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朋友说,过去(2022年之前)的二十来年债券等固定收益的产品收益那么低,所谓的传统债券/股票组合失效,所以以后的投资组合里根本就不需要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尤其是长期的。
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说这话的朋友,或者是:
太年轻,还没到失去工资收入,只能靠吃余量为生的日子。
钱太多,多到跌个一半或更多既不影响生活(可能),也不影响心情(大[
阅读全文]
总起来说,投资的参与方式主要也不过是两大类:以股权(Equity)方式和以债权(Debt)方式。股权(比如股票)拥有者是主人,无论资产增值还是分红,都有份。而债权(比如国债)是把钱借给别人当债主,主要靠利息(有时也包括收一些费用)为主。
很多股票投资者可能还没意识到,实际上债权市场是个比股权市场更大的市场,当然其中国债和公司发行的债券占了很大比[
阅读全文]
昨天写的那篇想用Margin打败股票大市的文章,可能因为表达得不够清楚,有的朋友有些误解,以为我想用Margin炒股票。
我说过,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我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打败股市,当然就不会用Margin短炒股票。
那么,我的Margin到底是用来干什么呢?
大约从五六年前开始,我先后从出租房中掏出了超过半米的净值,利率在4~6%之间,然后把它们投入到固定收益是10~1[
阅读全文]
衡量一项投资的好坏,或者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有很多指标(各种指标和回报率等)。而每一项指标,往往仅仅是从某一个特定的侧面或角度来看问题。换句话说,很难找到一个指标,可以涵盖各方面所有的视角。
比如说公司的年度或季度财务报表,一般包括三部分:
1)BalanceSheet:反应公司的资产和债务状况。比如,A公司有资产20亿,负债19亿,也就是说净资产:20-19[
阅读全文]
储备资金(比如半年到两年的生活费等)和现金该放到哪里,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科普点基本知识。
先说说基准利率。目前FedFundTargetRate是5.25~5.5%,这是联储会设定的各银行之间隔夜拆借的利率区间。而现在的SecuredOvernightFinancingRate(SOFR)是5.33%,这是实际统计的各银行之间隔夜拆借的实际利率。也就是说一个是设定的区间,一个是实际利率。因而SOFR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
阅读全文]
大约11年前,在佛州买个出租房,成本(买价+维修)大约9万,首付和维修自己投入现金约3万,3年后套现重贷拿出5万,租客一直在那里住了11年,刚搬走。
重新维修至少需要1.5万,包括打算把1000平尺的脏地毯换成tile就得$7500(客厅在刚买的时候就换成tile了),鉴于佛州出租房的持有成本太高,包括空调等的维修费用,比其它地方要高得多,一直在犹豫是否该把房子处理掉[
阅读全文]
最近读了几本花街的书,觉得挺有意思。
第一本是MichaelLewis的Liar'sPoker,写的是华尔街曾经最赚钱的投行SalomonBrothers的浮沉。
第二本是RogerLowenstein的WhenGeniusFailed,写的从SalomonBrothers出走(包括被解雇的)的几个核心成员,再加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组成的所谓天才团队,合伙成立投资公司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天才们陶醉于自己天衣无缝的数学模型,利用大杠杆进行套[
阅读全文]
看了网友SANSHAN关于卖房交税的感慨:
请问各位大拿们:卖出租房如果增值,就要交capitalgaintax和recapturedepreciation
我来评论几句。
1.透支
现实中的确有不少人卖房的时候交不起税。
比如说,20万买了个房子(为简化期间假定土地值为零),30年后100万卖掉(假定买卖费用为0),其中cashout过无数次,还有贷款80万。
卖掉的时候,利润是100万,其中80万的LongTermCapitalGa[
阅读全文]

地产是有周期的,但不同地域的周期是不一样的,我曾经写过次贷危机周期无意间跟跑的经历:
不经意间跟着地产周期遛了个弯
具体说,西部尤其是加州,是周期的引领者,其它地区相对滞后。
先说说次贷危机那个周期。
2012年加州内陆的房价,不到两年几乎翻了倍,而佛州和美国中部尤其是中西部的很多地区,2014年房价还没起来。佛州是在2016年大批银行房被处理[
阅读全文]

可能很少有人会像我这样痴迷于房价指数,尤其是各地的房价指数。即便不能说是天天查,至少我是月月查。大多数人只投资自己家门口,不甚关心其它地区的房价涨跌,而我投资房产并不局限于地域,所以我也算不上是吃饱饭撑的。
经常看的话,即便只看房价指数,有时也能看出点端倪来。一个地区房价的涨跌会有一定的trend,而一个trend的形成大多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