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官员有腐贪,乡村亦有鼠糜粮。
从来家族分三等,贫富何言理短长。
史家圩有个史家祠堂,是明朝时候建立的。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祠堂有香火田四百八十亩,都租给家族中那些无田的、少田的人家耕种,一年交两次租子,收入相当可观。这些收入都掌握在家族管委会手中,有主导权的是族长。他们说这些钱财主要用于祠堂修葺和救济族内困苦人家。其实,救济了了[
阅读全文]
种田切莫误农时,播种耘锄莫失机。
汗水之中生谷米,餐盘才有润肠饴。
晚饭后无事,钦义、钦云兄弟两人,一边抽着烟,一边闲谈。
“辛亥革命后,我以为天下变了。老百姓生活该好了,怎么还和过去差不多?”钦义很不满意。
“孙中山推翻了一个皇帝,现在却出来了许多皇帝,没有一个是真命天子。”老三钦云也是不满。
“听说孙中山刚做[
阅读全文]
老爷出坛来,家家香火开。
有谁敢冒犯,蔬菜路成埃。
六塘河前后左右几个县有两个多月没有下雨了。太阳一出,庄稼叶子都耷拉下来。有人建议,请刘老爷出坛祈雨,访察灾情。刘老爷即史家祠堂边上的小庙里的刘真君,很灵验,平常很关心民情,常下乡寻访,似乎比县太爷还爱民。
各村保甲长们敲锣宣告:各庄各家注意,明天上午,刘老爷要出坛,体察民情,[
阅读全文]
无如土匪奸,绑架又栽赃。
贫富不区分,谋财不宥宽。
一天晚上,忽然有几个土匪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闯进了史钦云家。
“这个小孩就放在你家,要看好、养好,不准丢了,不准让外人知道。三天之内,若有闪失,便灭你全家。”土匪端着枪威胁说。
三娘一见,吓得浑身发抖。
钦云哀求道∶“这么小的孩子,哭闹怎么办?难免会走漏风声。[
阅读全文]
庄头访四邻,一见暗伤神。
人口减将半,家家满落尘。
房子几年没有人居住,鸟雀经常在屋面上啄来挠去,有些地方草掉了,站在屋里仰头一望,好几处有星星点点的亮光。四娘便去找三哥问怎么办。三哥听了,又去找二哥商量,决定用麦草修补一下,不然的话,一下雨,里面就无法住人了。
兄弟俩个决定以后,就动手修理。四娘见两位兄长帮忙,便忙着做饭招待[
阅读全文]
寻亲久不见,且去拜神堂。
虔虔诚诚祝,求安求福康。
六塘河北史家圩有个史氏祠堂,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祠堂边上有个小庙,庙中供奉的是刘真君的檀木塑像。据说某年大水,从六塘河上游漂下了一尊木雕神像,被史圩人捞得,细看上面刻名,知是刘真君,后根据名字寻查,塑像来自宿迁。
刘真君,在家排行第三,少时读书,为乡间秀才,但无缘做官,便学医救[
阅读全文]
家徒四壁食无粮,燕子不来巢坠梁。
一片茫然空叹息,生计全依兄弟帮。
在大嫂、三哥的苦劝下,四娘终于带着祝安随同兄长一起回乡了,路上仍然背着那床逃荒时的被子。
回到家中,二哥、三嫂全家老少都来看望,难免问长问短,每问到孩子、丈夫时,四娘便哽咽不语,三哥便把了解的情况一一向大家介绍,大家听了都唏嘘不已,哥嫂便不断地安慰四娘。
四娘见[
阅读全文]
为寻兄弟去他方,湖水波洪遮夕阳。
信息闻来皆血泪,惟劝亲人返故乡。
第二天,祝雄到处打听,据说蒋坝被抓走的渔民有十几个人。有人讲,来抓人的是淮安府的清军。
祝雄想,既然是淮安府抓的人,必定关在淮安府。于是他回家向母亲和四娘说要到淮安府寻找四叔。四娘听说也要跟着去。
祝雄说∶“路途遥远,你又是腿脚不灵便,走到什么时候才能到,[
阅读全文]
坐家闲说话,灾祸从天降。
何处有安宁,时时有冤案。
因为丢了小孩,李老板让钦龙暂时不要去值夜看船,在家多陪陪老伴。并且叫钦龙不要再把孩子带到船上了。在湖水中闯荡实在不安全。钦龙知道李老板是为他们好,都一一答应了。
晚上,祝雄和他母亲吃完饭又都来到四爷四娘家,一方面说说话,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叔叔婶娘分忧解愁。
四娘又说到要去找[
阅读全文]
堤岸观风景,湖中识浪波。
人间多少事,莫斗贵言和。
四爷想祝康不见了,得好好照顾好祝安,再不能有什么闪失了。他见四娘这几天痴痴迷迷,一个劲地要去找神仙要儿子,他更不放心把小安放在家中,没有办法,就带着小安一起去捕鱼。
他们沿着洪泽湖东边石工堤往北走,大堤两边长着一行行大树,风一吹,树叶哗哗地响。树上有许多鸟窝,大的、小的、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