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多种活动中,有一种是我最拿手也最喜欢的,那就是抓泥鳅。
泥鳅喜欢生活在水下的烂泥中,偶尔会钻出来,到水里游泳,寻寻食吸吸氧。由于在水与泥间频繁地钻进钻出,所以有泥鳅的地方水必混。尤其在炎热的夏天,水中氧气少,泥鳅有时会快速地冲上水面,在空气中吸口氧,然后一个急速翻身,向下潜去。翻身时泥鳅柔软的尾巴在水面掀起与压下,“彪” 一声,如同在水面打了个响指,其连贯而美妙的动作,比游泳选手游到池边时的那个倒转翻身,还不知要漂亮多少倍。
在平展的池塘湖面,泥鳅金黄色的尾巴在阳光下划出那美妙弧线的一瞬间,水面上传来的这“彪” 一声,可堪比世上许多美妙音乐,这不只是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之声,也足令人联想到滑溜肥美的泥鳅尾巴所做成的美味菜肴。
不过,我当时所擅长的抓泥鳅之术,并不适用在水深的池塘,而适用在小水沟与水田,抓这儿的泥鳅。
江南水乡,作灌盖用的小沟小渠,如毛细血管般布满了田野,有些小沟小渠里,积存了很厚的淤泥,这是泥鳅生活的好地方,还有泥肥料足的水稻田,也是泥鳅们的理想生活场所。在某闲空的一天,提起鱼篓,找到一条水浅而混的小水沟,两端用泥块堵住,再一瓢一瓢地把水舀干,然后从一端挖起,把己吃得肥肥的泥鳅一条条从泥里挖出来。有着青黑色的背,棕白色肚子与金黄色尾巴的泥鳅,睁着两只圆圆的小眼睛,张嘴发出吱吱声,嘴角的须条根根立起,扭着滑溜的身,在手里挣扎。那抓住肥肥的泥鳅,一条条放到鱼篓里的感觉妙不可言。半天下来,就可装满一鱼篓
水沟里的泥鳅多,但田里的更多。要抓田里的泥鳅,当然不能用排水挖泥法,这样会损坏刚种下不久的晚稻苗,而是要在正午,田里的水在阳光暴晒下烫得似要沸滚时,出去抓。
水田里,有在插秧时留下的一只只脚坑,坑里水深,较清凉,泥鳅喜聚集于此。天热水缺氧,泥鳅需过段时间就钻出泥土浮到水面吸氧,这样钻进钻出浮上沉下,有泥鳅的脚坑水混,无泥鳅的水清,一目了然,极易分辨。
在又是农闲,又是学校暑假的那段时间里,我天天头戴斗笠,手拎鱼篓,赤脚走在田塍上。看到水混的脚坑,就停下来,轻轻伸下手去在泥里摸,一摸一个准,一个脚坑里,少则一条,多则五六条,摸久了技术好,条条不漏地入鱼篓。不用几小时,就可抓到大半篓泥鳅,沉甸甸地拎在手里回家。
泥鳅的烧法很多,有红烧、清煮、油煎等,最讲究的一道菜,是用一块嫩豆腐泡在清水里,再放入几条饿了几天,清了肚肠的泥鳅,然后用慢火煮烧。泥鳅在越来越热的水中四处乱窜,见还冰凉的嫩豆腐,就急急钻入,最后就慢慢烫死在嫩豆腐中。之后放入调料,撒些青葱,一盘色香味俱全又极创意的佳肴就做好了。是残忍了些,但味道实在不错。
我常用的是火烤泥鳅法,就是找些木炭与一片铁丝网,把鲜活的泥鳅用盐盐死并腌一会后,点燃木炭,在铁丝网上放下腌好的泥鳅,把泥鳅烘烤成香喷喷的泥鳅干,待冬天缺菜时用。记得那几年,我家的泥鳅干,一直吃到来年的春天也还未吃完。
(TZ)“泥鳅,俗称鳅鱼,为我国常见的一种小型淡水鱼类,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均有分布,而以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各省(区)产量最高。泥鳅是一种底栖性鱼类,生活在湖、河、池塘、水沟及稻田的浅水区。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很强。
泥鳅营养非常丰富。每100克泥鳅肉中含有22.6克蛋白质,远比一般肉类、鱼类要高出许多。其维生素含量更高。如维生素B的含量要比鲫鱼、黄鱼,以及一般虾类,要高出3~4倍。泥鳅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脂肪含量,每100克泥鳅肉中仅有2.9克,且为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更少。不仅如此,它还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每100克泥鳅肉中,含钙28毫克,磷72毫克,铁0.9毫克。难怪日本推崇它为餐桌上的珍品,誉之为“水中人参”。
据《本草拾遗》:泥鳅“主湿痹气,补虚损,妇人产后淋沥,气血不调,赢瘦等病”。《滇南本草》曰:“治痨伤、添精益髓、壮筋骨”。《随息居饮食谱》亦记得:“暖胃、壮阳、杀虫、收痔”。《濒湖集筒》称:“治阳事不起”。
另据《中国保健食品》载:“……泥鳅性平、(味)甘,补中气,祛湿邪,对烦渴、水肿、黄疸湿热、胆囊炎、阳痿等有良效。尤其对治急性肝炎、甲肝效佳,能使甲肝自觉症状消失,短期内肝功能恢复正常,还有除黄疸,保肝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