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到农村去老刚对时间从来都是算得很准的,到了北京站,正好开始检票。因为是软卧,所以也不用乘电梯上楼下楼,直接就从一楼大厅的贵宾入口处进了站台。上了火车,感觉立刻就不一样了。乳白色的灯光,柔和地洒在车厢里,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空调散发出的幽幽凉气,立刻把人们赶火车的疲劳和紧张消除了。厚厚的地毯,软乎乎的,走在上面,没有一丝声响。老[
阅读全文]
六月初的北京虽然不算太热,但也让人觉得到有些暑气了。老刚出了机场,轻车熟路,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家。见到父亲,老刚觉得父亲变化还不算太大。老刚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离休后,一个人有时来美国住几个月,大部分时间,雇个小保姆,自己在北京过。好在单位里的老干老部办公室也常组织一些活动,加上亲戚朋友常来看看,父亲也不觉得生活枯燥。老刚又特别[
阅读全文]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谨以此文献给有过和不曾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朋友。
威风堂堂进行曲.
(1)儿子高中毕业了
老刚的儿子小刚如愿考上了最想上的大学,如果这小子在大学里不像有的孩子那样,四年下来,换七八个专业,那起码现[
阅读全文]
已经上了大学里儿子每个星期天晚上大约7点钟的时候都要往家里打电话,可是上个星期天下午刚3点多钟,他就来电话了。电话里第一句话他就说,“J死了。”我们听后心里咯噔一下,随着不由自主地“呦----”的一声,半晌说不出话来。呆了半天,才问儿子,什么时候啊?儿子告诉我们,我刚刚收到同学的email,说是昨天。我们问儿子,要不要我们替你做点什么呢?儿子说,先[
阅读全文]
此文曾于2005年4月以另一个ID发表于文学城儿子的好朋友J的葬礼于星期一上午早上十点钟在离家不远的一家殡仪馆举行。来美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参加葬礼,而这第一次,不是一个老人,却是一个不到十九岁的孩子。儿子因为远在外州上学,不能前来。我和太太代表儿子前往。其实,即使儿子在加州能亲自参加,我们也是要去的。这大概是我们唯一能表达对一个好孩子早逝惋[
阅读全文]
幕启:文学城内的坛子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走廊”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现在,它的主业仍然搞原创,副业却改成了画画。。博客挪到右边去,专存写手的文章。版面也大加改良:一律是标准仿宋简体字,两边登着广告。版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均已撤去,代以妈妈乐富士阳健康锅,海洋钙离子水,花旗参,卵磷脂—[
阅读全文]
人艺演员演技的高超,靠的是对艺术的执着,生活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
当年排练时,老舍先生就要求演员们到胡同里去跟着那些小贩们。看他们是怎么说话,走路,吆喝的。以至在里经常配合剧情,出现小贩的叫卖声。康六卖康顺子的时候,就伴随着“高桩的柿子哎,涩了换咧”。“鮮菱角﹐哎嗨喲﹐老菱角”﹐再加上剃頭的音叉聲﹐這些凄凉的声音,更衬[
阅读全文]
里许多台词都是老舍先生和人艺的演员给我们留下的名句,让人越琢磨越有味道。戏是老舍先生50年前写的,人物是60年前到100年前的。可是这些人物除了太监今天看不见了,其他的人大概都还可以在我们生活周围找到。戏里类似的事,也还border=0>在生活中发生。让你觉着,这世界好象没前进多少。好多事情,你讲好多话也描述不清,套用一句茶馆的台词,你会觉得那么恰[
阅读全文]
此文曾于2005年8月以另一个ID发表于文学城北京人艺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简称,在北京更简称为人艺。听说今年秋天他要来美国上演他的拿手好戏。在此闲聊一些有关人艺的事.人艺成立于1952年,以演出京味话剧闻名。有人称他们善演“郭,老,曹”的戏。就是郭沫若,老舍,曹禺。其实最叫座的是老舍的茶馆,堪为人艺的颠峰之作。至今盛演500多场不衰。其他还有,,以及[
阅读全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戒网有难易乎?戒之,则难者亦易矣;不戒,则易者亦难矣。文化走廊有二网虫,其一少,其一长。少者语于长者曰:“吾欲戒网,何如?”长者曰:“子何恃而戒?”曰:“吾不灌水不回帖足矣。”长者曰:“吾数年来咬牙跺脚,赌咒发誓,旅游喝酒,健身爬山,读书看报,转移心境,相妻教子,以图戒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