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2.0 序言;2.1 桃花劫之一:死不瞑目;2.2 启蒙前的视力测试;2.3 桃花劫之二:前世姻缘;2.4 讲解桃花劫;2.5 桃花劫之三:命中注定;2.6 刘团长其人;2.7 桃花劫之四:欢喜佛;2.8 启蒙;2.9 爸爸和刘团长
1972年9月的一天,我家后街的梁伯(原名崔凤龙,化名梁子伯,简作梁伯)来我家做客。我听说他来自沈阳旁边的抚顺,很高兴。妈妈生气地给他解释说: “去年,百杨领家来个会算命的,说卢岩是和尚命,就给他和那人的女儿订婚了。他们家在沈阳,卢岩听说你和他们住得近,就高兴了。”
梁伯说:“啊!是这么回事,不过我看我和卢岩有缘!” 说着,他走进我,摘掉了帽子,指着自己的头对我说: “你看!你像我!我秃,你也秃,我叫大秃子!” 他转身对妈妈说:“以后,咱们就叫他二秃子!”
妈妈嚷嚷道:“他爸的小名儿叫三秃子!那不乱了辈份吗!你喜欢,你自己叫他二秃子好了。大姐夫!你看卢岩像谁?像我还是像他爸?”
梁伯:“嗯!这我得好好看看!我看像大肚弥勒佛!”
妈妈惊讶地说:“你也看他像和尚!?”
梁伯忙解释说:“我不懂算命!我只是说他那富态,胖胖的模样和姿势!”
我问:“妈!佛是啥东西?”
妈妈忙回答:“佛可不是东西!哎呀!你看我这嘴!还是让你梁伯给你解释吧!”
梁伯说:“让我想想怎么说。佛是从莲花出生的。”
我问:“什么是莲花?”
妈妈说:“他没见过莲花。来,妈给你画一个!”
我看了之后说:“是桃花!”
梁伯说:“桃花也行。”
妈妈嚷嚷:“桃花怎么行呢!人家的佛都是从莲花出生的,我儿子的佛长在桃树上。”
梁伯辩解说:“他长大了,自己就顺过来了;再说,确实有桃花也能生佛的说法。”
妈妈琢磨了一会儿,说:“好像是有桃花佛的说法,桃木楔子、桃木剑的。咱不说和尚了。卢岩!你梁伯当过兵,知道的可多啦!你让他给你讲个故事吧!”
我就说:“梁伯讲故事。”
梁伯说:“好!那我就给你讲个《桃花劫》的故事。”
常公是个孤儿,自幼在刘员外的药庄做长工。他自小就笨,书读得不好,长大了学做生意也老是出错,可是刘员外不但对他方方面面都很照顾,而且总是宽容包庇他,不追究他的过失。常公从小到大都没和刘员外见过面;他也常想见一见刘老员外,当面行礼致谢,却总是不逢事宜,被一些奇出不意打乱安排。
常公知道,这个刘员外为人古怪,常常外出云游,闲时在书房研究古书,不喜欢见人。另外,常公还知道,他身体不好,有一种什么,谁也说不清楚的怪病。
一天,刘老员外委托媒人向常公提亲,要把女儿桃花女许配给他。常公听说过,桃花女聪慧貌美、医术更是高明,给她提亲的媒人多到踢破门槛,就是不成婚姻。媒人给他看桃花女写的文章,讲她做过的事,还制造机会,让他和桃花女偶遇,有机会看看桃花女本人。常公看桃花女确实美丽;她写的文章层理清晰,妙语连华;她做过的事,件件妙算巧安排。常公觉得自己配不上她,就拒绝了。结果,后来他听说,桃花女也不愿意,还说他傻。
一些天后,刘员外又托媒人给桃花女和常公说亲,而且想尽办法劝说常公。常公最后说:“只要桃花女愿意,我就愿意” 。结果常公听说桃花女又不愿意。
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员外又托媒人给常公和桃花女说亲,说,这次,桃花女已经同意了。常公听说了,这段日子,刘员外和媒人们一直在劝桃花女,父女俩还因为这事吵架,就想:这是让我拖几天,好让她爸休息休息,乐呵几天,然后让我给拒绝了。常公就对媒人说:“那我就想想” 。过了几天,他告诉媒人:不同意。
就这样,刘员外和媒人们用多种办法撮合桃花女和常公的婚姻,旷日持久,就是不成。时光流逝,桃花女和常公都过了正常婚嫁的年龄。
2.1-2 死不瞑目
