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说

轻松不失严谨,简单不乏深刻
正文

《第三种存在》壹IV. 变中不变

(2025-07-26 18:47:13) 下一个

第三种存在

壹、流逝的河

IV. 变中不变

「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楞严经》

时间是什么?它是飞奔的箭,流逝的河。孔子曾站在岸上感叹「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曾说「万物皆流、无物常住」【7】。时间是一条不停止的河,我们在河水中漂泊,波涛中起伏,我们自己和周围的一切都在流动和变化当中。更糟的是,凡是在时间中流变的,注定在时间中流逝。不存在青春永驻的身体,也没有长盛不衰的帝国。曼妙的女身、庄严的佛像、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角斗场,建造者当初殚精竭智,最后都成了断壁残垣。《楞严》上说「变者受灭」,这四个字乃是一条铁律。它揭示了万物的结局,同时也是在劝告世人,不要在感官的世界里寻找永恒,因为那里没有。


致敬佛陀、致敬赫拉克利特

有人读了这样的话,也许认为佛法是彻底的虚无主义。也许有人会说,信佛没有永生的盼望,面对宿命只能空发徒劳的叹息。若能静心坐上一会儿,且细心倾听《楞严经》上佛陀与一位老人的对话。这位老人是古印度一位国王,当年六十二岁。他把自己的身体比作行走的火把,在燃烧中缓缓化成灰烬。老人略带伤感的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叹如今「发白面皱」,身体好像冬天的枯枝,精神宛如昏昧的落日,恐怕很快就要与世长辞【8】。佛陀对老人说:「变白的是你的头发,变皱的是你的肌肤。你徒为身体的衰老伤感。但你可知,在变老的身体中有个不变的?」【9】。这个「不变的」是什么?后文自有分晓。

【7】柏拉图在《克拉底鲁篇》中引用赫拉克利特的话:「Everything flows and nothing stays」。
【8】《楞严经》卷二:「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9】《楞严经》卷二:「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