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干枯的胡杨^_^

一些文字与几张图片Email: dream_land_there@yahoo.com

WeChat: sunsetset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消失的村庄(第四章第一节: 朱老师)

(2006-02-24 10:06:57) 下一个

第四章

第一节   朱老师

丁夏从小姑夫家回来后,在已有些陌生的老家呆了不几天,父亲丁根茂就收拾行装,准备带儿子去云南随自己生活。

这其间小姑夫又来几次丁夏的家,给父亲做媒,女方是他们生产大队的小学语文老师,姓朱,名球花,杭州大学肄业,离婚,现民办教师,比丁根茂小二岁,年纪相配,职位也相配。

当时老师的职位分两类,即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所谓公办教师,就是城镇居民户口,吃国家粮的人,他们的名字在教育部的教师名册内,每月的工资来自于教育部下拨的钱。这类人享受全劳保,如免费医疗与退休工资等,端的是铁饭碗。而民办教师,就是农村户口,工资来自于本乡本公社的财政支出,没有劳保,在户口所在的乡村分有田地,如当地教师太多或财政困难,民办教师就得失业回家务农,端的是泥饭碗。

朱球花虽不是公办教师,但曾是大学生,有文化,而且又是离婚的成熟女子,所以配丧妻的丁根茂正好。这朱老师,丁夏并不很陌生,以前寄托在小姑夫家时曾在她的班里上过几天的课。

那时小姑夫为了省事,就把五岁的丁夏送去上学。记得那天,姑夫走后,一穿黑衣服短头发圆胖脸的中年女子,带丁夏到她的寝室兼办公室小房子里,看了看年幼的丁夏,叫他把手举起来弯过头顶,去摸另一边的耳朵,丁夏摸来摸去就是摸不到。这中年女子想了一会,批改了一叠作业后,领丁夏到她的教室,让丁夏坐在前排一空位子上,告诉他可以不用听老师讲课,只要坐在那儿就行。

这中年女子就是朱球花老师,专教语文。丁夏听不懂课堂上老师在讲些什么,但不吵不闹不问,只是呆呆地坐坐,累了趴在课桌上睡睡。也许年龄实在是太小,几天后就不去上学了。

朱老师的老家在朱宅后安村,与丁夏老家、小姑夫家呈三角形状,各相距十公里。朱老师以前在杭大上学时,与本县来的一姓方的同学相恋,某天控制不住,在宿舍里与男友发生关系,不巧又给老师撞上,当时这算是严重的作风问题,两人就给学校开除肄业回家了。

回家后两人结婚,生有一女,比丁夏大一岁,取名方燕,几年后由于性格不合,朱老师与丈夫离婚,女儿判给母亲,父亲每月给女儿方燕十元生活费。离婚后的朱老师独身在外教书,女儿留给外公外婆照料。

这次经小姑夫介绍,在临行去云南前的某天,丁根茂带上儿子丁夏去学校见了朱老师一面,双方有好感,几天后丁根茂就与丁夏去了云南。

俗话说一个完整的家庭如同一个圆,可以平稳地滚动,现这两个破碎家庭的两个半圆,不知在命运的偶然里,是否可结合在一起滚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