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禅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博文

禪園導覽
作者:澄海(台湾)
  佛教的經典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分解說的經教與非分解說的般若系。分解說是條理清晰,邏輯分明。我們平常的知識都是分解說的,佛教的經典也是分解說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得懂,可以抉擇,可以依理傳播。類如《楞伽經》,那是一部邏輯緊嚴的論述,《楞嚴經》說理層層入扣,又延請其他的菩薩說明親身印證的經驗,提供參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六、应酬、谈论,于道唯损无益
  末法时期,道高魔重,然亦无须介意,吾早视魔为同胞矣,彼实可怜故也。
感慨之言,正道出吾之隐忧。无奈“尽大地是个解脱门,把手拽伊不肯入”何?
应酬、谈论,于道唯损无益。今后宜:
少看书——“契理亦非悟”故。
多逸趣——让心轻松、喜悦,生趣盎然。
惜言语——多谈风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五、此事贵自信、自恳、自肯
  此事贵自信、自恳、自肯,方有圆满之日。若轻视、疑猜,负恩多矣。
此时,宜放下万缘,力求潇洒、超逸、自在、安祥为上。不则力未充,果未圆,不免“才一涉动静,便成颓山势”矣。恳望为法、为人、为上答四重恩,厚自珍摄,则好音徐奏,进境日深,乃必然事,夫何疑?
 (一九七九年七月五日)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余音缭绕
────《禅学的黄金时代》读后(五)
作者:澄海(台湾)

  如果跳开内心深蕴的老庄思想,吴经熊博士的确还有一双锐利的慧眼,他对埃默森(Emerson)的研究有相契的悟解,那份闪烁着宝珠光芒的自觉,埃默森用「最根本的自我」来描述:(同书,页205)

在我们研究了自信的理由后,便可以解释为什么由个人原始行动会引发了这种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活在现在这一秒”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三际不住,三轮体空。一秒钟的心如何,不难品味矣。
我辈当以弘法利生为家务,惟此际以确立自己为前提。己苟不立,立人则难矣。盼能不急不缓,毋忘毋助,只这样空空朗朗去。平常只“尊重真心”,时显真心,便是“本地风光”,便已尽“长养圣胎&r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三、理证与现证
  宗门之法须具两眼,一者自眼,“现证”是也;一者法眼,“理证”是也。苟缺“理证”,只是半截,难期究竟受用,亦不能为人,且不能辨人;苟无“现证”,堪能入佛而不能度众,以乏此金刚心不动境界故。“理证”者,佛根本智;“现证”者,佛心是也,亦即圣者安祥境界也。
曾一再嘱秘勿轻言者,非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不潇洒处也潇洒────《禅学的黄金时代》读后(四)
作者:澄海(台湾)
  以上三篇是以禅学来做基准的论述,如果就吴经熊博士的学养来讲,笔者更是满怀了敬意。他没有受过正统参禅训练,不仅关心禅学的发展,作了时间序列的研究,又满溢着睿智的思考与深邃的了解,把禅写得活泼起来,也把禅师的伟岸磞地跳出字面上,令人敬佩。
  他的论述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二、安住金刚心
  欣闻进境日新,欢喜何似!此乃水到渠成之理所当然,不则布大心法成妄耶?
惟此事初则时时走作,操之则存;继而似有似无,若存若亡;再继之则行坐不离,动静不二;终则深深内证,定慧圆明矣!此即所谓自内证、自受用、自己眼,亦名金刚心,以其不变易、不可摧故;亦名本地风光,天上界心而体现于实际人生故。
得此大不易,亦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一、破理障
  谈佛法,知多少皓首穷经,终未了事者,盖陷在理障不能出离耳。
直言相告,真实的必是原本的。试问,威音王前有甚事?有甚理?但只运粪出,切莫运粪入可也。何者是运粪入?心中但有所蕴,不论正邪、是非,俱名“金屑入眼”,俱不自在。昔悟“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了却凡心,即是佛心”十六字,当奉为座右铭,用净余识。盖&l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公案解开了是顿悟
────《禅学的黄金时代》读后(三)
作者:澄海(台湾)
  以心传心是事实,不是要将禅师的悟力传入学人的心中,那是夺舍,将力量占据了学人的心,学人失去意识的主宰,变成傀儡供他发法施令。
  传心是禅师以他的能量(般若)扫开学人心上的业障,让学人的本心露出来,是一种最直接、最迅速的见性法门。如果没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