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铁血襄阳》连载(176)
(2025-11-04 20:59:22)
下一个
第176章:吕文焕袭击蒙古军万山堡
万山堡,蒙古军占领襄阳北路门户边境的咽喉要塞。天刚蒙蒙亮,远处蒙军的犀角号已划破沉寂的晨雾。那尖锐的号声穿越山谷,像一把利刃刺破天际,激起海浪般的惊雷声。战鼓“咚咚咚”起伏不定,震动山峦,引得林间鸟雀惊飞、山林颤抖。
守卫在瞭望台的蒙古兵放下手中工具,抬头望去,远方的士兵铁甲整齐,缭绕在空气中的尘土似乎也在为这份威严而舞动。他们的身姿如林海般密集,仿佛宣告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浩劫。
与此同时,汉江水面泛起耀眼的银光,一支宋军水师悄然入水。水手们赤脚踩在跳板上,脚步声清脆响亮,迎风升起的狼头旗随风猎猎作响。老水手边系缆绳边大声喝道:“龟儿子们,稳住了!宋军那些艨艟,经得起我一撞!”
此刻,林间一阵轻微的骚动,“嗖嗖嗖”的黑影如黑云般掠过。蒙古铁骑,马裹羊皮,猩红的马鞍映衬着金属的光泽,轻如燕子掠过山林。领队百夫长勒马停住,低声催促:“都藏好了!待我鹧鸪一叫,便可杀出!”他的话语沉稳,却饱含杀意,马蹄轻踏泥土,像一只狡猾的蛇在等待猎物。
山林深处,蜀地新兵们瑟瑟发抖,躲藏在茅草丛中。老兵用手捂住他们的嘴,低声斥责:“瓜娃子!吕文焕的探子耳朵比狗还灵!”话音未落,一柄钢刀缓缓抽出,寒光一闪。伴随着一声轻响,几只山雀被惊飞,瞬间发布出这一方天地的静谧。
指挥台上,蒙古军大将伯颜昂首而立,牛皮靴发出沉重的“噔噔”声,踏过木制台阶。他的脸庞粗犷,眼中闪烁着战火与智慧的光芒。忽然,张弘范手持长刀,快步横在路上,将刀尖逼向李庭:“李将军,何必如此焦急?这新磨的刀,还未试血呢!”
战场上传来急促的哨声,一匹马疾驰而来,骑手满嘴血沫向伯颜禀报:“启禀丞相,吕文焕那厮……战船多得截断了江水!”马匹跪倒在地,发出沉闷的响声。
“把马圈腾出来,给宋军用!”伯颜冷笑着,指尖拍在地图上,“今日让他们明白,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如何破的!”他的声音如铁锤般沉重,却也带着些许挑衅。
旁边的蒙古军大将步鲁合答,手持羊腿,听完命令后,嘴角扬起一抹狡黠的笑容:“丞相高明!末将即刻去为宋军备‘谢礼’!”他的话语中满是仰慕与战意。
江风卷起伯颜的狐裘,他忽然转身,冷冷地看向身旁的李庭:“李庭!”他的话如雷霆般在耳边炸响。
蒙古军汉人大将李庭身穿战甲,单膝跪地,恭敬回禀:“末将在此!”伯颜将虎符拍在案上,沉声道:“带着你的铁鹞子,去为吕文焕……送终!”话音未落,战船“轰”地一声猛烈撞击岸边,江水激荡。
“传令全军,将马匹调至最高战备!”伯颜面色沉凝,他明白今天的战局已到关键时刻。
夜色渐浓,江底的铁索“咕嘟咕嘟”冒泡,似有一条潜藏的恶龙在暗处蠢蠢欲动。宋军的战船静静摇曳,似在等待一场决定命运的战斗。
而此时,江面上的蒙古军队已在密谋布置。他们深知,今日之战,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军事对决,更是一场谋略与智谋的较量。
“今日,让他们明白,空城计之所以能成,正是因为我们用兵如神。”伯颜低声呢喃,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
与此同时,宋军的主将吕文焕正调兵遣将,准备迎战。城中的百姓早已闻风而动,等待着那一场激烈的抗争。
此时,在真武山下,一轮烟尘渐浓,一蒙军千户巴图尔站在山丘的高处,眯眼望着逐渐逼近的宋军。那双狭长的眼睛里满是狡黠与轻蔑,嘴角挂着一抹森然的笑:“放这群南人进来,都装得像些!叫他们自个儿往布袋里钻!”话语虽轻,却如锋利的刀刃,直指敌人的软肋。
“嘿——”他突兀地一笑,咧开黄牙,眼神中闪烁出阴谋的光芒。身旁的蒙卒们听令,齐声应诺:“扎!”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行动,将战场的气氛拉向了最残酷的对抗。
片刻,荒野中传来阵阵惨叫,“宋军神威!逃命啊!”声音凄厉刺耳,仿佛夜枭哀鸣。哭嚎声中夹杂着马蹄的“哒哒”杂乱之响,像是一场绝望的旋律,回荡在空旷的天际。