一天半夜,一个已经和常公成为朋友的媒人跑来告诉他:“也不知道咋回事!刘老东家像疯了似的!说,他不亲眼看见你和桃花女成亲入洞房,他死不瞑目。他还密密地让人在准备一个小内院儿,要把你和桃花女关在里面;不成亲就不放你们俩出来。我想,这是咋办事儿呢!得告诉你一声!我还发现他们知道我和你是朋友,派人看着我,所以我这是找机会偷偷地跑出来的。话说完了,我得回去了,看让人发现了。”
常公听后大惊失色,心想,“这事儿可不能这么办!那我不毁了桃花女一辈子吗!不行,我得走!” 当夜,常公从刘员外的药庄里逃走了。他怕刘员外派人抓他,就没回老家。
常公过着隐姓瞒名,到处流浪的生活。当然,他也需要生计,后来他在一家药店给人家当掌柜的。开始的几年,生意做得挺好,生意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后来,他发现有人在生意上跟他作对,去跟东家辞职。东家说:“现在,咱们的生意这么大,咱可以跟他们斗!我相信你,赔了,我也不怪你。” 常公说:“我不愿意和他们斗。实话实说,我怀疑对方和我以前的一位恩人有关系” 。东家对此事很理解,说: “这样!我不能勉强你” 。
常公离开了这家药庄,流浪到另外一个地方,又找到了一份药庄的工作。结果发生了和上份工作类似的事儿。他又发现有人和他在生意上作对,还是认为那些人和以前的刘员外有关系,就又主动放弃了这份工作。
就这样,常公换了一个工作又一个工作,他总是觉得有人和他斗争,不愿意还击对手,但是他的坏名声传播开了,找不着工作了。他就回老家了。
常公在临近老家村子的路上,遇到个信使。送信的人问他:“你认识常家庄常公不?” 他回答:“我就是!” 送信人说:“你老家的人让我告诉你,你爸爸过世了。” 常公心想,我从小就是孤儿,回答:“你弄错了!我不是你要找的人!” 送信人又核实了一遍常公的身份信息,完全符合,就又说:“你老家的人让我传达给你的消息是:你爸爸去世了。我只是个送信的,其余的,我不知道!”
对此常公觉得心里不舒服,感觉有事儿不对。到家后打听村里有没有别人也叫常公。他发现:没有。一连几天,他都觉得胸口闷。
2.1-3 桃花运
这天,常公去集市上散心。从远处,他就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算命的。常公从来不信鬼神、相面之类的。不知怎地!那天他就站到排队人的后面,想听听。
算命先生一眼就看见常公了,说:“排在最后的那个人着急!让他先来!前面的人等一会儿。”
常公说:“我不着急,我可以等。”
算命先生说:“让你过来你就过来!”
常公走到算命先生跟前,还没说话,算命先生就说:“这位相公,你知道不?你有了桃花运了!”
常公回答:“不知道!我还能有桃花运!”
算命先生问: “以前,你给人打工,有没有一个东家对你特别好,而你想见却从来也没见过他?”
常公惊奇地回答:“有啊!”
算命先生说:“他死了,而且是死不瞑目。”
常公一听,感觉头里“嗡”一下,天旋地转,五脏六腑都在移动。等常公镇静下来,他感觉胸口堵得厉害,像是压了一块石头,听见人群中七嘴八牙地说着:真是神算,一看就知道!不怪说他急!
常公转身就走。算命先生说: “等等,我还没说完呢!我看你是真不知道啊!桃花运来了,谁也挡不住,没有别的办法。你只能顺从你的那位老东家的愿望,赶快去他的家。即便倾家荡产凑聘礼,你也要聘得人家的闺女,拜堂成亲入洞房,你才能解脱此桃花劫。”
常公伸手摸兜儿,发现自己没带钱,就说:“我这就回去取钱,回来还你。”
算命先生说:“不必了,我不要你的钱。”
常公感觉奇怪,问为什么不要他的钱?算命先生说:“说实话!从你的面相上看,你活不过一百天。花死人钱不吉利!”
常公说:“多谢!日后有机会,我一定报答你。”
算命先生又说:“等等!路上,你一定要多喝水;喝水可以续你的命。另外,你一定要坚持走动;如果你倒下了,就可能再也起不来了!”
