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禅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博文
三三、“解悟”与“证悟”
  新机运正在开拓,一崭新的形势不会太久即将呈现,目前,我们只能“随缘”。
拂逆顺受,可以消业障,倒是为某一些人担心,因为因果是严厉的。
举凡大家公认,经我印可的,多属“解悟”,距离“证悟”还很远,真正亲证到清净之体,毕竟无身,才品尝到“唯觉无我”。悟的边境,要到真无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某某女公子学安祥禅,我乐于摄受,请代复函告伊:既学禅,当依《金刚经》及《坛经》;《坛经》力斥“尘劳邪见”,《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有所见,切勿妄言,亦无可喜,平常心视之为佳;若妄言眩惑于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耕云解惑录:《信愿行证》会后解惑--视频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xODk1MDUy.html
“信愿行证”会后解惑~一九九二年八月三十日讲于台北市
一、去掉我执,才会有真正的谦虚
  问:内心谦虚,行到极点,可否去掉我执?
答:谦虚与去掉我执互为因果,若是没有我执的人,他是真谦虚;有我执而又谦虚到极点,是假谦虚,那不是真的谦虚。因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一、简要之道,端在“自觉”
  学佛原非细事,苟非奋出尘志,切度生愿,厌生死苦,立真实志,下牛工夫,十九难成,徒成自欺,何裨解脱?
简要之道,端在“自觉”二字,其要义近似“不虑而知”。易言之,即是“唯觉无念”。
就法门言,《坛经》、《金刚经》极简明扼要,的是成佛不二捷径,只是众生自障心目,往往只作道理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十、解行相应,名之曰祖
  今人学法,率非志切突破生死,不知生死根源,谁复在意“本来面目”?是故道心敌不过人心,幻相常汩没真如,平时欲振乏力,临终岂得不为业牵?即使面呈今生离苦得乐之法,怎奈伊之乐不在此何?是故多见不耕耘妄冀收获,不修因奢求证果,不舍罪唯愿解脱,宁有此事?亦安有斯理?
初祖曰:“解行相应,名之曰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耕云导师讲词:牛的礼赞--视频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zNDMxMjY0.html
牛的礼赞~一九八九年元月廿二日讲于台北市
一、人生的理念
  活在相对人生中,一般人的共同理念和认知应该是:
收获必先耕耘,
成功须靠努力;
付出才能获得,
贡献方受尊重。
如果是反其道而行:
不耕耘,只要收获(甚至是你耕耘,我来收获),
不努力,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九、真归依处
  参禅,的确应参“涅槃堂里禅”,方抵得生死,只图口角滑溜,济得甚事?抑能改变什么?
今后凡所行履,莫离不二法门,便无退失之虞,亦唯秒秒安祥,是大福祉,是真归依处也。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七日)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八、善根发露
  十六日函及林玉英的信均读悉。
我很高兴林小姐发心恳切,才会如此相应。你应该了解,一个法的人格化的真实禅者,他的语言、文字都具有加持力的。对于一个具备诚敬信的人而言,会受益匪浅。林小姐很有慧根,恸哭一场已完成无相忏悔,殊为难得。今后当易于保有安祥,且只要保有安祥,便已拥有永不枯竭的幸福泉源,可喜!
伊等远道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耕云导师讲词:杜漏--视频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yNjM5NTM2.html
杜漏~一九八八年七月三十日讲于台北市
各位牺牲假日来参加聚会,非常难能可贵。我想各位都希望认识自己、净化自己,也都希望活得潇洒、自在、安祥。
 一、什么是修行?
提起修行,很多人都存有一份神秘感,认为此事不同凡响,是摆脱日常生活的一种特殊行为;实际上,修行是非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七、修行的次第
  修行的次第大略为:
离执——与法相应,外境不染。
去执——搜尽病根,永绝后患。
无执——全归不二,无我,皆我。
师、弟同心、同体,法无悟与不悟;悟即不悟,亦非无悟,恒保安祥,修学事毕。
(一九八七年七月七日晚)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