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梦与念

开通文学城博客,记录日常的生活与遐想。
正文

空腔卫生与老年痴呆:清牙的深远意义

(2025-10-10 18:24:52) 下一个

我有一个很多年没有联系的朋友,前不久我太太和他太太忽然通了次话。得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我的朋友在美国大学里当教授,是位科学家。去年,这位朋友因为发现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症状,被迫提前退休。后来医生说,他的病情很可能与牙周病有关。朋友多年从不去洗牙,也从来没重视牙龈健康。医生怀疑,他长期的牙周病可能是诱发阿尔茨海默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这位同学有时候出门会找不到方向,甚至回不了家。他太太只得下决心带他回国做全口植牙。

听到这个消息,我既震惊又唏嘘。没想到一个平时思维敏捷、学术能力极强的教授,竟然会因为口腔问题走到这样的地步。其实,很多人都低估了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我们总觉得刷刷牙、漱漱口就算干净了,哪里会想到,一个小小的牙龈炎,居然能和老年痴呆、心脏病、糖尿病这些大病扯上关系。

据了解,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细菌感染。最初只是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后来发展到牙骨萎缩、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更麻烦的是,这些致病菌和它们产生的毒素并不老实待在口腔里,它们会趁着牙龈发炎时的毛细血管通道,进入血液循环,散布到全身。久而久之,身体的多个系统都可能受到影响。

这几年,科学界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牙周病菌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症有关。在一些病人的脑组织中,研究人员真的找到了常见的牙周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及它释放的毒素。这些细菌会引发脑部炎症反应,刺激一种叫β-淀粉样蛋白的物质沉积,从而损伤脑神经。这意味着,口腔里的细菌,真有可能钻进大脑里,造成慢性伤害。

从临床数据看,那些牙齿掉得早、咀嚼能力差的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得也更快。日本学者做过追踪研究,发现牙齿保留得越多,老年人的记忆力越好。可以说,“牙口好,脑子灵”不只是民间说法,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除了大脑,牙周病对身体其他器官的影响也非常广泛。最常见的就是心血管疾病。牙周病菌通过血液传播后,会刺激血管内膜发炎,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有研究指出,严重牙周炎患者得心脏病的几率比常人高出一倍以上。糖尿病患者更要特别小心,因为糖尿病和牙周炎是双向影响的,血糖高会让牙龈更容易发炎,而牙龈发炎又会使血糖更难控制。很多糖尿病病人花大力气控制饮食、吃药,却不注意洗牙,结果总控制不好血糖,其实原因就在这里。

牙周病还容易影响呼吸系统。老年人或卧床病人如果口腔卫生不好,细菌容易随唾液进入肺部,引发肺炎或慢性支气管炎。甚至还有研究指出,牙周病菌可能和类风湿关节炎、胰腺癌等疾病都有关系。总的来说,牙周病的危害远超我们的想象。

说到这里,我再说说自己在中国做种植牙的经历。其实我过去发过帖子介绍自己的国内看牙经历。去年年底回国时,我因为一颗牙齿松动,决定在国内口腔医院做根管治疗,然后安装牙冠。起初我也有些担心国内技术,但医生的操作非常专业,术前拍片、建模、诊断,一切都有条不紊。从治疗到安装牙冠差不多三个星期。后来临回美国前,我干脆又决定在右后下齿部种了两颗牙。此处我曾经在美国种过两颗牙,五年后脱落。虽然可以免费重植,但我当时对种牙已经信心全失。感觉这辈子缺这两颗牙也一样能活,所以那个位置一直空着。但国内的根管治疗让我重拾信心,当即决定重新种植两颗牙。今年五月,我回去把牙冠安上了。现在吃饭完全和真牙一样了。两颗牙种植费用1.1万人民币。平均一颗750美元左右。用的是瑞士的卓士曼钛合金钉子,德国牙冠。如果用国产或韩国产品,会更便宜。昨天看到一位网友介绍回国清牙的经历,认为国内的口腔医术近十几年有了惊人的进步。如果你没有美国的牙科保险,不妨回国的时候去口腔医院看看。

其实,口腔健康说到底是一种生活习惯的体现。洗牙、用牙线、注意饮食,这些小事看似琐碎,却能决定我们晚年的生活质量。牙齿好了,吃得香、身体强,连大脑都更灵光。反之,牙坏了,不仅咀嚼困难,连营养吸收和认知功能都可能受影响。老话说“牙好胃口就好”,现在看来,应该再加一句:“牙好,脑子也会好。”

我的这位朋友的经历让我再次意识到,健康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无法控制遗传,但可以控制生活习惯。每半年或一年洗一次牙,每天坚持认真刷牙和清洁牙缝,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可能就是我们守护健康、防止痴呆、延缓衰老的第一道防线。

2025.10.10 于美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Billzhou 回复 悄悄话 好恐怖。學習了。
感覺身體方方面面,好多破口,尤其過了70歲的人,疾病可謂防不勝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