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说

轻松不失严谨,简单不乏深刻
正文

《第三种存在》壹III. 六尘之「相」

(2025-07-26 18:27:53) 下一个

第三种存在

壹、流逝的河

III. 六尘之「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在佛教经典中,「相」字出现的次数特别多。比如,在汉地流传最广的《金刚经》中,除了代词助词,使用最多的就是「相」【3】。我的讲述就从这个简单的汉字开始。

汉字「相」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它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眼睛望着一棵树【4】。眼睛代表感官,树代表感官中的事物。因此在佛法中,「相」字代表呈现在感官中直观的景相。比如,呈现在眼中的烟雨楼台、春花秋月;呈现在耳中的流水潺潺、鸟鸣嘤嘤;呈现在舌尖的美味,鼻端的清香,指尖的柔软,乃至浮现于脑海中朦胧的往事。这六种形式的「相」,在佛法中称为「六尘」,分别是「色声香味触法」【5】。除按感官分类,「相」还可按亲疏分为「自身」与「外境」。与自己形影不离的身体是亲近的,佛法称为「正报」;身外浮云般的尘境是疏远的,佛法称为「依报」【6】。这是「相」的另一种分类。为什么称为「报」?我们会在后文中细说。

在所有「相」中,「身体」离我们最亲最近,也是每个人最关心的「相」。从早到晚,我们花很多心思在它身上,用精美的食物喂养它,用华丽的服饰打扮它。而在所有身体中,年轻女性的身体最能引起感官的愉悦。特别是在夏天,女孩子的身体就像鲜花一样开放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倾倒着无数的众生。从古至今,从来都不缺乏对女性身体的赞美。古老的《诗经》上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相比古人,现代年青人的表达更加坦率,他们干脆把女人比成「菜」。这个比喻也许暗含不敬,但却是形象和贴切的,因为女人的确色香味俱全。

每一个夏天都是美好的,美丽的女子,孩子们的欢笑,总是令人流连忘返。遗憾的是,美好的事物总是经不起岁月的打磨。就像西方古老诗歌里写的:「时间摧毁了青春的娇妍,时间摧残了美人的眉黛」。当代人更直白的表达是:「岁月是把杀猪的刀」。无论雅俗,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是一致的。目前对抗时间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是美容,第二是美图,第三是假装忘记。除此之外,并无良策。

【3】《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全文5175个字,「相」字出现83次,排名第14。比「相」字出现次数更多的汉字是:须、菩、提、如、来、世、人、是、不、有、何、以、说。
【4】《说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相,做动词是仔细观察的意思,比如相面、相马。做名词指被观察的东西,比如手相、星相。
【5】相指六尘,根据在《金刚经》妙行无住分第四:「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6】《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二:「依者,凡圣所依之国土,若净若秽;正者,凡圣能依之身,谓人天 、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诸神、菩萨及佛」。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