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Ohjuice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最后的诗歌》 III 第三首 她强大的魔法失效 HerStrongEnchantmentsFailing 英国A.E.豪斯曼原著 AlfredEdwardHousman(1859–1936) 徐家祯翻译 Herstrongenchantmentsfailing, Hertowersoffearinwreck, Herlimbecksdriedofpoisons Andtheknifeatherneck, TheQueenofairanddarkness Beginstoshrillandcry, „Oyoungman,Omyslayer, To-morrowyous...[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山居续忆》 第十章 我与笔友的故事 徐家祯 (五) 自从得到党组织负责人的口头准许之后,我就在“文化大革命”正在方兴未艾的七一年前后与罗马尼亚笔友通起信来了。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人倒大胆!‘文革’初期许多人为了一点点无中生有的小事被诬陷为‘特务间谍’、‘里通外国’,斗得死去活来,有的还就此逼死。你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最后的诗歌》 II 第二首 我整装上阵准备战斗 AsIGirdonforFighting 英国A.E.豪斯曼原著 AlfredEdwardHousman(1859–1936) 徐家祯翻译 AsIgirdonforfighting Mysworduponmythigh, Ithinkonoldillfortunes OfbettermenthanI. ThinkI,theroundworldover, Whatgoldenladsarelow Withhurtsnotminetomournfor AndshamesIshallnotknow. Whatevillucksoeve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山居续忆》第十章我与笔友的故事徐家祯(四)我的罗马尼亚笔友MirceaOprit?a?及他寄给我的两本著作我与笔友的故事,在“文革”初期我被人——即使只有一个——怀疑为是“特务”、“间谍”之后,似乎应该结束了:因为虽然此事没有造成任何严重后果,但是至少已被大家批评成“向往西方文化”、“麻痹轻敌”,连我自己也已经承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最后的诗歌》 I 第一首 西面 TheWest 英国A.E.豪斯曼原著 AlfredEdwardHousman(1859–1936) 徐家祯翻译 Beyondthemoorandmountaincrest —Comrade,looknotonthewest— Thesunisdownanddrinksaway Fromairandlandtheleesofday. Thelongcloudandthesinglepine Sentineltheendingline, Andoutbeyondit,clearandwan, Reachthegulfsofeve...[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山居续忆》 第十章 我与笔友的故事 徐家祯 (三) “文革”中与母亲摄于江苏路安定坊16号院子里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我们全家就扫地出门,搬到一个朝北的小间去住了。连日常生活用品都不许我们多拿的“红卫兵”、“造反派”,当然也不会让我拿我的收藏品。但是,像奇迹一样,后来我也成了“造反队员”,戴了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最后的诗歌》 0 序诗 我们不会再去树林 We'lltotheWoodsNoMore 英国A.E.豪斯曼原著 AlfredEdwardHousman(1859–1936) 徐家祯翻译 We'lltotheWoodsnomore Thelaurelsallarecut, Thebowersarebareofbay ThatoncetheMuseswore. Theyeardrawsintheday Andsoonwilleveningshut: Thelaurelsallarecut We'lltothewoodsnomore. Oh,we&#...[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山居续忆》第十章我与笔友的故事徐家祯(二)我的罗马尼亚笔友MirceaOprit?a?在我与第一位笔友——那位年轻的英国矿工通信的半年中,我记得似乎还与海外通过几封信,但都不是朋友关系的通信,而是我给一些东欧杂志和画报编辑部写信以及他们的回信。最有意思的是那时东德出过一本叫《DDR》的杂志的中文版,我曾买到过两三期,印得很精美,内容也很丰富,可惜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最后的诗歌》 说明 徐家祯 《最后的诗歌》1922年英国初版本 A.E.豪斯曼牛津大学的室友和终身恋人杰克森,1887年离开英国去印度担任校长之职后,除了1889年短期回国结婚之外,一直没有再回祖国。1911年,杰克森退休后,全家移民到加拿大,买了一个农场,在加拿大养老。1922年,豪斯曼得到杰克森重病住院的消息时,他就编辑了这本《最后的诗歌》。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山居续忆》第十章我与笔友的故事徐家祯(一)我妹妹与同学葛正言在我房间里(打字机下铺的就是英国笔友送我的小桌布,上有反核武器图案,书橱上方是比利时笔友送我的一张版画)在《南澳散记》(注1)的〈买唱片〉和〈买书〉两篇散文中,我都提起过以前收集邮票和明信片的事,还讲到我曾与不少国家的朋友通过信,交过朋友,交换过邮票和明信片。但是,因为上述两文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