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确的方法?
老几
什么是正确的方法?《黄帝内经》里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老子说:“有无同出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是说,正确的研究方法,是要把表面现象与内在规律完全统一起来。
怎么样能够做到这一点?孔子说了:“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空空如也,是要你不能预带偏见,这样才能[
阅读全文]
小议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得失(一)
老几
近代对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系统研究,算起来大概要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开始。之前的有梁启超的《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其中对诸家学说的本身却没有详细阐述。有人说,胡适著《大纲》的初衷,就是想替梁启超补作这几章缺了的中国学术思想史。我看未必。胡适兴之所致,有论必出,无梁也会有胡。<[
阅读全文]
笑话:徐才厚怪罪世界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老几2014.7.5先说个笑话供周末一乐。徐才厚被抓,住高干监。无事,独自看世界杯。有狱卒路过,赶紧叫过来看。卒问:“我还有几个同事,能不能过来一起看?”徐连忙说:“赶紧叫来吧。”卒问说:“您一个人安静欣赏球赛多好,不嫌我来打扰?人越多打搅您似乎越高兴?”徐说:“你不知道。我才发现,与其[
阅读全文]
“礼”“仪”之辨老几华夏历史上号称礼仪之邦,然而“礼”“仪”是什么,如今能搞清楚的人却不多了。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鲁昭公去晋国朝拜晋平公。春秋时期,国家之间的迎宾仪式从郊劳开始,步步为礼,极其复杂。晋国在郊外举行郊劳,包括馈赠等一连串繁杂的外交仪式,鲁昭公都做得非常到位,居然一点都没做错。晋平公非常欣赏,[
阅读全文]
辨析“君子不器”的意义
老几2014.6.29
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在批林批孔的年代,这句话被认为是孔子轻视实践,四体不勤,无谷不分的证据。且不说作为伦理政治家,孔子一生都在一个生不逢时的社会不懈努力实践,就寻常粗活而言也是个好手。所以才有《论语•太宰》篇中太宰对子贡的感[
阅读全文]
被过度解读之“道不同不相为谋”老几2014.6.23道不同不相为谋,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汉语词典里面是这样解释的:“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通常人们一有不同意见,就用这句来结束争议。那么这是不是孔子的原意?答案:是也不是。这是个被过度解读的典型[
阅读全文]
观君子与小人有感老几2014.6.22君子与小人是儒家特定的说法,两千多年以来,在中国社会普遍被用来作为衡量一个人伦理道德的标准。曾几何时,被人称为君子是件值得高兴的事,而被称为小人则是耻辱。世事变幻,沧海桑田,如今人人不知不觉地争当小人,君子等同于伪君子。呜呼哀哉!人类社会是进步还是倒退,还真是难说。难说也得说。在孔子那里,“有教无类”[
阅读全文]
斯宾诺莎对笛卡尔上帝的反驳老几以前老几介绍过海德格尔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批判。那是从being的角度来看,或者用老子的话说,是海德格尔对笛卡尔“有”的批判。同样或者更加精彩的论战,则是斯宾诺莎对笛卡尔“无”的批判。笛卡尔的“无”是上帝,其所有理论和科学推论,都是从上帝这个“无”中生“有”的。人们常说,笛卡尔是现代科学的奠基者;更深入一[
阅读全文]
从“大贪官出身多极穷”看“公知”老几最近网络流行一个本子,受到很多追捧,题目是“极贫出身的坏人多,大贪官出身多极穷”。文章说“最近有官员贪污受贿判刑,在法庭哭诉他当年捡垃圾交学费博同情,希望宽恕,其实从经典潜意识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少年极穷的官儿最容易穷凶极恶的贪污受贿,狂嫖滥赌。”真是事实清楚,理论明了,总结的[
阅读全文]
一根筋与小国寡民老几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老几说:一根筋读书,能把人读死。什么叫尽信书?就是只信书,不信生活。人们对待中医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因为“科学”解释不了,所以中医的一整套理论与实践,在这些人眼里都是瞎扯。什么叫一根筋读书?就是只看字面,不究内容;只看正面,不看反面。对待老子的“小国寡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ldq[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