常公再次感谢,回家就收拾行李,当晚就上路了。
几天之后,常公感觉胸口堵得越来越厉害,肚子里叽里咕噜,胃肠蠕动有问题;皮肤上开始长疮。他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找井,喝饱了,再灌满两壶水随身携带,吃点东西就马上赶路。就这样常公日夜兼程,赶往刘员外的药庄。
听《桃花劫》的时候,妈妈忽然感慨地说:“我才明白过来,大姐夫!你这是给我讲故事呢。小卢岩怎么能听懂大人的故事呢!”
梁伯说:“这不一样嘛!都听。”
妈妈说:“那才不一样呢,这是大人的故事;小卢岩能懂多少。”
梁伯说:“他能懂一部分,但他能记住。等将来,他遇到这事儿的时候,就能想起来了。”
妈妈说:“他上哪能遇到这事儿;卢岩将来还能有桃花劫呀!?”
梁伯说:“我是说类似的事儿,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碰上什么类似的事儿,他就联系起来,明白了。”
妈妈说:“啊!我明白了,你是说他的头脑里,见识就是这样增长的。这样的话,他的智力开发得还快呢!那所有孩子都应该这样教。”
梁伯说:“别的孩子我不知道,但卢岩能记住。你看,他听的时候,一直盯着我看,一直在想。别的孩子,哪像这样啊!”
妈妈说:“我看你就是喜欢他;卢岩有啥不一样!”
妈妈趴过来看我。梁伯问妈妈:“你看他干啥?”
妈妈说:“你说他一直盯着你听,我看看他咋不眨眼地盯着你听。呃!可不是咋地!唉呀!得歇一会儿,看把孩子累着!”
梁伯说:“对对!唉呀!你看我这么大个人!换个话题,让卢岩歇一会儿。”
妈妈又回到东炕头补衣服,说:“大姐夫,你看某卢岩的眼睛是不是有毛病?”
梁伯说:“我看看!”他左右前后地走着,一边走一边看着我,说:“我没看出来有毛病。”
妈妈说:“我总想教他念那两个箱子上的毛主席语录;可他总像是看不见似的。前几天,我带他去参加个婚礼,我指给他看。他也看,可是他像似看不见似的。”
梁伯说:“是吗?我来试试。卢岩!往这儿看,看这字。卢岩!往这儿看,看我的手---。这可奇怪了!他就看不到。不知怎的,他的注意力不能往这儿集中(注,这是做肉眼通时,眼睛被蒙上了的症状)。”
世道变迁,刘员外早就搬回老家桃花村了。几经周折,常公被一个可怜他的车夫送到了桃花村的坟地。
在坟地,常公看了每一个坟的碑文,没发现刘员外的名字。他太累了,就在一个无字墓碑前坐下来休息。这时,一个披麻戴孝的女人溜溜达达地来到他跟前。常公赶忙站起来,问:“敢问这位大姐,这是谁的坟?”
女人回答:“这是我爸爸的坟。”
常公忙问:“能问问,你爸叫什么名字吗?”
女人说:“我爸爸说我不是他的女儿,害得他死不瞑目,不允许我在他坟前说他的名字。”
两个人就在坟前聊起来了。常公先讲了自己的故事;那女人也讲了她的故事。
女人说:“我出生,腿上就有桃花胎痣,所以人们叫我桃花女。我长大选夫很挑剔,找不到。我爸为我指定了一个丈夫,我们家药庄里的一个长工。他叫常公,傻乎乎的,我不同意。后来,我爸爸让人收拾了一个小院儿,他打算把我和常公圈禁在那儿,不结婚就不放我们出来。一天半夜,我制造了一个机会,让常公的一个朋友溜了出去,结果常公就出走了。我爸爸派人到处找他。几年后,我爸爸病重,我们就搬回了老家。没多久,我爸爸就过世了。”
桃花女说:“爸爸临死前对我说,‘你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命中没有丈夫,也享受不到作为女人的快乐,因此,我为你拘了个丈夫。你只有嫁给他,才能得到幸福。我死之后,有一天,会有一个人来我的坟前祭拜我。到那时,你拿着这两封信:一封是我的遗嘱;另一封是我总结一生所学所作而成的八个字。你让他猜这八个字。如果他猜到了,他就是你的丈夫。你就跪着请求嫁给他。’我爸爸递给这把匕首(如图2.3)而且对我说,‘他不同意,你就用这个自杀。’”
桃花女继续说:“多年过去了,也没人来拜祭他的坟。我也没心思嫁人了。前些日子,听说一个人在到处找个坟。我就让管家去看看怎么回事。管家跟着你,看见你晕倒了,就把你送到这儿来了。一会儿我派人给你送点儿吃的来!”桃花女说完,转身回村子了。
