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做个小测试。读一读这个寓言故事:
一只蝎子想过河,但它不会游泳。它走来走去,看见一只青蛙在河边休息。
蝎子说:“青蛙兄弟,你能不能背我过河呀?”
青蛙说:“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好的主意。你有致命的毒针,可能会蛰我。”
蝎子回答说:“我为什么会蛰你呢?我不会游泳,如果我蛰了你,我们俩个都会死的。”
青蛙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说:“好吧!那你跳到我的背上,我背你过河。”
于是蝎子跳到青蛙的背上,青蛙往河对岸游去。刚刚游到河中间,青蛙觉得后背一个刺痛,浑身开始麻木。
青蛙绝望地问:“为什么?”
蝎子说:“对不起,青蛙!这是我的本性。”
青蛙和蝎子都沉到河底,死了。
现在用一句话来回答: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有兴趣想要认识自己人,请写下自己的答案后,再继续下面的内容。
===================================================
这个故事,我第一次是在《First, Break All the Rules》by Curt Coffman and Marcus Buckingham 里看到的,觉得挺有意思。看到这的当天晚上,姐姐在学校有合唱表演,我带儿子去观摩助阵。表演之前,儿子闹着要玩我手机,我劝他说:“这儿有个很好玩的小故事,你看看。”他当时9岁,三年级,这么短的故事,一两分钟就看完了。他把书还给我,忍了一会儿,又来闹着要手机。我说:“好好好,那你告诉我,what did you learn from it?”儿子玩心太重,只想了几秒钟,回答我说:“Never trust others, even they provide logic reason. ” 我当时真的很惊讶,这么小,竟然已经知道要保护自己了,看来以后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我很开心得意,把手机给了他,而且还补了一句:“就冲你这个回答,手机随便玩!直到演出开始。” 可惜的是,过去这两年,当我大张旗鼓地用这个故事,在朋友和同事之间来测试人的第一反应时,反回去问他,他已经忘了当年自己的答案。
下面是我收集的回答,括号里是人数,数量很有限,记忆也不是很准确。不过我不是要统计人数,我寻找的是不同种类的答案。重复一下问题: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1. 这故事不和情理。(1)
2. Stupid,蝎子很愚蠢。(1)
3. 蝎子不应该蛰青蛙。(4)
4. 本性难移,狗改不了吃屎。(~30,可能更多,重复答案的,后来就没有再记录)
5. Never trust others, even they provide logic reason. (2)
6. 还是得做个好人,不能害人害己。(3)
7. 做事小心,不要伤人,也要注意不要被伤害。(1)
8. 啊!我脑子都乱啦!(1)
关于《青蛙和蝎子》的故事,后来又有几个不同的回答:
9. 青蛙真可怜(1个7岁的小孩)
10. 青蛙很笨(2个成年人)
11.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也不要太贪婪(17岁的高中生,与7很类似)
《First, Break All the Rules》中,对人大脑信息通讯网络的形成做了简单的描述。人在出生前,大脑细胞基本上是独立个体,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出生后,幼儿的世界大变样,大脑开始接收体内外无数的刺激,变得异常活跃,每个脑细胞都不停地发送信号、接收信号,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就像你同时和150,000个人通话。很快,大脑就成了人的信息处理中心,开始指导人的行为。比如肚子饿了,哭!身上冷了,哭!不给买玩具,倒地打滚!到3岁时,大脑的通讯网络里,可以高达一万五千条的通道。在此后的10年里,大脑会不断地完善它的通讯网络,经常用的变得越来越通畅,成为4线高速公路。不常用的渐渐变得微弱窄小,甚至消失。到了13 岁左右,大脑这个信息处理中心的通讯网络只剩下3岁时一半的链接。对于大脑选择留下或丢弃哪些通道,科学家们分说不一,有环境论,有基因论。我本人倾向基因论,比如第6个答案里的三个人,一个是我老妈,当时她78岁,老年痴呆中期;一个是我同事,30出头;一个是个7岁的小男孩,远远还没有到13岁。
继续回到故事上。从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问题,就想要来认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有点太以偏盖全了。不过,还是可以通过这个小问题,窥视一下人的第一直觉反应,大体上表明你的4线高速路是通向哪里。我简单分析一下,完全是个人感受:
1. 这个朋友是常有理,不听别人的劝,但他可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哲学宗教,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我从他那学了不少。
2. 从蝎子角度看,论断事或当事人的好坏对错。
3. 从蝎子角度看,找出不足,提醒或责备别人的缺点、错误。与2其实很类似。
4. 从蝎子角度看,得出结论,然后接受现实,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5.从青蛙角度看,反省自己,尽量避免被别人伤害。
6. 从蝎子角度看,反省自己,做自己认为好的,尽量少伤害别人。
7. 5和6的综合体,即自我约束,又明哲保身。
8. 不是很清楚,不知道是不愿意说,还是真的没理出头绪?
