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里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个人资料
博文

爸妈:今天订了机票。这张票订得一波三折。原计划从旧金山出发,但回程机票衔接不洽,要在那里过夜,第二天才能回DC。只有底特律出发的往返票衔接得比较好。于是,改从底特律走。查了一下机票,要八千多,差不多是往年一家四口的机票钱了。朋友在那边查票价,敲键盘的声音通过电话都听得清清楚楚。过了一会儿,她说有一张五月三十一号的票,便宜一千多块,有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爸妈:今天是很轻松的一天。先是约好上午去DC汉服社给老大试衣服。还有一个月左右就放假了,毕业典礼在六月十四号,得赶紧给老大准备毕业礼服。传统上,女生穿一身白。什么款式都可以,裙装还是裤装都无所谓。汉服社的衣服有成套的,也有单品,尤其裙子可以和不同的上衣混搭。但是,那里的衣服都是带颜色的,就算白色打底的衣裙,也有大朵大朵金红线绣花。而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5-05 14:41:27)

爸妈:今天房子上市第一天,下午有人要去看。到了约好的时间,老三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中介找他,厨房里用来挡抽油烟机管道的装饰板掉了,要尽快去修。他带老大去参加学校网球队给毕业生的活动了,赶不回来。我懵了:不可能啊!挡板是粘死的,前两天我收拾厨房,擦洗柜子的时候都好好的,纹丝不动,擦油烟的时候很用力都没事。怎么说掉就掉了呢?无论怎样,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爸妈: 最近忙房子的事,天天心里乱糟糟的。有时候时间紧张,就把给你们要说的话先写个题目挂在那儿,回头再补。可是,等回头看题目的时候,却想不起要说什么了。都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我现在越来越像一条鱼了。做过的事说过的话,转头就忘。常常把手机顺手一搁,就找不到了。 今天就是这样。看到题目却不知道自己原打算说什么。仔细回想,但日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爸妈:前两天给学生教了一个成语:一干二净。英文翻译成completely。但这个英文词其实是中文“彻底的,完全的”,和一干二净有那么一点区别。书上的原句是:“他把我的生日忘得一干二净。”我又给她们说例句:“我把房子打扫得一干二净。”可是,在造句的时候,一个学生想说“我完全不爱你。”结果说成了“我不爱你一干二净。”乐死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爸妈: 说一件玩笑事儿:今儿孩子们吃完甜点要扔盒子,我一看,盒子底儿上零了一堆细小的碎渣,告诉老大抖到门口草坪上去。她们都奇怪地看着我,不明所以。老三为什么。我笑:给蚂蚁、小鸟、和别的昆虫吃啊! 老三摆手:千万别!会招蚂蚁。 我反问:把带糖的碎渣搁家里才招蚂蚁吧? 老三反对:盒子扔在垃圾袋里扎住,怎么会招蚂蚁?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爸妈:我说过我们小房子那里是有房屋管理处的。前两天刚收到一个通知,让刷洗房子外墙。你们知道,老美的民房基本都是木质,像搭积木一样搭起来的。为了保护木墙,外面会镶一层塑料板。日日风吹雨淋,塑料板就会落灰尘,长青苔,生霉锈。一般每年都要洗刷一遍,最晚也要两年洗一次。太久不清理有碍观瞻的话,房管处就会强制要求洗,如果拖过规定期限还没清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爸妈:人啊只要从事一项工作久了,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带点本行业的痕迹,即所谓的“职业病”。据说,老师的职业病是爱唠叨,惯于教育别人,好为人师。我自忖不是一个唠叨的人,在家里,这个角色是老三的。姑娘们老笑他像唐僧念经一样,一句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至于教育别人就更不可能了。在国内,老师之所以养成了“教育别人”的习惯,是因为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爸妈: 中国女排咱们是熟悉的。尤其是老一代中国女排。 当年女排拿“五连冠”的时候,我读中学。几十年过去了,那一届女排队员的名字还记得几个:“铁榔头”郎平,“天安门城墙”周晓兰,“怪球手”张蓉芳,队长孙晋芳,最年轻的粱艳,还有教练袁伟民。记得那年中国女排赢了国际选手联队的比赛,升国旗的时候,我激动得又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爸妈:国内公交系统发达,自由出行不是问题,小孩子也能独自去朋友和同学家玩儿。美国私家车普及,公交系统不发达,孩子在未成年之前基本没有出行自由。在美国,虽然各州能考驾照的年龄略有差异,但大体都是十六岁就可以开始学车,十八岁以后可以独立驾驶。这就意味着,只有年满十八,考到驾照,才有独自出行的自由。因此,拿到驾照算是即将成人的一个标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