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明皇的书法和启功的败家子
毛笔字和文言文,我的窟,用它躲延安白话,避四九年后字体。
这几天,细读唐玄宗鸰鹡帖。贵族,不是吹的。笔头的智商,用笔的美商,结体的情商,高高在上。这字的颜值,平二王,越柳颜,稳坐一流。
皇帝,唐天宝年间的,日理不止万机。还要缠杨燕环,和杨家七姑八姨八叔九舅磨叽。能给多少心思给笔墨?可这一落笔,玄[
阅读全文]
没事做,再扯字隶变楷,意义在书写的便捷。转笔法应运而生。看《丧乱帖》《雪寒帖》等书信断片,见到隶亡楷生的松快劲;钟繇的《荐季直表》《宣示表》,《乐毅传》《洛神赋十三行》,都非常地写字。读《兰亭序》,觉着汉人又犯浑了。把写字的实用和写条幅秀扯到一起去掰了。到了唐朝,居然能凭书法好成名得利了。立说得另外两大书法体系,将平常的写字和美术[
阅读全文]
议《布鸣将笔法归结为一个捻笔的确是瞎扯。》
回答:瞎扯笔法由姚顺2021-08-2004:47:07
提按是软笔的独特优势,也是软笔产生以来最基本的笔法。可以说粗细轻重是软笔与生俱来的。
议:硬笔也能提按。鹅毛管,竹片笔也能写出粗细轻重。这是笔的属性。捻笔则是人使用笔的方法。
提按也可以成为笔法,捻笔亦然。
所以刘熙载说书法是“笔笔提,[
阅读全文]
常觉得,看书法,不是审美,是审精。许多书法,并不在比美,在比精。学书法久了,几个不精?
王献之就是写不过老子王羲之,因为儿子在老子身边写完了三缸水,仍沒一点上道。这老子精不精?这儿子以后又怎么可能不精?
如果《黄庭经》出自王羲之之手,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就是在用儿子之怨告诉:你不教我怎么写得持重耐看,我花俏个炫酷个给你看[
阅读全文]
学书法的,要不学懵了,要不学坏了
“写尽三缸水,一点像羲之”,王羲之老婆王献之亲妈说的。一,妈识字的水平,很高。二,妈疼儿子了。这老子王羲之,一,怎么忍心,让自己的小孩不分寒暑地练这个劳什子;二,生生地看着写得不着调,就是不吱一声。三,路过,见到有个字少一点,补上,还不吭声。这是什么情况:这人很阴,很坏,很心眼,心[
阅读全文]
毛著小议
耄,民国人。
老三篇,细了读,延安白话的面子,民国话的底子。
“反对自由主义”,是民国识字的人比较狠地骂人。后来耍横时写的“香花毒草任凭说”,仍是露出民国人的打人打了脸,但尽量不弄得血糊淋拉,骂人揭了短但不致“我靠”的动粗。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颇民国中专生的中规[
阅读全文]
读《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一个受尽人世间虐待的人,三十九岁,智,超群;勇,盖世;窄脸,炯目,大个子,做了天下第一个皇帝,会干什么?寻常人,三十九叫青壮年,正当年;皇帝叫“富于春秋”。这词,亦红亦黄。嬴政,红红的,有点不屑黄似的。去人民公社变包产到户,三,四年才搞定,还是老邓哦!废“两个凡是”,讲实践检验真理,吵了年把;开[
阅读全文]
读《史记秦始皇本纪》嬴政因为童年苦,少年辱,青年扭曲,才壮年凶,老来狠的。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嬴政十四岁即秦王位,三十九岁称始皇帝。长成这样,当然在二十一岁之后。二十一岁的嬴政经历了什么?自出生至十四岁,随做人质的父亲抵押在赵国。母亲是吕不韦的姬。婚后,一直和[
阅读全文]
时事一溜
一
塔利班进喀布尔。“胡传魁又回来了。”
二
张文宏是汉奸。想找句“对子”來湊热闹,可找不着。因为他要是汉奸,就没有汉了。
三
陈露在说:你乱搞,还赖。霍尊在辩,我没有,你爱信不信。这事扯到洪荒之前,黑洞之外都没个完。——如果有完,剧透:吵知名度。
四
全红婵赢了。
赢了,才知道[
阅读全文]
议“令人深思的幾段話”1,明亡之後無華夏,滿清之後無漢人;文革之後無信仰,改革之後無道德!(议:真愿望:从此之后再不想这些。这是新的假大空,嘴炮。)2,1917年的北大,有一群教授:梁漱溟,25歲;胡適,27歲;劉半農,27歲;劉文典,27歲;林損,27歲;周作人,33歲;陳獨秀,39歲;朱希祖,39歲…校长蔡元培,50岁。最年輕的是畫法研究會導師徐悲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