此刻吕文焕与范文虎率领的宋军骑兵疾驰而来,铁骑如潮,挥洒着血与火的气息。远望之下,蒙军正如蝼蚁般溃退,纷纷惊叫逃散。吕文焕眼中火光闪烁,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仿佛已看到那份通往胜利的喜讯——“功冠三军”那御笔亲批的荣耀正向他招手。
范天顺扬起手中的长刀,刀鞘“啪”的一声拍在马屁股上,笑得豪放:“早说鞑子是纸糊的老虎!儿郎们,随我冲!”他的声音如炸雷般响彻战场,激起士气的火焰。
吕文焕也不含糊,挥舞旗帜,激昂高喝:“传令!斩一级赏银百两,擒敌将二百两!今日誓复万山堡!”他那声如洪钟的号令,随着迎风飘扬的战旗,激荡着每一颗战士的心。
“杀——!”伴随着一声震天的吼叫,宋军士气如燃烧的火焰,冲破了一切阻碍,四面八方的战士们如洪水般涌出,血与火的交响在空旷的战场上激烈奏响。烟尘升腾,犹如一条巨龙腾跃而起,冲天而去,将天际映衬得血色迷离。
战鼓“咚咚咚——”如雷贯耳,战士们的呐喊声中,铁蹄踏碎一切阻碍,那场景如同末日审判。狂风怒号,战旗猎猎作响,迎风飘扬,携带着士兵们拼死一搏的信念。
此时在万山边缘的蒙古军前哨已是一片紧绷的弦。远处的山峦笼罩在朦胧的薄雾中,空气中弥漫着战前的静寂。蒙古军千户扎刺亦儿伏鞍而立,他的眼神狡黠如狐狸,嘴角扬起一抹阴谋的笑意。“待他们全进了口袋,咱便演一出金蝉脱壳。”那笑意中带着几分狡诈,仿佛已看到敌人的困境。
忽然,箭囊“哗啦”一声碰撞,众骑士们嬉笑着抽动马鞭,鞭梢“咻”地破空而去。战马嘶鸣,蹄声如雷,带着无尽的冲锋之势,似要撕碎晨曦中的寂静。
宋军士卒满面尘灰,铁甲“哗啦”作响,奋勇冲锋,面对前方的敌人,他们不惧任何困境。然而,密林中隐隐透出寒光,弓弦“吱呀”缓缓拉紧,暗藏杀机。
正在马背上奔弛的吕文焕嘴角微扬,心中已预见胜利的荣光。他仿佛已看到御赐金带悬挂腰际,临安城中万人空巷迎接凯旋的盛景。胸中豪情激荡,他双目炯炯,“弟兄们!报国就在今朝!”他的刀刃在阳光下闪烁,发出寒光,“铮”地一声,似在豪言壮语中高昂。
范文虎扬鞭大笑,战意昂扬,“早该这般痛快!今日万山之战,明日直捣黄龙!”他挥动长鞭,鞭梢“啪”地一响,带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愤恨。
吕文焕刀指苍穹,刀锋泛起寒光,“兄弟们!为国而战,今日定会立下不朽战功!”他的声音如雷贯耳,士气如虹。
这时,黑压压的宋军如潮水般涌来,杀声震天。这片战场似乎已成为英雄血染的史诗。然而,忽然,蒙骑在林道中拐弯而去,铠甲兵器“噼里啪啦”地丢弃一地,众人只见人影凭空消失。铁甲坠地的声音、战马远去的嘶鸣,带着诡异的虚幻感,令人心头一紧。
吕文焕率数千精兵强将追击至万山堡前沿哨卡,宋军突然哑口无声。荒野中只剩秋风扫过枯草的沙沙声,寂寥得令人毛骨悚然。鸦雀齐鸣,乌黑的群鸟在树梢惊飞,黑影在空中划过,带来不详的预感。
老树的梢头,一只黑鸦“扑棱棱”惊飞,黄叶“簌簌”飘落,似在哀悼这场战役的败绩。此时,范天顺站在那里,四顾茫然,喉头发紧,担心与疑问交织在心头:“吕将军,这……鞑子莫非被吓破了胆?”
吕文焕则强作镇定,甲胦“叮当”微颤,心中暗自思索。他挥手示意全军:“全军戒备!敌人必有诈!”
宋军众将领齐声应诺,令旗在风中“哗啦啦”作响,战马不安地“噗噜噜”喷鼻,战场的气息骤然变得紧张而阴森。
此刻敌我之间的心理战已然展开。蒙兵的身影仿佛在虚空中若隐若现,令人难以捉摸。吕文焕心知此战不同寻常,敌人似乎在设局等待时机。
吕布文焕沉声对范文虎低语:“莫非那强悍的鞑子,其实已被虚张声势所迷惑?此中必藏玄机。”他的眼中闪烁着战术的光芒,决不让敌人轻易得逞。
战局如棋,胜负悬而未决。蒙古骑兵虽曾一度撤退,却在暗中布置伏兵;宋军虽占上风,却难以识破敌人的真正意图。
而在远处那片荒草丛中,似有暗影在移动,似有人暗中观察全局。此战,将决定万山之地的未来,也将牵动南宋阵营的命运。
吕文焕抚摸着腰间长刀,心念闪过:“兵者,诡道也。今日的迷雾终将散去,胜利终将属于我等。”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在向全军发出最后的战斗誓言。
战事继续,围绕着万山的阴谋与勇气交织,生死之间,谁能笑到最后?这场烽火连天的大战,将载入历史的长卷,成为后世永远传颂的豪情壮举。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