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有意识,才有的物质。大乘唯识论解释了为何有这个世界。
抛出一个问题:二维可以观察一维,三维可以观察二维,四维可以观察三维,五维可以观察四维。。。。那么,以此类推,高一个维度可以观察控制(高维度想毁灭低维度简直跟玩儿一样)低维度。那么,最高维度(有的认为是八维,有的认为是十一维)。你怎么知道没有更高的维度呢?比如九维(针对那些认[
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每一刻,你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是宇宙最好的安排,每一刻哦。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在筹备你,让你醒来。生活中的每一刻,都以你不知道的方式,在帮助你,在恩典你,只是你不知道。如果你知道,你只能感激,感谢,感谢整体,感谢这个宇宙,它是那么的爱你,比你自己爱你自己,还多很多倍,因为那不是人间可以找到的爱,那是无条件的爱,是慈悲,是永恒,[
阅读全文]
引用自杨定一《丰盛》丰盛的练习:练习表达的习惯。改变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就好象让自己从一种什么都缺的心态,转向已经什么都拥有的满足和幸福。练习将“我想要”,“我期待”改成“我是”,“我就是”。我想要丰盛,可以改成我就是丰盛。我希望好命,可以改成我就是好命。我期待好运气,可以改成,我是好运。我想要事事顺利,可以改[
阅读全文]
你从来没有直接的(意思是不通过任何滤镜)体验过这个世界(引用自杨定一)。你从来没有自由过。做一个无任何阻力的人,让所有的能量无阻力的从这里流过,不带给它们(不管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任何阻力。做一个透明人。那意味着,一切都好,一切都刚刚好,我接受生活给我的这一切,不管好的坏的。一切在业力因果组合下都已注定。那意味着,你的将来,你的家[
阅读全文]
以前写过好几次,再重复一次。重要的东西重复多少次都不嫌多。觉,而不是觉察到什么。知,而不是知道什么。尽量做到每一刻都保持在觉,保持在知,但不是觉察到什么和知道什么,一旦觉察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你就产生了概念定义认知,你就从无限可能的意识源头,落到了这个三维世界的,这个确定了的,无限分之一的可能性。这可以应用到我们的五个感官。听,[
阅读全文]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去看大乘唯识论。不懂的话,那就往下看。
这是每个宗教都要回答的问题,如果能称得上信仰,这个问题是必须要找到答案的。科学也一样,也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什么达尔文进化论(哈哈哈,这个以前人们信以为真的理论现在几乎没人信了),什么考古学,研究历史的学者,都在试图给出一个答案。但是,靠追溯历史永远无法找到答案,哪怕追溯[
阅读全文]
既然一切都是业力,那么一切都是注定的,一举手一投足,完全不是我们自己的意志(虽然看起来好像我们自己的决定,其实不是),我们只是受业力控制的木偶。任何人都无法逃脱这个巨大无比的业力之网。除非这个人成道了,或者一个人在一瞬间活在了心,活在了一体,活在了慈悲,活在了空性,活在了基督的爱里。
既然每个人都受着业力控制,完全无法自主,一句话[
阅读全文]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名词都是用来吓唬人的。这两句就是典型。
引用百度百科。。。。。开始
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宇宙的本源,形而上的本体,超越一切世间存在,包括时空能量因果这些存在。)
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有形的存在,大器者,名也,即文字文理真理公理,是道之载体。)
形而上者是超越了一切世间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识[
阅读全文]
宇宙不会犯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就像基督教里说的,神总是给我最好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你把自己(就是这个小我)完全的交托出去,彻底的交托出去,那就是完全的信任这个宇宙整体。如果你有信仰,基督教的话,就交托给基督,交托给主,给神。如果是佛教的话,就交托给如来佛祖,佛陀,菩萨。印度教的话,就交托给梵天。伊斯兰教的话,就交托给真[
阅读全文]
个人认为不需要。
更确切的说,如果你认为需要,那就需要,你认为不需要,那就的确不需要。仅仅是角度不同而已。比如我就认为不需要,哈哈哈哈哈。
一直以来我们都说,没有一个涅磐境,这里,当下,你已经是了。因地和果地是一个,修行就是原地转圈圈。什么四果阿罗汉,什么八地菩萨,什么什么什么。。。。。难道我们不是本自具足吗?话虽这么说,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