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的雾

开通文学城博客,记录日常的生活与遐想。
个人资料
博文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才发现美国的食品浪费竟然大到没有天理的程度。从小就听说西方往海里倒牛奶的故事,感觉不可思议,但现在的浪费远不止于此。在美国,一边是几千万家庭担心吃不饱饭,一边是成吨的食物被直接倒进垃圾桶。文章把这种现象称为饥饿与浪费的悖论(TheParadox),听起来荒谬,却非常真实。美国目前大约有四千二百万人靠政府的食品券补助(SNAP)过日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我过去从来没听说过SNAP。(SupplementalNutritionAssistanceProgram,简称:食品券)。但最近几天,电视新闻和媒体都在说SNAP福利下周会停发,除非政府的shutdown能快速解决。如果继续停摆,美国有上千万个家庭可能领不到这项补助。于是我有些好奇:SNAP到底是什么计划?谁在领?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受到影响?搜素了一下。原来,这个“食品券”计划历史悠久。最早在上世纪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我平时爱吃的零食是无花果干,也就是那种在Costco能买到的。但因为太甜,担心会影响血糖,所以我一般只在中午作为Snack吃两三个。我看过袋子上的产地说明,是土耳其出产的。我还没有去过土耳其,但是在地图上看,那应该是地中海一带比较温暖的地区,适合种无花果。 在国内,我父母家的房子在一楼,后面的公共花园里有一棵无花果树,在后凉台每天能看到它。过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我一直挺喜欢看特种兵系列的电视剧。最近网上的剧,不是古偶,就是短剧、穿越剧之类的,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前几天看到《猎豹》全集已上传,可以自己控制播放速度了,于是就选了这部剧。整体看下来,《猎豹》还是过去所熟悉的特种兵或警匪片套路。男主陈汉文高考考了七百多分,本可以进清华北大,却偏偏选择部队院校,现在又参加猎豹特警队的选拔。原来他父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昨天在百度上看到一个视频,说地瓜最好的采摘时间是霜降前后,不能拖到太冷的时候。我一查日历,发现霜降是10月23日。嗯,刚好过了几天。今天气温还算温和,我头脑一热:时机正好,那就收地瓜去吧!今年四月我从佛罗里达过冬回来时,朋友送我一个已经发了芽的紫薯地瓜。他交代:这东西很容易种。把地瓜放水里养养,会长出很多芽和根,等根须一冒,就能下地种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前一阵,美国几家大电视台同时播出了财政部长本森特(ScottBessent)的访谈。他在镜头前情绪激动,平日的沉稳和淡定全不见了。引发他愤怒的,是中国的谈判对手李成刚。本森特在节目中指责李“prettyunhingedandveryaggressiveinstatingthattheU.S.wouldface‘hellfire’ifthingsdidn’tgohisway”。这话一出,美国媒体一片哗然,舆论纷纷声讨中国“太咄咄逼人”,居然敢如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去年有一天晚上,我正在电脑前浏览网页,一转头,忽然感到天昏地暗,从未有过的眩晕。我太太退休前在医院心脏科工作,她常常提醒我,不管什么时候,如果出现眩晕,有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也许是心梗的前兆。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平躺在地板上,别乱动,等待心脏恢复平静。这句话我一直记着,所以当时立刻从椅子上慢慢滑到地板上,然后平躺下来。可是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现在不是强调少吃面吗,都是因为年纪大了,害怕染上糖尿病。于是总是琢磨着用点替代品。用点玉米面掺和着就算是措施之一了。 周末朋友请客吃饭打牌,我想了想,除了做个菜,也想带一个新产品。我在朋友圈里发布:今天我会带玉米面小馒头。 去年回国,在我父亲的养老院看到他们的小馒头,金黄色的,非常细腻。我想可能是加了玉米面吧。所以这次我想到小馒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美国大学申请中,推荐信的作用常常被家长和学生误解。有人认为它只是走个形式,也有人以为只要请学校最有名的老师写一封赞美信,就能为申请加分。事实上,推荐信的分量与学校的类型和录取方式密切相关。对美国顶尖大学和文理学院而言,推荐信极为重要。这类学校通常要求提交一至三封推荐信,因为它们采用整体审查(holisticreview)制度,不仅看成绩单和考试分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最近很多微信群里都在热烈讨论孩子申请大学的事情。其实,这个话题在华人社会中可谓“永恒”。在中国,焦点是高考;在美国,焦点则是大学申请。申请大学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让人能提前规划、准备,但越临近那一刻,人就越容易焦虑不安。焦虑的根源只有一个:希望孩子能进入一所好学校。考进名校,几乎是所有家长的期待。有些家长一生未曾踏入名校的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