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闻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AnnMunro)5月13日去世,这是我最喜欢的加拿大女作家。
92岁,算是高寿。但是,一个你喜欢的人你尊敬的人离开这个世界了,你是不会用年龄来决定你的悼念之情的。这是一篇旧文,是我第一次读门罗小说后写的读书笔记。重发,纪念她。
《最难懂女人心》——
第一次读爱丽丝·门罗(AliceAnnMunro)的作品是在2009年[
阅读全文]
稀里糊涂混日子,蓦地发现,我在文学城开博10个年头了。
2014年5月8日我开始在文学城写文。其实,从上世纪末(多么遥远古老的开端!)我就开始浏览北美的中文网站,除了文学城,还有万维,还有留园,有些文章真好,至今记得有个作者“林达”,以书信的形式写了很多篇美国,很喜欢。后来林达把这些文字汇集出版,我毫不犹豫买了全套!
还有介绍林徽因的[
阅读全文]

前一段时间,网络上盛传一篇文章《吾妻之死》,作者是个带着三娃刚刚失去妻子的中年男人,大名乔嘉兰。
继而是铺天盖地对于文中所提事件的议论,从事发的加拿大传遍北美,又传回中国,又在澳洲欧洲英伦三岛的华人圈子转。总之旋风般地整个地球都知道加拿大有个村子叫温尼伯,村子有个姑娘叫“小芳”-——张敏。
议论的焦点先是诟病加拿大的医疗[
阅读全文]
这些年有两个词很流行——“渣男”“渣女”。泛指对婚姻对爱情不忠的男男女女。
无意中在网络上发现一则消息:加拿大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实行双方同意的非一夫一妻制。
啊?!
难道要一夫多妻制抑或一妻多夫制?
且慢。这五分之一的人赞同的两性关系大名叫“多角恋”——polyamorousrelationship。
新词,绕口,难记。
多角恋定义[
阅读全文]

大家还记得《蜗居》吗?那部戏捧红了张嘉译;记得《王贵与安娜》吗?那部戏林永健居然演一个老实敦厚的“乡下人”;还有海清和童谣联手以姑嫂形象出演的《心居》。这些脍炙人口的影视剧都是滕华涛——滕文骥的儿子,一个导二代的作品。
最近他又执导了一部40集长剧《城中之城》。于和伟、王劲松,王骁,陈瑾,。。。。一大把我喜欢的演员凑一起,[
阅读全文]

刚刚看到一则消息,说哈尔滨啤酒查出了致命毒素——
“近期,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选择》月刊对啤酒进行了检测,并发现哈尔滨麦道啤酒中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即呕吐毒素,简称DON),每公斤26微克。”
这本来就够惊掉国人下巴的,结果哈啤来个辩解声明,说这个批号啤酒只供应内地不供应香港。这番话无疑火上浇油,一下子把草民的忿怒点燃了:[
阅读全文]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1874年11月16日—1920年2月7日)。
维基上这样介绍——
俄罗斯帝国海军统帅、极地探险家。1916年晋升海军中将军衔并统帅帝国黑海舰队,是帝国最年轻的中将军衔获得者。1918年获得海军上将军衔。
度娘上这样介绍——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1874年11月16日~1920年2月7日),俄罗斯军事家[
阅读全文]

在网上意外发现俄罗斯2003年拍摄的10集电视剧《白痴》。
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名字太长,下面按俗称“陀爷”)的几大本小说还是很多年前的事情。说老实话,并不是每一部都看得很明白也不是很喜欢,只是觉得应该看。陀爷的人物都有一种病态一种畸形,让你爱不起来也恨不下去。这对于早年接受简单爱憎教育的我们来说,只好以一句“资产阶级趣味不可思议&rdq[
阅读全文]

近期还看了另一部关于体育的传记电影,韩国的《1947:波士顿》,写一位韩国运动员在波士顿马拉松赛跑获得第一,第一次升起韩国国旗的故事。也同样感人。
波士顿马拉松是全球瞩目的马拉松赛事,就比奥运会小一岁。韩国人居然在1947年就获得了冠军,这个真不知道。
且慢点惊讶,比1947年早10年,韩国人还拿到过奥运会马拉松的冠军,哇。。。。。
原来,1936年[
阅读全文]

感觉2024入围奥斯卡奖的电影都不错,整体质量高于往年。比如这一部《奈德》(Nyad)。
《奈德》虽然没有任何奖项入手,可也是值得一看的电影,何况还有我喜欢的朱迪·福斯特(JodieFoster)出演女配角。我觉得她比《留校联盟》的厨娘达明·乔伊·伦道夫(Da'VineJoyRandolph更有资格得最佳女配。
这是一部人物传记片,人物原型是十几年前多次横渡佛罗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