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为什么顾城失了他的伊甸园?作者:郭知熠昨晚无意中翻看一些旧录像带,再一次看完了《顾城别恋》这部影片。看完后一直没有睡着。顾城,谢烨,以及英儿三人生活在新西兰的一座孤岛上,那里是他们的伊甸园(至少是顾城的伊甸园),那里也是顾城的女儿国。为什么顾城最终失去了他的伊甸园?顾城是一个充满了孩子气的诗人,他自然希望永远生活在“伊甸园”里。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7-03 17:57:16)
爱情“钓鱼论”作者:郭知熠前两天再读一遍李敖在《传统下的独白》里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张飞的眼睛”,是讨论爱情问题的。笔者一直有兴趣对李敖的爱情观进行考察。但又懒得去象别人那样,做很多研究后,得出李敖的整个爱情观,然后再一一剖析。姑且不说李敖是否有一个完整的爱情观,即使他有,也很难说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人老年时代的爱情观不一定比青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5-07-03 17:46:31)
爱情“钓鱼论”作者:郭知熠前两天再读一遍李敖在《传统下的独白》里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张飞的眼睛”,是讨论爱情问题的。笔者一直有兴趣对李敖的爱情观进行考察。但又懒得去象别人那样,做很多研究后,得出李敖的整个爱情观,然后再一一剖析。姑且不说李敖是否有一个完整的爱情观,即使他有,也很难说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人老年时代的爱情观不一定比青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郭知熠第1。3节柏杨评论厚黑学柏杨先生是台湾著名的杂文作家和小说家。原名郭依洞。不过,一般人恐怕对他的原名不太熟悉,他的笔名要比他的原名有名得多。他的杂文也比他的小说有名得多。提起柏杨先生,我们都会想到他的《丑陋的中国人》。其笔锋之犀利,着实令人佩服。也许他从李宗吾先生那里得到了某种真传也不一定。当然,这只是笔者的胡乱猜测。算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郭知熠第1。2节林语堂评论厚黑学林语堂先生是中国著名作家和语言学家。早年曾留学美国,得到哈佛大学硕士学位,而后又留学德国,获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林语堂又如何评价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呢?其结果竟大大地出乎于笔者的意料和想象之外!林先生对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看来这个林语堂先生一定是厚黑教主的关门弟子无疑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郭知熠第一章从厚黑学到超级厚黑学在本章中,笔者将讨论厚黑学自问世以来在海内外的影响。林语堂先生和柏杨先生对厚黑学的评价,以及他们对厚黑学之发明者李宗吾先生的评价。经过笔者的细致考察,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在本质上是错误的,因此厚黑学作为理论是并不成立的。但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因此而简单地抹煞厚黑学的重要性。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是仍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7-03 11:12:18)
千古奇书。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熔幽默,智慧和思想于一炉。人类历史,一书总览,千秋功罪,重新评说。推翻无数历史的定论,揭开英雄神秘的面纱。谁是谁非,谁真谁假,敬请阅读郭知熠先生所著的《超级厚黑学》。超级厚黑学是正确的厚黑学超级厚黑学是超越的厚黑学超级厚黑学是更刺激的厚黑学超级厚黑学是更完备的厚黑学超级厚黑学作者:郭知熠自序厚黑学自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6-28 17:41:01)
李敖靠什么出名?作者:郭知熠笔者某天与一位来自台湾的友人聊天,谈到李敖。这位朋友立即露出鄙弃的语调。她说,“李敖这个人,真不是一个东西。他就象一条疯狗,谁在台上就咬谁。”看了大陆某些读者对李敖的一些吹捧的文章,这位来自台湾的朋友的评论却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笔者不管李敖是不是“一个东西”,而她的话却与我对李敖的一个总体印象不谋而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5-06-26 11:01:00)
再为杨振宁辩护作者:郭知熠写了一篇《我为杨振宁辩护(打擂版)》,得到了“天涯人”(郭知熠对天涯网民的称呼,希望天涯有自己的特色)的回应。总的来说,反对我的比赞成我的人要多得多。这一点毫不奇怪。我也是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的。还是那句话,真理往往在少数人的手里。我爱真理,绝不盲从。我们既然爱真理,我们的讨论就应该心平气和。笔者还是建议我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6-23 20:11:55)
论爱情与虚荣作者:郭知熠有些时候真理是丑陋的。但并不妨碍它们也是真理。美丽的真理使我们快乐,丑陋的真理却教会我们如何思考。―题记我们今天来讨论爱情这个破旧的主题。这个主题这所以破旧,是因为它已经在那里几千年了。不过,几千年的说法还是欠准确。我看它与我们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自从人类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爱情这个主题就开始存在。这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