2.3-2 心病的治疗
常公觉得身上舒服多了,胸口还是很堵,在坟前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想:什么是刘员外一辈子做的事?他连想了两天两夜,没想出来。
第三天黎明,常公听见有人叫他的名字,像是他的父亲。这时那个人又说:“常公,你真的连我都认不出来了?” 那个人一边摆下饭菜,一边说:“你看我拿来的,都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 常公这才注意到这个送饭人是小时候照顾他,对他最好的粮伯。
粮伯说:“老东家在世的时候,后院儿做啥好吃的;他总想着让我给你送去一些。每次他都告诉我, ‘你就说是谁谁送的,别说我送的。’这不,都是你喜欢的,快趁热吃吧,暖暖身子。”
粮伯又说:“前天,小姐说你没病。我来给你送饭,我看你全身都是病。昨晚,我去我九舅家,他是这一带有名的郎中。我把你的情况跟他说了,苦苦地求他。我舅舅被逼无奈,就跟我说:‘这可性命攸关,不可以跟外人说。昨天,我们几个老郎中议论了常公的事。你们刘老东家是个有名的大善人,这方圆几百里的人都知道。可是,他对常公极不公平,致使他有性命之忧。死不瞑目这个诅咒的下法就是一辈子不断地对被诅咒的人做好事,而只求他一件事。那个人知道或者后来知道了下咒人的意愿,有能力办却没有兑现。等下咒人一死,被诅咒的人就受不了了,死不了也活不长。这个诅咒就没有其他的解法,只有顺解,就是按照下咒人的意思去做。刘老东家是个罕见的高人,由他来下死不瞑目这个诅咒,那肯定是作得天衣无缝。’”
粮伯又说:“我就奉承我舅舅:舅舅见多识广。我到底也没听明白常公的病因是什么?我们老东家让常公猜总结他一生所学所作而成的八个字,就常公那点儿文墨,怎么猜得着!你能不能给我说得简单点儿!我得听明白了,若不然,不是白来求您了!”
“我舅舅说,常公不也是个读书人么!他在刘公身边长大,他的学识怎么会差呢!”
“我说,常公是我看着长大的,他从小儿就笨,上学怕挨老师打,常逃学。老员外信任我,让我照顾他。我是偷懒,两头瞒着。我们老员外每次问我,我都说常公聪明,又勤奋好学,可是常公他从小就笨,也不好学。后来,刘员外让我把他喜欢的书借给常公看。常公看没看的,我都告诉他说, ‘常公非常喜欢,看了两三遍,都快会背诵了’。”
“我舅舅骂我, ‘你怎么这么办事呢!刘公的大事都坏在你身上了!’。”
“我说,九舅!你骂我,你打我也没有用。如果常公病死了,我不是枉为一世人么!那我也活不长了。常公他从小就心地善良,又孝顺,他怎么会得这种怪病呢!这不是有人陷害他吗!”
“我九舅立刻说, ‘这就对了!刘公死不瞑目;他和常公有父子之实。常公,他是大逆不道,自作孽,不可活呀!可是他又是被人陷害的。这就是病的所在。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你们家刘老员外将是身败名裂!难道连这你都不懂!那现在刘家监视咱们村子所有的人干什么!”
当梁伯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还解释,桃花劫原故事中,原著作者用道教,佛教,中庸,神说,鬼说等二十几种中国的古代哲学来论述常公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本书中,参见10.6 《治疗心病的原则》。
粮伯对常公说:“我就给我九舅跪下了,求他给想个办法。”
“我九舅说, ‘没想到,这事儿还把你给圈进去了。也是,这事儿出在咱桃花村,我们几个老郎中都感到沮丧窝火。这药就是昨天我们几个老郎中商量的结果。但是心病不除,常公身体上的病是不会痊愈的’。”
粮伯又说:“我对我九舅说,‘我们老东家是个饱学之士,他让常公猜八个字,就常公那点儿学问,他猜不着啊!依舅舅你看,那几个字是什么?”
