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写给刚开始投资、已经有一点基础但还没真正理解复利威力的你。
你可能听过“长期投资”“定投指数基金”“时间是最好的朋友”,但如果还没真正体会到复利到底有多强大,这篇文章能帮你打开思路。
一个令人惊讶的选择题
假如现在给你两个选项:
立刻拿走100万元
给你0.01元(1分钱),然后每天翻倍,连续翻30天
你会选哪个?
大[
阅读全文]
先说在前面:我不是科技分析师,不是基金经理,也不觉得自己比市场更聪明。但我投资也有些年头了,对这种“世代机会”的嗅觉还算敏锐。现在,我们正站在人工智能(AI)爆发的起点,这是一场可能改变命运的投资时刻。这不是炒作,AI已经开始改变世界最近各种“AI是新电力”、“AI是新互联网”的比喻满天飞。说实话,我原本也有些怀疑。但现在,我[
阅读全文]
在投资这件事上,很多人以为,只有那些高智商高学历或者掌握内幕消息的人,才能获得长期的财务成功。但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那么多对冲基金的业绩都跑不过普通的指数基金?事实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智力,而在于行为,尤其是是否具备“常识”。大多数人长期跑输市场的真正原因沃伦·巴菲特曾说:“投资不是智商160的人打败智商130的人的游戏。&rdqu[
阅读全文]
很多人在买股票时,总会先看股价和公司市值(MarketCap)。比如看到英伟达(NVIDIA)或微软(Microsoft)市值高达几万亿美元,甚至有媒体把它们拿来与美国或日本、英国等国家的GDP相比较,说什么“英伟达的市值已经超过德国全国GDP”,让人下意识觉得:“涨太多了,空间不大了。”
但这是一个容易误导投资者的观点。
市值只是市场在某一时间点对公司未来成长与盈利能[
阅读全文]
「卖飞英伟达是我的大错」——德鲁肯米勒罕见的后悔时刻
在投资界享有“零亏损神话”的对冲基金传奇人物StanleyDruckenmiller,曾以其卓越的宏观判断力和精准的资产配置闻名全球。然而,即便是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刻。
押注AI核心资产:英伟达
早在2022年,当ChatGPT点燃全球对人工智能的热情时,Druckenmiller就敏锐地察觉到AI将引发硬件层面的结构性增长。他的基金[
阅读全文]
StanleyDruckenmiller:华尔街真正的隐形冠军
在投资界,五年战胜市场已经十分困难,十年保持领先已属凤毛麟角,而连续三十年实现年化超过30%的回报率,没有一个亏损年份——这不是神话,而是**史丹利·德鲁肯米勒(StanleyDruckenmiller)**的真实战绩。他的名字或许不像巴菲特那样广为人知,但在华尔街,他被誉为真正的交易大师。
一、30年持续成功,秘诀何在[
阅读全文]
?
在投资界,彼得·林奇(PeterLynch)是一个几乎与“常胜将军”划上等号的名字。他执掌富达麦哲伦基金(FidelityMagellanFund)13年间,年均回报率高达29.2%,将基金规模从2000万美元扩展至140亿美元。他的成功并不依靠复杂模型,而是源于一个简单但强大的理念:寻找“十倍股”(Tenbaggers)——股价最终翻十倍以上的公司。
一只十倍股,胜过十只庸股
林奇的核心哲学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