到这儿,我就不做更深一步的论断了。如果大家的答案没有落在这几个里,可以按照类似的思路自己分析。当然,愿意分享告诉我更好,我很好奇还会有多少不同的回答。我想要说的是,回答不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事情的方法会不一样,结果应该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说,三、四岁的小孩子吃饭时,不小心把粥洒在身上,想想自己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孩子听了的感受会是怎样?
这和子女教育有什么关系?
仔细想想,子女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孩子不听话!
那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呢?上面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
“这孩子倔,不虚心。”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这孩子,天性如此,没救了!摊上这样的孩子,没办法。”
“什么人什么命,个人头上一瓦天。”
“是否是自己的方法有问题?”
“耐心些,等有机会,换个方式再说。”
......
持有上面这些答案的人,哪个有可能最终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孩子?
其实想想我们自己,过去多少年的生活中,是否相信过什么人,听过谁的话?为什么当时选择要相信?我是个很胆小的人,基本上没有因为相信一个人而相信他的话。我选择相信某些观点说法,是因为我觉得这观点符合逻辑规律。不过我的体会是,只有当我心情比较平和时,我才会认真思考那些听到的话,判断是否应该接受。
孩子太小时,他们不懂什么逻辑规律,饿了你给饭吃,冷了你给被子盖,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感,进而喜欢你,信任你,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会听你的话,基本上是属于“有肉吃我就跟你走。”。但长大一些,有了朋友玩伴,看到了不同,学会了比较, 父母的话就开始缺乏威力了。“有肉吃?真的吗?怎么做的?好吃吗?......" 做父母的,便开始了漫长的说教过程。这个说教过程,应该是在双方心情都很平和的情况下进行,任何一方有情绪都达不到最佳效果,太开心时也不行啊!。如果上面测试中,4线高速是属于指责、论断、挑剔、埋怨的人,看到事情有不如意的地方,自己就已经有了不满的情绪,你再一张嘴,孩子肯定也不高兴了。随后而来的说教,可能只是火上加油。天长日久,父母子女关系也搞僵了,孩子更不听话了。到了青春期逆反,头痛啊!所以要想孩子听话,亲子关系很重要。
书中也说,人到成年后,虽然大脑信息中心已经定型,但如果自己有强烈的愿望来修正,我们可以通过外在的培训指导和内在反省练习,还是可以在脑子里开辟出新的通道。不过,这些新的通道,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你的高速公路。听起来还是有点让人沮丧,不过也算是希望啊,有总比没有强,不过有总比没有强!容易抱怨的父母,看看自己能否做到遇到不满的事情时,想5秒钟,再决定说什么。原则是:没有好听的或可执行的话就别说,抱怨吼骂起反作用。
如果我们想要把自己的观点洗到孩子脑袋里,那我们必须得跟孩子搞好关系。跟孩子搞好关系的关键就是要对他们好,其实就是要宠。但是这个宠绝对不是物质世界上的宠,而是精神世界上的宠,是对他们自己的想法、说法、做法的支持。
下一篇会讲什么是“好听的或可执行的话”,亲子关系是可以改善的。
几个概念及其关系:
事实(Facts) :在时间长河中存在的实体物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观点(Opinions):人的大脑中产生的抽象理念,只能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是人的主观取舍。
学习:用这个词时,大家通常专注“学”这个过程,通过查看事实和听取观点,分析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
实践:其实是学习中的“习”,将自己学到的观点用于生活当中去。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事实一旦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就可能有真假。
观点虽然是主观意念,但如果它描述的是客观自然规律,也算是事实。
学习加实践是一个不停反复的过程。学自己认为对的观点,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然后要查看事情结果,反过来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再继续实践。所以这些学习实践,都是针对自己的,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别人自有别人自己的学习过程。
具体操作总结:
遇到让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先想5秒~24小时。想不出好听的或可执行的话就别说。
新系列:
养娃(2) -养娃如种树
养娃(3) -孩子成长形式-台阶~斜坡
养娃(4) -人的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