“我舅舅立刻就生气了!大叫, ‘梁子伯!论辈分,我是你舅舅;论年龄,你还比我大两岁呢!这话你也说得出口!”
“后来,我舅舅解释, ‘老东家早年从师于太虚真人(注,亦作无位真人,即真如,自然法)学道,是太虚真人的关门弟子,独得真传。论师从辈分,他是我的师叔。我师叔布下的局,我来解,那我不是欺师灭祖么!不过从刘员外的为人来说,他不是个咬文嚼字,卖弄玄虚的人;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那应该是几个常见的字。’”
“我问我九舅,那我能为常公做些什么?”
“他说, ‘把你们刘员外让你背着常公,对他所做的事,全都如实告诉他!让他顺了刘员外的心愿,才是唯一的出路,否则,必死无疑。’”
粮伯又四周看了看,把参苓白术散(如图2.3-2)等内服外用的药交给了常公,小声说:“我得走了,若不然他们可能就再也不让我给你送饭了” 。
2.3-3 宿命通
常公送走了粮伯,一边流着眼泪吃饭,一边想,时而高兴,时而悲伤,时而哭泣,时而愤怒,时而悠闲。想着,想着,他就想起他小时候的事来了(注,这就是宿命通,参见第10章)。
常公自幼丧母,和有病的父亲一起生活。一天,他看见街上的小孩儿吃糖葫芦,他哭着朝爸爸要。他爸爸抱着他来到刘员外家的大院儿外,指着刘家的大房子说: “你和这家的大小姐有婚约,可是咱家穷哦!咱就不指望这门亲事了。爸爸有病,等爸爸不在了,你就到他家来。等你长大了,自己挣钱,到那时候,你爱吃什么就买什么!”
这时,常公想出了那八个字的前四个字:前世姻缘。
梁伯说:“凤玲!那当时,刘团长讲这故事时,还解释说,就在常公这么撕心裂肺地哭的时候,他的宿命通被激发出来了。刘团长说,人的记忆是与情感储存在一起的。宿命通(参见10.5 《宿命通》)就是能回忆起全部前半辈子的能力。”
妈妈说:“我明白了!我以前听说过。他想通了,回忆起了很小时候的事,发现了他经历中怪事的原因,所以他才能找出解决办法,得出宿命的结论。这么说,宿命论不迷信。”
梁伯说:“你听说过,好!刘团长说,从这故事看,常公的宿命智(参见10.7 《宿命智》)不是一直都有。刘团长还说,这故事有几个关键点,其中宿命通和诅咒死不瞑目,你们必须明白,否则,这故事就不是桃花劫故事了。”
2.4-2
妈妈问:“死不瞑目是怎么回事?”
梁伯说:“故事前面不是说刘员外用死不瞑目诅咒了常公么。当时刘团长讲,下这个诅咒就是一辈子不断地对被诅咒的人做好事,而只求他一件事。那个人知道或者后来知道了下咒人的意愿,有能力办却没有兑现。等下咒人一死,被诅咒的人就受不了了,死不了也活不长。刘团长说,这个诅咒就没有其他的解法,只有顺解,就是按照下咒人的意思去做。
妈妈叨咕:“被诅咒的人心里有愧,总想着是回事。”
梁伯说:“对!就是有愧。另外,刘团长讲,人死了之后,这个愧就不一样了,因为没办法弥补了,所以这愧的力量非常强大,以至于能让人生病,严重的,极端现象可能导致被诅咒的人急火攻心,猝死。”
2.4-3
梁伯说:“当时,刘团长还开玩笑呢!他说,你要是想给谁下死不瞑目这个诅咒,你得先知道他是否有宿命通。你一辈子对他做好事,他都记不住,那可是白费力!”
妈妈说:“说来都是知识!怎么看一个人是否有宿命通?”
梁伯问:“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妈妈说:“我想知道卢岩是否有宿命通的潜能?”
梁伯说:“啊!当时刘团长讲了很多神通。我们都听不懂。那时,我们还都没结婚呢!谁还能想着孩子!没人注意到这个问题。刘团长说,你们听不懂,我说你们听,听个热闹。你们不懂可不能给别人讲;给人家讲错了,那才害人呢!”
妈妈又问:“一共有多少种神通?”
梁伯回答:这个我记得,我是刻意记住的,希望将来也能懂得一两种。一共有7种神通:宿命通(参见第10章),肉眼通(参见第3章),天眼通(参见第12章),慧眼通(参见第16章),法眼通(参见第11章),佛眼通和漏尽通(参见第15章)。
2.4-4
妈妈说:“人家刘团长是念过大书的人!”
