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啊,日本(十)千利休
千利休是日本的茶圣。
在我看来,陆羽算是茶道的肇始者,那个时代的集大成者,继往开来的大师,但是说圣吧,总觉得差了那么一点点儿——当然若论关于茶的贡献与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也就是说,陆羽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了,即使写了“大观茶论”的宋徽宗也不行。
但是,但是,还是差了那么点意思。
你可以说他是一个好的记录者,研究者,但是,很难说他有什么自己的成果与创见,尤其是壁立千仞那种造诣。
尤其了有了千利休的横空出世,两相比较之下,更是很容易看出来二者的风格不同。
所以,我一直说,中国只有茶文化,没有茶道。
与很多其他文化类型一样,咱们的文化系统在原创上,发展上很厉害,但是向上一路上,往往差了点儿意思。
而日本文化,在原创上往往差点儿意思,但是在继承上,坚持上,推陈出新上,在学习你的基础上深化提高再超越你这件事上,厉害的不得了。
只是个人看法,而已。
说几个千利休的小故事吧。
看看他是怎么样“禅茶一味”的。
深秋。
落叶飘零。
落叶满地。
露地。
千利休把儿子叫过来:去把露地打扫打扫。
儿子知道父亲的严谨,他不会允许一个满地落叶的庭院,赶紧去反反复复打扫,直到地上一片落叶都没有,又拿水冲洗了石板,干净的仿佛一尘不染。
他满意的看着自己的成果,觉得这一次一定可以得到父亲的夸奖。
父亲来了,严肃的面容似乎并没有那么满意。
儿子看着父亲的表情,惴惴不安的等待,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只见父亲轻轻点头:做的很好了,不过。。。
千利休走向一棵树,轻轻摇了摇,树上立刻有几片叶子落了下来,落在地上。
千利休满意的走了。
有一次,满朝达官显贵王公贵族组织了一次茶会。
主题是茶器。
大家倾尽所能,带来了自己满意的最好的茶器,琳琅满目,尽态极妍。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东西好,都希望自己的宝贝能够技压群雄。
现在只剩一件事:那就是等待茶圣千利休的出场,等待他拿出自己的宝贝,然后一一品评,然后一锤定音,决定谁好谁坏。
被千利休选定的,自然就会身价倍增,名扬全国。
奇怪的是,往日立身严谨,从不迟到的茶圣,这一次却迟迟没有现身。
直到大家等的不耐烦。
直到月上柳梢,一轮独明。
千利休才姗姗来迟,大家不由自主的看向他的手,看看他带来了什么东西。
没想到,千利休空手而来,身无长物。
有人暗暗窃喜,想必是茶圣觉得他的茶器不足以与自己的相媲美,看来自己有希望了。
只见千利休来到廊下,却不进屋,抬头看了看天空,就叫随从拿来一个水钵,又叫他去打来水,把水倒进了钵中。
大家东张西望窃窃私语,不知道千利休葫芦中买了什么药。
千利休作个手势,请大家到近前来,指向钵中。
只见钵中一轮明月,正倒映在水面之上。
当时的日本第一枭雄,掌握天下生杀大权的丰臣秀吉,听说千利休家中的牵牛花长的特别好。
于是就遣人去拜访,约好某日前往千利休家中赏玩。
到了日子,丰臣秀吉大张旗鼓而来。
到了院中,却惊异的发现,本来应该盛开的牵牛花,都不见了,干干净净,一朵都没有了。
而且,底下的土明显是新翻动过的,墙上的遗存明显是新痕,而且被水冲洗过。
丰臣秀吉勃然大怒,难不成千利休成心跟自己过不去,知道自己要来,却把牵牛花都铲除了不成?
这老家伙不想活了?!
丰臣秀吉压抑着怒火,穿过露地,走向千利休的茶室,那座二叠半的茅屋。
丰臣秀吉越走越气,越走越急。
到了门口,却还是不得不解剑,脱衣,除鞋,把衣物交给随从,亲自躬身,进入那只容一人的小小入口。
千利休想必已经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待自己前来。
如若不然,哼哼!!!
丰臣秀吉匍匐进入茶室,刚一抬头,要跟千利休打招呼,就见眼前瓶中,一枝牵牛花开的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