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微风

明月清凉地,佳茗在握时。   淡淡微风起,停杯欲语迟。
个人资料
淡淡微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日本啊,日本(十三)利休之死  如果没有日本历史上堪称第一迷案的“本能寺之变”,丰臣秀吉怕是永远没有机会登顶。  没有织田信长开拓出的局面,历史上连丰臣秀吉这个人名都不会出现。  “超级大魔王”织田信长不死,他会安心在其手下做一个大名。  而千利休,大约也可以安享天年。  然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不只是他们没想到,以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日本啊,日本(十二)利休之死  回到千利休本身。    千利休不是简单的茶人,日本的朝堂关系也与中国后来那种纯粹的中央集权皇帝与臣子的关系不同,倒是有些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模式。  千利休出身大阪的富豪之家,不是首富也是前三吧,这给了他学习茶道的先决条件——无财不足以养道,培养一个爱好,尤其是特别花钱的爱好,没有实力充沛的经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日本啊,日本(十一)利休之死  本来不想谈千利休之死了。  毕竟是千古悲剧。  当然,如果没有这场悲剧,千利休也未必让我如此推崇,把他排在人类茶人第一,全面超越陆羽。  不只是因为他为了茶道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更是他以死诠释了茶道可以超越生死的境界。    我说千利休超越了陆羽,至少有四个原因:  一,千利休全面改造建立了一套茶道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日本啊,日本(十)千利休   千利休是日本的茶圣。   在我看来,陆羽算是茶道的肇始者,那个时代的集大成者,继往开来的大师,但是说圣吧,总觉得差了那么一点点儿——当然若论关于茶的贡献与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也就是说,陆羽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了,即使写了“大观茶论”的宋徽宗也不行。   但是,但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日本啊,日本(九)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当然也有很多阶段,很多类型。  开始自然是在学习中国模仿中国。  但是,从开始学习,他们就没有照搬照抄,就有自己的视角与思考,这是一种很厉害的学习方法。  其实直到现在,他们的山水庭院还有浓厚的中国园林的影子,比如潘龙松,比如木桥,比如水潭,比如石阶。  说实话,我对很多的中国元素没太多感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日本啊,日本(八)苏州园林
  中国文化的优缺点是个很麻烦的话题。
  国人不知道怎么整的,越来越奇怪,凡是负面的看法与消息,一概不愿意听不愿意接受,不管是科学还是历史,不管是客观还是主观——大约与有些人潜移默化的行为模式训练有关系,不展开了。
  在我的看法里,中国文化在几个关键处都没有完成向上一路,而是最终选择或者导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日本啊,日本(七)苏州园林,日本园林  谈枯山水,免不了要谈谈园林。  毕竟枯山水也是园林的一种,或者一部分。  其实日本有很多种园林,枯山水只是其中的一种,当然是我推崇的一种。他们也有普通一些的园林,尤其是那种有石有木有水等等各种中国元素的园林,或者说还处于模仿中国园林或者说非常明显由中国园林发展出来的那种。  当然还有一种处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日本啊,日本(六)枯山水   扯远了,回到正题,枯山水。   枯山水的奇妙,在于它处于一个奇妙的位置。   它既可以是山水画的延伸版,也可以是建筑的简约版。   ——我不知道中文世界有没有人提出,也不知道日本文化里有没有这个说法,如果有,就是书有未曾经我读,大家都是独立发现者。如果没有,那就是我第一个提出来,首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日本啊,日本(五)枯山水   崖山之后无中华。   据说是日本人说的。   很多人听了不舒服,但是从文化而言,确是的论。   宋朝是中国文化的巅峰,宋朝之后,虽然还有发展,还有变化,还有零星的光点,但确实乏善可陈。   这么说很多人不舒服,但是,如果换成“宋朝是人类文明的顶点”呢?   会不会感觉好受多了?   &mdash[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是牺牲早上一半儿的持咒时间絮叨,所以说到哪儿算哪儿。  我遇见枯山水的感觉像什么呢?  大概就是贾宝玉见到林黛玉的感觉了。  或者是段誉看到王语嫣。    感觉只是一瞬间,觉得一瞬间感觉的,却可能很复杂。  我学佛,从理论到实践,一直解决不了一个问题:下面呢?  ——不是纪晓岚遇到太监那个下面呢,而是后来呢那个下面。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