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2024 (111)
有读者抗议,说是来看湖的,湖呢?!
惭愧惭愧。
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要轮到湖,且等着呢。
那个,要不然这么着,我先放一张湖的照片,您先将就着。
在线写东西就是这个坏处: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本来想说的是,旅游要趁早,很多事情都要趁早,都要年轻的时候做。
做晚了不是就不好了,不是就不开心了,而是没那么好了,没那么开心了。
小时候喜欢过的玩具,小时候买不起,等你大了,随随便便可以买一屋子了,然后你看着那么多玩具,却一点点儿都高兴不起来了。
记得年轻时总结过四句话:故乡不可回,旧情不可续,往事不可忆——想来想去,只想起来三句,还有一句怎么都想不起来,临时凑一个吧,“旧债不可追”,这句我年轻时绝对说不出来。
风月无情人暗换。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虽然有暗戳戳的傲娇,却也是参透人生的。
我们没有趁早出名,是因为不想么???!!!
年轻时以为没钱做不了的,想着以后钱多了再做,效果会好的多,结果也会更加如自己所愿。
我估计,不会只有我年轻时这么想过,曾经这么误会过。
我不知道那时候的自己是自欺欺人,还是真的这么想。
如果说,我能给年轻人的一点感想和建议,就是千万不要相信这样的想法和托词,想做了赶紧,不要犹豫。要不然就会蹉跎了岁月,而不是后来惊艳了时光。
当然,我的文字,基本上不会有年轻人来读。
所以,我也只能苦笑着摇头,重复我们的上一代一样的动作和感慨。
所以才是年轻人嘛,懂的一定不年轻了。
我自己,就是利用这最后的斜阳的余晖,把需要精力体力的旅游目标,先安排了。
比如冰岛自驾。
还有什么,慢慢再想。
可以用火车邮轮等不需要多少体力那种,就放到十年以后再说。
很多地方,随着年纪的增加和身体的衰弱,就再也去不了了,只能放弃了。
比如南极洲。
曾经一度很想去,后来各种理由各种变化,一直拖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现在的我,已经放弃了南极的想法。
无他,实在不敢面对连续一两天的大风大浪。
晕船,实在是太难过了。
晕车,你还能停车缓一缓。
晕船,是无处可逃,只能死挨。
过德雷克海峡的挑战,对我来说,是令人生畏的望而却步。
年轻时,曾经跟随海关的缉私艇到公海去修浮标。
嗯,你没有猜错,在风浪的颠簸之下,我毫无悬念的晕船了。
虽然没有把胆汁都吐出来,但是,那个难受劲儿,我这辈子都不想再体会一次了。
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痛苦,明明一分钟都受不了的感觉,却只能硬扛几小时的绝望。。。
类似的经历,还有去西藏。
高原反应。
那叫一个作死。
在拉萨骑自行车瞎逛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天赋异禀,躲过了高原反应,偷偷沾沾自喜。
从嘉木错回拉萨还是去什么八公井还是什么井的路上,路况不好,一路颠簸,终于给我颠晕了。
然后就是我趴在最后一排倒气,那真是昏天黑地生不如死。
幸好趁着年轻去了。
要不然,放到现在,估计十有八九也是放弃。
自作自受,花钱买罪受,一定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