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落花飘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学无止境

(2006-09-19 20:37:42) 下一个
这个月在心脏科轮转,不用值班,只是跟着老伯伯医生去各个病房会诊,如果老伯伯自己门诊的病人收进来,那就要全权负责。

我从来就不太喜欢心脏科,觉得特别复杂,千变万化的心电图,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让我觉得永远也不能真正领会这个学科。但是美国病人肥胖严重,代谢病多,最后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心脏病,所以以后不论做什么科,都还是要有扎实的心脏病科的基础。

心脏科在美国是竞争极为激烈的科室,能够做到心脏科的医生都是经过一番艰苦训练的。即使成为了心脏科医生,高负荷的工作还只是开始,比如现在带教我的老伯伯医生,每天早上做导管,然后查房看前夜的新会诊病人,做dictation,然后去自己的门诊看病人,然后回病房看医院会诊的病人。每过几天还要on call,要cover其他心脏科医生的病人,要看急诊心脏病人,如果需要急诊做导管,那就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了。在这样高负荷工作的时候,他还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每一期的美国心脏病杂志,药物报道都要看。真正热爱医学的人,把学习和工作作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已经不觉得自己需要get away,老伯伯医生如果真的退休了,其实反而郁闷了吧。

前天做导管的时候,特别不顺利,病人突然发作了急性肺水肿,为了病人的安全,按照医院的政策,另一个年轻的心脏科医生过来second opinion。那个医生把导管顺利放进去了。

我总有点心软,希望老伯伯能够顺利做好,后来年轻医生放进导管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看老伯伯的表情,边上的tech说,you are too nice to be a cardiologist。做完以后我怕老伯伯心情不好,不敢说话,但是老伯伯对我说,one can always learn, even for my age. 然后自嘲地笑笑。后面查房看病人的时候,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耐心愉快,全然看不出前面的挫折。

科学就是这样不近人情,甚至是残酷的,尤其是在美国,一切都是事实说话,没有很强的权威意识。这对于医学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在这个领域的老年人来说,是残酷的。迅速发展的信息年代,十几年间,他们的知识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理论都是被整个地推翻了,他们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系统,不断地吸收新兴学说,同时面对年轻气盛的后辈。这需要涵养,需要勇气,需要乐观坚强的心态。

我很尊重这位老伯伯医生,从他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只是学科上的,还有一种精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寒枝 回复 悄悄话 怎么样,我表扬人的工夫不错了吧?都是从我们家宝儿们身上练出来的,你习惯了就好了:)
落花飘零 回复 悄悄话 de1007,老一辈的医生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总觉得很惭愧,那种勤奋和朴素是我们不能企及的。

寒枝,以后我们不要这么肉麻了,呵呵,不过还是谢谢你啦。

angelboy,朱珠尔,有些病人因为疾病的关系,静脉确实很难打,即使是interventional team 也不行,你说的paramaid的例子我没听说过,一般情况下我们就直接送去radiology在超声指导下作穿刺了,如果是晚上的话,一般就有医生做深静脉穿刺了。


朱珠尔 回复 悄悄话 comment on Angleboy's comment - 可怜的孩子。
Angelboy 回复 悄悄话 落花的住院医经历, 经常会让读者感到惊奇与遐想, 不论你是否学过医. ‘second opinion’, 哈哈, 有意思.忍不住说个真实的故事.
地点: 一家全美数一数二儿童医院的ER急诊治疗室,一个胖呼呼的一岁小孩因腹泻脱水躺在病床, 一群医生护士正忙忙碌碌, 就为一件事: 静脉穿刺, 目的补液. 首先上阵的为一护士, 查看了一下病孩手脚, 然后选定前臂一穿刺位置, 一针进去, 可惜不见血, 针在皮下左右游走了几回, 终告失败. 第二位上阵的为一高年资护士, 换个部位, 仍然失败. 再来, 住院医生上马, 很遗憾, 又不见血. 怎么办, 不怕, 还有后备的, 是王牌军, 那就是医院里一组专门做静脉穿刺的能人(忘记英文名称), 假如他们再失败的话, 最后只有让医生做静脉切开术, 当然这些穿刺专家鲜有失手的, 的确是高手, 包揽整个医院静脉穿刺的所有困难案例, 不停地穿梭于临床各科,绝对大忙人. 好不容易等来了, 结果大家也猜到了, 最后还是失败了. 正失望时, 两位高头大马的男性急诊救护员(paramedic)经过, 被邀加盟, 他俩让护士把房间灯关了, 一片漆黑, 一人手握专用电筒贴近病孩手掌, 病孩手背即显现静脉大小位置, 另一人大手紧捏穿刺针, 亮灯瞬间迅即把针成功插入静脉, 顿时赢得大家美言, 皆大欢喜. 故事完了, 数一下, 几个opinion了?
寒枝 回复 悄悄话 落花妹妹能这样随时随地吸取前人的经验,已经很棒了!将来一定是个超级好医生!
de1007 看了这篇文章,想起我舅伯。算来,我和他是校友,只是他比我早35年上大学而已。记得我刚上大学时,他都退休了,还能准确地背出12对脑神经,还告诉我买个猪心回家研究心脏解剖。
祝他身体健康,也祝你学到更多东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