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墟

廣漠寒山碧海蒼天,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个人资料
冯墟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5-08-27 06:54:25)
八五年省歌舞团在县大礼堂演出。一位男演员表演火爆的流行乐,用普通话跟观众互动,到最后来了一句,“个落——日的!”家乡话里,阳具叫“落”,“个落日的”比领导讲话当中的这个那个都常见。有同学认出他来,在他们那儿插过队。九九年我听到他在电台接受采访,却是满口湖北民歌。大学毕业快离校的时候,系里老师轮番来宿舍,使出浑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5-08-25 14:33:50)

大连理工大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1年日本人建立的南满州工业学校。原址尚在,位于今西岗区中山路158号,曾是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所在,现为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 1911年,满铁会社聘请今景彦为校长,制定建校方案。3月16日,关东都督批准了满铁的建校申请。5月20日,学校招收77名学生,送到大连和抚顺工厂实习。9月1日,今景彦被正式任命为校长。1912年2月16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73年8月4日中共中央30号文件批准下发 国务院关于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 毛主席、党中央: 毛主席给李庆霖同志的复信,传到了全国。热烈地学习讨论中央21号文件,成为城乡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成为推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其他工作的强大动力。 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遵照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分析了大好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5-08-25 11:40:10)

中共中央文件
中发〔1973〕21号
中共中央通知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各大军区、省军区、各野战军党委,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领导小组、党的核心小组,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
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对李庆霖同志的来信作了重要答复。现将毛主席的复信和李庆霖同志写给毛主席的信,印发给你们,请印发至公社、街道以上各级党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简报:王小强西北来信
我社《未定稿》编辑室王小强同志和哲学所的陆学艺同志等,8月下旬到陕甘宁农村去搞调查研究。下面是王小强同志从甘肃寄回的一封信。
这些天来,我们在兰州和省委农业书记(李登瀛)、省农委、宣传部、社会科学院、市农委、《甘肃日报》、新华社兰州分社、兰州部队宣传部、省农民报、兰州大学经济系的同志,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5-08-22 06:33:55)
老家湖北的村子都不大,冯家河属于最大的,也才四百人,从北头走到南首不到十分钟,东西向没直路、也只需五分钟。全村都姓冯,只有一家姓吴,队长却是这家的,因为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吴队长一直当到共产党改朝换代、分田到户。吴队长一早在村里喊人出工,日复一日,也喊烦了,喊着喊着,就破口大骂。但队员并不都是新媳妇儿,也不心慌,大家踩着自己的脚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大工跟日本的合作非常深入而且多层次。大工与日本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涵盖联合办学、学生交换、科研合作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几个典型例子: 教育合作典范:中日国际软件学院 合作高校:日本立命馆大学 成立时间:2013年,经中国教育部批准 合作模式: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特色:课程融合、学分互认、双向打通的人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日本侵华,辽东是最早的沦陷区。1894-5年甲午战争中,日本占领了辽东,并通过《马关条约》取得辽东、台湾和澎湖。两国签订《马关条约》不久,德、法、俄三国迫使日本将辽东归还给中国。结果清朝向日本支付3000万两白银,在1896年重新接收金州(今大连)和旅顺。 1898年沙俄与满清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强租大连湾与旅顺港,租期25年。次年成立关东州,称旅顺港为&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读杨小冬先生写他舅杨炳章(1945-2020)的文章《舅舅走了》,写得好,讲了他的优点,但没掩盖他的毛病,跟我们了解的杨炳章吻合。中美之间有俩炳章,另一位、王炳章是革命家,这位杨炳章经历也不平凡。 杨炳章是山东寿光人。父亲杨绍震(1905-45)是抗日烈士,生前是八路军团政委。炳章有个好姐姐,杨勋(1932-)大他一轮。长姐如母,在他身上费的心血超过自己仨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25-08-13 17:48:35)
2005年左右,我们见到清华龚克副校长。席间有人问清华招生对教工子弟有无照顾,龚先生说没有。他改用自豪的语气,“全中国大概只有清华能做到,连北大都做不到,招生不照顾内部子弟。我儿子只能上北京理工大学。” 他现身说法,尤其可信。但我想他是指本科招生,习近平同志1998-2002年间在清华读的博士,当然他不算内部子弟,而且他优秀。 公司新招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4)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