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中国有句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一个丛林法则。生活在这个世上,无论怎么个活法,只要能够生存,并且不违法,或者违法了又不被抓到,那就是王道。这里还有两个基本的“次法则”:一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二是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精神生活显得更加重要。这两个“次法则”也很容易理解。问题是:对于海外华人来讲,存在很多“权衡利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对丛林法则以及“次法则”产生动摇。
问题一:中国移民很难融入主流社会(mainstream)。
所谓主流社会,就是当地社会群体所公认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它包括三个方面:合法、合理、合情。合法就是符合当地的法律;合理就是符合当地的传统伦理道德;合情就是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
法律是在不断修正、完善的。合法,并不只是外来移民要按照原来当地人制定的法律,一直不变地执行下去,而是要与时俱进地完善。这个过程很可能就是为了适应国家的长远发展以及移民能够更好地生存。所以,移民参与政治,本身就是融入主流社会的方式之一。2011年5月2日举行的加拿大联邦议会选举(即第41届加拿大大选),就有19名华人参选。
传统伦理道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移民的数量与比例、祖籍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强大、移民在当地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等等,都会影响当地的传统伦理道德。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本土的传统伦理道德也开始改变着北美、甚至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传统伦理道德。比如“以和为贵”、“和平共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实际上,这些内容也逐渐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汶川大地震中人们进行自救和救人的行为,就是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在海外,不也是吗?
一般人认为,当地的风土人情就是来自当地人根深蒂固的东西。但在北美,这里本身就是移民国,有大量的外来移民。虽然欧洲人占绝大多数,但现在北美的风土人情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世界上各国的风土人情了。比如中国的筷子,很多西方人都在学习使用筷子。我觉得使用筷子就是北美的主流之一!另一个例子就是中式英语。还有,不要认为主流就只有一个,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最好的”也会有几个,而不是某些中国人说的“唯一”。多极社会也就是这个观点。
很多人只是一味地认为接受西方文化才是让自己融入主流的标志。其实,这个是被动的,片面的,也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文化,这才是双向的。主流不主流,不是一个标签;只要是热爱生活的人,努力工作着的人,对社会对国家有价值的人,到哪儿都受欢迎。因此,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主流;即使如今的涓涓细流汇集在一起,若干年后,也就是主流!
问题二:中国移民多数是弱势群体(disadvantaged group,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所谓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百科解释说,弱势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而非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它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
对于移民海外,一般人都有这种“定论”:富人移民海外,还是富人,只不过财富有所缩水,但很难说就不是弱势群体;穷人移民海外,很可能达到中产,因为国外竞争机会公平,通过自己的努力,比较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也很难说就不是弱势群体。中产移民海外,如果自己不努力,那就成了穷人了,基本上都是弱势群体,因为财富少了,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在这里,一般人们评价“弱势群体”的标准就是财富。试想,来北美定居的中国富人,既没有工作,又不会英语,还不懂法律,这样的移民算是“强势群体”?如果有的人来北美之后,有工作、懂法律、会英语、有朋友,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水平能够基本保持与国内差不多,但增加了视野和见识、扩展了生存力和交际圈,这样的移民算是“弱势群体”?值得深思。
对于“强势”与“弱势”,笔者觉得财富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还有融入社会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生活的创造能力等等。移民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仅是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还有人际交往上的变化,思维方式上的变化以及职业专业上的再发现等等。如果从眼前利益来看,多数人很难获得什么直接的利益,因而,大多数人就看中长远利益了。这就是历史。所谓的历史,往往是大众的历史,而不是以历史的真相为历史。因为“大众”所代表的就是“强势群体”,而那些“弱势群体”却往往容易被人忽视,除非这种“弱势”逐渐转变为“强势”,才能主宰社会的前进方向,但这种趋势,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因此,不要主观地认为自己就是“弱势群体”。心态决定一切!
问题三:二等公民(second-class citizens)与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self-awareness)
从心理学上讲,“二等公民”有两种由来。一是没法出国或者不能在国外生存的人对海外移民的说法,这是“酸葡萄”心理;二是一些“弱势群体”的个体对自身状况的描述,是一种自我否定,一种自卑的心态。比较类似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那种心理。
实际上,“二等公民”的划分,都是一些自卑人的自我意识。不仅在移民中有,在国内也有。一些人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自己是社会的上层,可以呼风唤雨;他们出国之后,就没有这个“优势”了,就沦落到“二等公民”了。因而,说到底,这个“二等公民”的说法,还是极权或权势心理在作怪,根本不理解什么是“公平社会”或“人人平等”。中国人有这种心理,西方人也有!你瞧不起别人?别人还瞧不起你呢?或许别人根本就没有瞧你。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我们每个人是否真正需要获得他人的评价或认同,不是绝对的(虽然一个人完全没有他人的评价或认同的情况不存在,除了隐士之外)。问题的关键是一个人应该如何进行自我评价或自我认同。这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最佳结果。也就是说,不能听别人对你评价如何,你就如何了;更重要的是自己认为自己如何。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自我认同不是拒绝群体认同,更不是我行我素,而是一种智能的平衡意识。因为生活是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自己努力争取和创造的。
问题四:是否应该回国
这个问题不仅对于在海外混得比较好的移民是个难题,对于在海外混得不好的移民,也是个难题。
在海外混得比较好的,如果国内没有牵挂,并且已经全盘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也许还保留一些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否回国,就不那么重要了。如果还有思乡病,希望回国养老,或者落叶归根,那回国还是有点意思的,但如果加入外国籍就比较麻烦了。
在海外混得不好的,如果回国可以有更大的发展,那就赶紧回国。如果在海外还有未完成的工作或责任,希望完成这个之后再回国,那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经历这样一些事情。无论好还是不好,都是无法判断的。生活中的每一步,都是权衡利弊的选择。只要开心,生活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出国就高人一等,回国就低人一等。这样的心态是比较好的。
如果混得不好,又放不下面子回国,这就难了。解决心理问题才是首要的。中国人最讲面子,最怕别人说自己混得不好才回国。但如果不回国,在海外生活也实在比较窝囊,以至于有的人为了生存而去犯罪、冒险,甚至自杀。这又何苦呢?面子也就是一种不良心态而已。虽然混得不好,但自己努力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经历了一些事情,这个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这样的心态也是比较好的。
回国又如何?那是我自己的事情,是我自己的选择。有些人在“选择”这个问题上反复权衡、反复思考、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结果是拖延时间,失去更过的利益,失去很多较好的机会。这样做是不值得的。即使选择错误,可能也是后来的努力方向存在问题,而不能将全部“后果”归咎于回国或不回国的当初选择。再说,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总之,生活,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必然是强烈的,否则将湮没于共性的芸芸众生之中,更加表现出“弱势群体”。其实,众生皆有个性,但是很微弱,绝大多数个性的种子尚不足以突破自身的谷壳,更不用说生根发芽、开出他人所能见到的艳丽之花了。所以说,个性的表现,不是每个人都有;但自己的个性一旦表现出来,那将是主流社会的一部分,或者即将成为主流社会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