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抄,日记,写小说,看画,如雪中有碳之况味。
城市的街道要有气质才有味。我家附近有业内知名的专业旧书店,还有私人美术展馆。
像我的瓦尔登湖。
重读《小团圆》,像读民国生活史。
去年最后一张留影(12月27日),淘到最想要的一本女性作家的书(12月30日)。今年翻开的第一本中文书。
回复去年最后一个留言。
[
阅读全文]
博主“苏桥西呀”,在海外原创论坛被叫“苏桥”,我跟之。“西呀”有种摇到外婆桥的感觉,我还是省略了。否则一篇写下来,岂不摇晕,以为是夜航船过苏州河的乍浦桥。
苏桥给我一个留言,我懂,鸡毛信送来,有情况。赶去一扫,手机上满屏血淋淋。我惊慌失措,这是苏桥的小院吗?一秋不见,盘丝洞里出了母老虎。
换iPad看,仍然友邦惊诧了,[
阅读全文]
202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千里江山图》,孙甘露长篇小说,2023年茅盾文学奖,一九三三年共产党地下党与国民党的一次较量,上海的前世“繁花”。小说《繁花》地下党那部分描写,电视剧里是没有呈现一点点“桃花赋在,风萧谁续”。我找来这部小说读,写这个书评,不是为了做一次“大外宣”小广播。而是我翻翻豆瓣网站的评论,觉得评论很泛泛,好[
阅读全文]
(五八年版来自老邻居家,带函套,八一版来自图书馆,铅笔字是图书馆写的。)
我看小D时,在我们美术馆后面的公园遇见带侄子荡秋千的法国厨师。我问他,最伟大的法国作家是谁?毫无悬念,他答波德莱尔。其实,我心底还给他选择雨果。那日回家,我倒要考考厨师长,最伟大的中国作家是谁?同样毫无悬念是鲁迅。
我想,他这个选择是有被动接受的,来自从小[
阅读全文]
(五月六日上午前院的Bluebell蓝铃花,令我想到电影里的蓝铃花。)
一
很多电影,看过之后,仅留下一两个镜头,如小时候坐在浦江游览轮渡,到了吴淞口返回。若干年后,重看,反复看,恰如出吴淞口,领略海阔天空。
TheRemainsoftheDay,1993年出品,电影里处处充满着二战结束后的大英帝国落幕时的落寞。好像原著石黑一雄把这付长日将尽的扁担两头重重地压在了霍[
阅读全文]
此读书笔记写于2018年3月11日。今日发在博客。我写读书笔记,爱记下读时的思绪。
隔了三年重读笔记,稍作文字修改。记得读过之后,2019年夏,读了《老残游记》。这本《回望》并不比《繁花》逊色,因为胜在材料翔实。有这样的父母,才有金宇澄这支写出《繁花》的妙笔。我每次回去,都会几次经过上海作协的巨鹿路,想到会不会和金宇澄迎面遇上。或者看见那幢洋楼[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