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父母亲的视力一直很好,读书时也没有什么近视的现象,那时候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学习压力,直到60岁以后才出现老花。
我小学阶段也没有学习压力,直到初二才有近视的现象。有时候看不清黑板,就用手做成圆筒状,对准黑板要看的地方,就可以清楚很多了(光学原理一方面是小孔成像,另一方面是边缘干涉现象――瞳孔小,在眼内形成的光锥就小,同时在眼内形成的绕射效应就小,减少了球差和色差,减少了干扰效应)。第一次配眼镜,是200度。那时候,学校的教室和家里,都是使用日光灯,作业和考试也多;在教室内的座位也是固定不变的,后来学校才规定,全班的座位每周移动一次,也就是向右(或者是向左),但没有前后调换位置,视力较差的学生,一般就坐前排。高中时才开始前后掉换,我高中毕业时,眼镜已经是300度了。
那时候上学,每天下午第一节课是午休,同学们都是双手伏在课桌上睡觉。后来据说这样对视力不好,压迫了视神经和血管,影响视力。每天都有班干部值勤,检查午休情况,做记录;不睡觉的同学,名字会留在黑板上;全年级各班的班干部还要轮换检查,评比。
午休后要做眼保健操,现在还记得。停电时,就是当天值勤的班干部喊节拍。如果遇到女生值勤,有的男生就怪腔怪调跟着喊,弄得全班大笑。总的来讲,那时候学生佩戴眼镜的不是很多,我们班最多的时候,也就10%。后来上大学、读研究生,一直就是375度,直到现在。大学时,班上佩戴眼镜的,估计有60%-70%;读研究生时,80%以上。
现在就不一样了,儿子小学阶段,班上就有同学佩戴眼镜了。儿子是初中开始佩戴眼镜的,据说近视是遗传,可要小心。不过,我的近视,完全是学习压力造成的,主要就是学习时间长,全靠日光灯;儿子的近视,与遗传没有关系,一是看书太多,二是玩电脑。就是这个电脑,优点就不说了,与造成近视的确是有关的,所以很多家长限制孩子玩电脑。儿子高中时,班上佩戴眼镜的,估计有90%以上;再看看全国,也就基本上是这个“平均水平”。一方面是学习和电脑问题,另一方面,佩戴眼镜,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髦,很多学生佩戴的眼镜,其实并不是近视,而是普通玻璃。而到了加拿大,好一点的学校,眼镜的佩戴率与国内也相差不大,当然,大部分好学生都来自中国大陆。
90年代开始流行的“准分子激光手术”,虽然可以解决部分人的视力问题,但是很有限制的,不同人群的恢复情况不一样,而且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医生建议:首选仍然是戴眼镜。
再看看电脑屏幕。最初的监视器,都是显像管的。家里第一次买的菲利普14寸,还特意买了防护屏,感觉上好很多;显示的分辨率一般比较大,也是为了让儿子看得清楚一点。后来17寸出现了,也没有去换,直到液晶屏出现才换。其实,后来一直使用笔记本,液晶屏的电子辐射还是相对少很多。
使用电脑,除了液晶屏保护视力之外,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注意。比如文本的背景、字体的大小、显示的分辨率、键盘的快捷键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每小时要休息一刻钟,这才是关键。其它保护视力的方面,比如喝什么茶、吃什么蔬菜水果等等,也有很多人研究。
因为眼睛需要眼泪的滋润,而眼泪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B2;视物的过程需要维生素A的参与;视神经的传导又需要维生素B族的帮助;预防眼睛的老化需要健康的血管,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此很有帮助。维生素A是我们中国人容易缺乏的一种维生素。在缺乏维生素A时,眼睛往往感到发干、发涩,容易疲劳,严重时眼白表面干燥、皱缩,甚至导致角膜溃疡。在这些症状发生之前,人的暗光视力已经降低,暗适应能力差,也就是说,从亮处到暗处时很久难以适应。补充维生素A应多吃肝脏、牛奶、蛋黄、绿叶蔬菜、胡萝卜、红薯等。缺乏维生素B2容易使人口角、唇、舌发炎,也会使眼睛密布血丝、怕光,易流泪。补充维生素B2应多吃肝、肾、牛奶、绿叶菜、蘑菇、红薯等。此外,牛磺酸对缓解视力低下、眼睛疲劳有很好的作用。牛磺酸在水产动物如乌贼、虾、蟹、牡蛎、贝、海鱼和牛奶中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