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个人资料
kylelo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生活变迁(15):团年、团拜会

(2011-11-01 07:46:04) 下一个

 

 

团年,是中国人(华人)在春节期间的主要节日活动。一般是在大年三十夜里,但也有在大年三十下午的。这一天,无论人们离开家里多远,都要回家与亲人团聚,一起吃一顿饭。团年饭菜的特点是饭要煮得绰绰而有余,叫“腰深的饭,脚背深的皮”,肉要“楼板厚”一块,鱼要吃个留头剩尾,预祝来岁家足年丰,有余有剩。襁褓中的小儿或不能归的亲人都设一象征席位,并摆上杯筷;所有来客,都要留餐,这些都是为了讨个亲热吉利。

 

小时候,春节是最热闹的节日了。新衣服就不用说了,压岁钱是一定有的,每年都买一个彩绘的泥巴小猪。那时候,父母亲收入不多,压岁钱就是硬币。母亲当时做会计,可以到银行换到很多崭新的硬币。后来中学时期,压岁钱就是纸币了,而且是1块、2块、5块、10块的了。参加工作之前,最多的一次压岁钱是200块,当时觉得是一个天文数字。

 

到了儿子拿压岁钱时,已经就是按几百元计算了;儿子上高中时,一次拿过好几千块的压岁钱。最初,儿子就用一个金属的存钱罐,还有钥匙的那种,后来就存银行了,有时候也“贷款”出去给他爷爷奶奶做生意,利息就是本金的翻倍,比银行划算。不过,儿子现在也打工,再也不要压岁钱了。

 

团年时,最喜欢的还是吃!小时候,记得最喜欢的就是糖醋排骨、扣肉、田鸡、腊鱼、腊肠、腊肉,老家的荆州鱼糕、粉蒸肉、莲藕汤、珍珠丸子、八宝饭等等,是少不了的。大米饭是用木制的榛子做的,可以吃一个星期。长大以后,这些还是不能少的,但后来的品种就很多了,全部都是母亲一个人做的。记得有好些年,母亲做的卤水拼盘,有10多个品种,如鸡、鸭、猪心、猪肝、猪耳、腱子肉、凤爪、鸡腿、鸡杂、牛肉、千张、香干子、麻雀头、莲藕、海带等等,因为老家没有暖气,冬季时,这些菜就放在室内,想吃的时候,就在炉子上蒸一下,然后蘸佐料吃,还喝红酒,那就是真正的、心目中最美好的春节了。

 

最热闹的团年活动,当然还是聚会。三十团年之后,大年初一到初七,老家的亲戚很多,每家轮流请客团年,各家都有各家的特色,尤其是糖果种类各不相同,我们就专门收集糖果的包装纸。我们一帮兄弟姐妹10多个,平时难得在一起,大家都上学,也不在一起住;只有团年时,大家才可以聚会。

 

聚会时,除了吃零食和水果,就是放鞭炮烟花了。一般是在晚上放鞭炮烟花,因为可以看见烟火的美景。记忆中最早的一次放鞭炮,是“母鸡下蛋”,点燃引线后,母鸡可以叫,然后就从屁股后面下蛋,好像有3个,母鸡也是叫三声,估计还是在小学阶段。小时候的鞭炮烟花品种不是很多,除了鞭炮和烟火棒,一般就是冲天炮、二踢脚、仙女散花等等了;比较有特色的,除了“母鸡下蛋”,还有“汽车”、“猴子上树”、“拉跑”等等,不过,“拉跑”很不安全,手容易受伤;现在最时髦的有“连环珠”、“摔炮”、“降落伞”、“旋转飞碟”以及“组合烟花”等等。有一年春节在广州,大学同学拿来很多各式各样的冲天炮和礼花,我真是大开眼界了。参加工作后,玩鞭炮烟花反而不多了,后来全国很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现在又开放了。

 

结婚以后,团年最普通的方式,就是一边吃火锅,一边看春晚。那火锅,一般都是鱼火锅或鸡火锅,因为一直搞鱼类研究,采样之后(鱼脑、血液或内脏),鱼是可以自己吃的,而不影响实验。有时候做鱼的实验要求留下鱼骨头(鱼刺),吃完鱼后,还得小心把鱼刺收集起来,拿回实验室。

 

原工作单位在大年初一早上要搞集体春节团拜。无论三十晚上的春晚看到什么时候,早上10点钟,都要到研究所的餐厅参加集体团拜。其实,团拜时间很短,大约15分钟,除了领导们讲话,然后就是一起团拜,当然还有茶水、瓜子、水果、糖果之类的。团拜结束之后,每人还可以领取一份节日礼包(食品类)。

 

本世纪开始,家里的团年饭就基本上是在餐馆预定了。每年元旦一过,有时候在元旦前夕,就开始预定春节的团年饭。在餐馆团年,一大家人,通常可以聚集到10来个,简单省事,不用自己做,而且花样还比自己做的要多。因为每年都是同一家餐馆,老板也是熟人了,还可以打折。如果是在往年,父母亲都要准备沉浆、年糕、米酒、豆皮、卤菜、腊鱼、腊肉、腊肠等等一大堆,现在物资丰富了,什么时候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得到,自己都不做了。即使要做腊肠,也是自己买肉,然后到加工中心去加工,回来晒干就可以了。

 

在加拿大,朋友就少了,而且春节期间没有休假,虽然老板同意休假,但自己不好意思。研究所10多个华人就自己组织,到唐人街找一家华人餐厅(每年不一样哦),提前预定,然后聚餐、合影。每次都能够吃到不同于家乡的特色菜,因为多伦多的餐厅,虽说是华人餐厅,但很多老外来,所以菜的品种也是聚集了世界各地华人的最新创意,其实也就是中西结合的佳肴,味道还是不错的。多伦多的春节,虽说没有了中国老家特色的味儿,但这是多伦多的华人春节味儿。很多老外见面,也会说一声:Happy Chinese New Year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