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09-12-15 05:51:31)
这个是茶轩网友提供的,如得一宝。
斯卡波罗集市
(译者不详)
问尔所之,是否如适areyougoingtoscarboroughfair?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parselysagerosemaryandthyme.
彼方淑女,凭君寄辞remembermetoonewholivesthere.
伊人曾在,与我相知sheoncewasatrueloveofmine.
嘱彼佳人,备我衣缁tellhertomakemeacambricshirt.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parselysagerosemaryandthyme.
勿用针砧,无隙无疵withoutn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09-12-14 07:29:01)
终于读完了《ToKillaMockingbird》,一共花了大概六七个晚上。这本书在图书馆续借了两次,看了开头几章之后就放下了,不是特别吸引我的那类书。但是在两个孩子的监督和图书馆借期的催促下,终于决定把其他的书放下,先读完这本给大小姐“交作业”。我仍然白天忙别的,晚上烤小点心,该还书的前一天晚上才睡眼朦胧地翻阅最后50页。
大小姐临睡前走到我床头,看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09-11-18 09:10:17)
最近的生活有点疲惫,心乱。书也不太看得进去。但是仍然同时在看两本书,只是看得慢,有老是看不完的感觉。其中一本《ToKillaMockingbird》已经在图书馆续借了一次,可是多出来的三星期里还是看不完,一个图书证只能续借一次,看来要换个借书证续借了。这其间,二小姐在图书馆网站上预约她自己的书,我下班路上出出入入去图书馆帮她取书还书,她已经读了十几本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2009-11-10 09:59:21)
认识晚霞是在“豆腐庄”,加入豆腐庄是因为网友过耳风。在豆腐庄里,我认识了包括晚霞在内的很多才华横溢的人,他们中间有人写诗,有人写小说,有人写散文,写评论,翻译卡佛。我跟这些人素未谋面,大家散居在世界各地,美国,德国,以色列,中国,也许还有其他的国家。每个人的年龄背景也不相同,有学英美文学的,有学德语的,有学法语的,有学哲学的,有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2009-10-30 10:50:34)
枝丫已经有一半开始光秃,凋零的秋天也开始要凋落了,寒冷的冬天就在眼前。阳光灿烂的金色秋天,风也不太冷。黄叶在地面上越积越厚,风一吹就飞扬起来。那些燃烧的枫树在晴空下反射着日光,叶子变得薄而透明。仿佛大自然在写诗。前一天下了一天雨,地面湿润光滑,好象到处都在反光。满地都是黄叶,安静的街道,人们穿着长靴,脖子上套着围巾,被雨水打湿的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09-10-26 07:54:42)
苗炜这个人我不认识,以前在网上碰巧看到一篇他写的《失败者咖啡馆》,觉得挺有意思,就去google上搜了一下,好象以前是《三联生活周刊》的执行主编。后来又找到了他的博客,有时去看看,多少能窥探一下国内文人的精神状态。以前还偶然看过一个女编辑和一个女编剧的博客,跟着看了一段时间,发现除了饮食男女,内容非常贫血,就不再去看了。今天在苗炜博客上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9-10-22 07:17:43)
我在读《日瓦戈医生》的时候,时常被书里盎然的诗意所冲击,联想到很多现在的小说,感觉现在的小说对普通生活场景的感受力已经越来越差。然后我回想自己生活中的某些场景,那些给过我感动的时分。那些普通的傍晚,有点象个乐器铺子一样的家,两把小提琴吱吱呀呀地响着,拉着不一样的调子。有时是一把小提琴,另一把小提琴换成了钢琴,还是不一样的曲子,不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09-10-15 07:07:29)
孩子们学中文,有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故事。可是不管怎样,还是要学写伟大的中国字!
1.语文加算术
中文学校的老师布置作业,每天写一篇日记,每篇最少五十个字。
小小木耳开始写,“昨天是情人节,我得到很多糖。我吃了三颗,很好吃。”不会写的字有“情”,“节”,“糖”,“颗”。问明白不会写的字填上去,然后开始停笔数字数。一共二十个字,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09-09-21 11:48:26)
出去度假,离开自己的常规日程一段时间再回来,感觉被短暂充了一下电。不过,我也发现,我最喜欢的还是哪里也不去,守着一盏灯,几本书,几个好朋友。秋天来了,晨雾也跟着来了,过些日子还会有早霜。早上上班的路上,因为公司离河边近,车子越开雾气越大,然后就想起青岛多雾的季节。很想就守在父母身边,我们各自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想他们了就回家,我理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09-09-17 06:08:52)
坐船去海上漂流到巴哈马的小岛之前,特意又读了一遍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人与海》的故事背景在古巴,巴哈马群岛在古巴以北,海域非常接近。本来想看海明威笔下的那一片海,可是他写的主要是人。《老人与海》,乐观主义者读来都是胜利,悲观主义者读来全是失败。我们终其一生艰苦奋斗,除了能够证明人在精神上的力量,其实最终一无所得。大游轮出发的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