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墟

廣漠寒山碧海蒼天,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个人资料
冯墟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盖棺论定维基、百度、搜狗、抖音等在线百科,一概都没有何维凌的词条,空白笼罩着神秘。我决定一探究竟,给他写个传。8月份我获得对他的初步印象,以为他是邓家门客,只有四六开。9月读完他的《手稿》,参阅其他资料,印象大为改善,达到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这种印象完全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我跟他非亲非故。不夸张地说,邓小平时代的历史,如果缺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维凌往生,留下许多疑问。 谁给他解除监视居住,谁批准他出的国?我可以想象,他找过朴方。但他门路广,帮他的也可能是别人。 如果是制造的车祸,谁下令杀他,为什么杀他?当时在下雨,如果云知道…… 但我们可以展开分析。要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设问:如果维凌没死,他接下来会干什么? 他会带着小熊从墨西哥进入美国。小熊开始她在美国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维凌手稿维凌给朴方的紧急求援信(内容和扫描件见《引子》),肯定是收到了。信的内容表明,他在囹圄中也知道北京城发生了大屠杀。一个星期后,他可以打电话到公司,跟王正徳确认已被“监视居住”。专案组长林警官来自天津,来公司说可以派代表探视。他住在公安部密云水库招待所,监管越来越宽松。后来去看望他,都不需要批准,他可以写作、下水摸鱼。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9)
18日,谘先生正吃晚饭,维凌来了。对这次谈话,谘先生有完整记录: 何:朴方告诉我,老爷子决定要戒严了,你怎么看? 陈:老爷子主张改革开放功莫大焉。这次决定戒严,可能成为他一生最大的失误。 何:怎么说? 陈:中国不改革没有出路,改革开放是顺应人心、顺应时势的。但这次学潮,学生明明是爱国的,却被说成是“动乱”,不仅学生不能接受,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春秋无义战 发展组除派生三所一会,还衍生两家全国性报纸:《中国乡镇百业信息报》和《中国经营报》,两家民意调查机构:中国(北京)社会调查所和中国社会调查系统,若干家公司、包括维凌的中美联络处。三所一会下面,也有自己的出版物。成果丰硕。 六四一来,关的关,逃的逃。维凌在监视居住中,思索朋辈的风云际会。谘先生主张,朋友要经常更换。樊立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体改所时期发展组进入建制,谘先生出名了。众星捧月,他的架子和脾气又大了一截。但他对维凌总是尊重的。84年11月的一个夜晚,他给维凌打电话。维凌到后,他把门锁上。他得到通知,陪赵紫阳下去视察,一个月时间,“路上有机会谈问题。你看,该强调什么好?”维凌说,不能只靠一两次的谈话,要制度化,建议起用中青理论界,成立最高决策的智囊班子。谘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中国的人口是另外一个例子。人口跟经济密不可分,都是抓生产。 中共建政之初,一度鼓励生育。53年人口超过6亿,比49年多出1亿多。马寅初建议实行计划生育,57年开始受批判。64年人口达到7.23亿,69年突破8亿。在70年以前,中共实行的人口政策是放,扬言“人多力量大。”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 七十年代初中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最早上维凌家的,不只姜洪一人,还有他的搭档陈子明。陈子明是四五运动英雄,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80级研究生,学分子生物学,同时担任研究生院研究生会主席。80年他竞选海淀区人大代表,也当选了。 姜洪、陈子明想成立自己的组织,向维凌请教怎样协调内部关系。维凌答,不背后说人坏话,好事儿自己往后稍(shào)。维凌个人的原则是,深攻读、广交游、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宰相近侍 70年代末社科院马列所刚成立,他们的几位小年轻相当激进,由李银河和林春牵头,发起“圆明园聚会”,讨论《历史的沉思》组稿。李银河依然有颗年轻的心,林春现在是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荣休教授。 这是维凌文革后,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金观涛通知的,先到中关村集合,然后一起骑自行车去圆明园。一大群人兴高采烈,维凌的车后面坐着北师大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维凌说“太子党的要害是接班,”写到几位太子党人物。【《手稿》p.380】太子党有走秘书帮的,如耿飙秘书习近平、张劲夫秘书孔丹、宋任穷秘书秦晓;有走共青团的,如陈昊苏、何光暐、刘延东;有去地方的,如刘源、习近平后来、薄熙来。宋任穷在中组部当部长,81年安排陈昊苏和何光暐到团中央当书记。陈昊苏是陈毅长子,维凌对他和他弟小鲁印象还好。何光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