宴请、回请;亲戚内部的交际、协调、相互帮助;亲戚朋友之间的登门拜访;提前安排周末的业余活动及三餐;婆媳关系、翁婿关系;夫妻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借钱还钱、贷款存款;购房购车计划、孩子教育规划;照相、底片冲印、底片保存;结婚纪念日及生日活动安排;看望生病的亲属和朋友;体检、生病、看医生、吃药、住院;宠物照看;半夜起床打老鼠、打蟑螂等等。
70年代,因为基本上没有什么家用电器(除了收音机),家庭开支主要就是吃和穿,当然,还有孩子的教育。其实,那时候,孩子没有电视和网络,家庭教育似乎很简单。那时候零食很少,请客送礼少,业余活动少,孩子的课外活动(业余兴趣班)基本上没有。家务事基本上就是厨房的事以及房间的卫生、个人卫生等等。
80年代,小商品市场逐渐繁荣,食物品种和衣服款式越来越多,家用电器逐渐进入百姓家庭,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请客送礼之风逐渐开始,学生的业余兴趣班也有了,下海经商的也有了。除了平常厨房的事以及房间的卫生、个人卫生等等,家务事就多了很多,比如逛街买衣服、买家庭耐用品、买食品零食等等。人们开始讲究攀比、虚荣。孩子教育也上了一个档次,开始有了可选择学校的机会,请客送礼就多了,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像从前那么平淡。
90年代,电视、电脑、卡拉OK、迪厅、麻将、洗头屋等等流行,人们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这个时候城市居民的家务事,似乎有些不一样。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很多农村人从事城市家庭的家务事,比如保姆、接送孩子上下学、家庭钟点工(如清洁工、油漆工、水电工、做饭做菜等)等等。而城市里面的人们却投入到休闲娱乐中去了。90年代末期,城市下岗职工增多,他们也承担了很多普通百姓家庭的家务事,出现了“家政服务公司”。另一方面,由于攀比和虚荣的存在,人们之间(包括家庭内部)的关系被“金钱”捆绑,请客送礼比较普遍;即使是情节人送花,也可以去鲜花店预订,请人送去。还有,学校的学生课程越来越多,家庭作业比10年前增加了几十倍,很多家长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业余活动,陪孩子学习。
21世纪,人们的业余生活进一步丰富,尤其是国内外旅游和购买高档消费品成为时尚。但另一方面,下岗职工增多,住家保姆增多,钟点工增多。对于城市居民来讲,这时候的家务事,似乎越来越少。但是,由于工作、房子、车子、家庭电器、子女教育、看病住院等等存在诸多的社会问题,家务事似乎就变成了社会关系事务了,几乎每天都是为了某某事情去托人帮忙,或者有别人找自己帮忙。比如孩子转学、孩子升学、当官升职、亲戚住院、出国、经商、打官司、电器维修、购买打折商品、买车买房等等。由于商品房开始,这时候的住房装修成为城市居民的首要家务事。很多居民可以做几个月的住房装修。攀比和虚荣的不断升级,人们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浮躁心理增加,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业余时间的增多,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选择。有的人开始信仰宗教,有的人开始养宠物,有的人喜欢虚拟空间,有的人喜欢在舞厅酒吧,有的人则迷恋于糜烂生活,有的则开始找情人。这一时期的子女教育,在很多家庭是失败的,尤其是离婚率增加,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损害。
在加拿大,华人(移民)的家务事回到了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水平,除非很有钱的家庭才可以请保姆和钟点工。大多数华人(移民)家庭,几乎所有家务事都是自己做,比如清洁卫生、买菜做饭、洗衣服、刷油漆、木匠工作、水电工作、电脑维修等等;业余生活减少很多,社会交流减少很多。一方面是经济问题,另一方面是交际圈问题。很多人觉得不好,不过,从以上的回顾来看,个人觉得是好事。因为这时候的人,才有时间静下心来,去思考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