梁伯说:“那是!他在讲这故事时,说,在这儿,故事里用了中医理论,佛教理论,道教,鬼神说,中庸等二十几种理论从正面详细论述了常公的病因、病理、和治疗,都分析得透彻明白。他讲了一些,我不懂,讲不了。”
妈妈说:“咱就听故事听个热闹。即便你能讲,我也听不明白!这故事我听明白了。你是说,刘东家向常公陷害常公他自己。常公自己觉着有愧,后悔,就病了。我的理解,桃花女对常公特别有吸引力;这一个事儿就能让常公憋出病来。再加上刘员外对常公有养育之恩,常公不同意这婚事,刘员外因此病情加重,死了,所以,常公的心里矛盾重重,解不开心里的结,以至于生了病。”
第四天,几个掌柜的来看望常公,说:“实话告诉你吧!老东家去世的时候,我们都在场。老东家真是死不瞑目。他为啥死不瞑目?我们都知道!桃花女从小到大跟她爸宁;老东家说话,她就没信过几句。死不瞑目!还不都是担心她呀!守灵期限还没过,她就咬牙切齿地说: ‘我爸爸死不瞑目,都是让常公那个傻小子给迷的。’ 她发誓要整死你,派人到处找你。”
常公说:“谢谢几位老兄弟的实言相告,但我还是愿意留在这给老东家守灵,想出他的遗言。” 掌柜的们走后,常公就扑在老东家的无字碑上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想,自己从小就笨,书读得不好,常挨老师的打骂。长大后,我学做生意学得慢,老是出错。幸亏老东家的偏袒包庇,我才在努力的挣扎中学了些药剂学赖以为生。自从离开刘老东家,我是有家不能回,有苦无处诉,勉强能养活自己,到现在一事无成。刘老东家偏偏选择了我来照顾这个家,弄得商团分崩离析。哭着哭着,常公感觉到一股股暖流像温水一样从头顶流向全身,之后,他感觉心里身上又比以前舒服多了。
2.5-2
第五天,几个掌柜的又来劝常公:“刘老东家博学多才,是个罕见的世外高人,他的心思,我们怎么能猜得到呢!桃花女这人喜怒无常,面善心恶,没人能在她那里得到好结果。为她这样一个女人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值得。走!我们几个老哥们给你凑钱治病,咱们不用她桃花女了!”
常公说:“谢谢几位老兄弟的实言相告,但我还是愿意留在这给老东家守灵,想出老东家的遗言。” 掌柜的们走后,常公就扑在老东家的无字碑上放声大哭。他一边哭,一边想:是不是我真的没有那样的学问,想不出那样的词!?”
许多天中,常公的朋友们天天来劝他:“猜到了那八个字又会怎样?桃花女也不会按照老东家的意思做呀!你现在病成这样,她愣说你没病。自从你回来了,没人见她为你伤心。她还高兴了,闲着到后院赏花,还有心思去书房读书了。还有人看见她在花园里偷着乐。”
2.5-3
一天,在桃花村的礼堂里,桃花女正和掌柜的们议事,一个小伙计慌张地跑了进来,大喊:“不好了!新老爷在山上晕倒啦!”
桃花女厉声喝道:“住口!谁是你的新老爷!”
小伙计赶忙改口说:“新姑爷在山上晕倒了!”
桃花女大发雷霆:“你给我滚出去!让你看着他!是如果他死了,别让野狗把尸体叼跑了,我好有个东西给他修坟,披麻戴孝地为他守灵!”
一个掌柜的焦急地说:“大当家的!咱这屋里就你的医术最好,咱们得立刻一起去山上看看!”
桃花女果然是医术高明,捏这儿捅那儿,几下之后,常公就苏醒过来了。桃花女站起来就说“他没病” ,回村子了。
2.5-4
这天,几个掌柜的们又来到了常公的帐篷,说:“兄弟呀!这次我们不是来劝你的,是来向你告别的。你也知道,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生意不好做,咱各个药庄的生意都是一日不如一日,我们也得养家糊口。”
常公一听就急了:“你们都走了!大小姐咋办?”
一个掌柜的生气地说:“这我可真不懂!你自己的命都朝不保夕,还惦记着她!”
常公愣住了,叹了口气,不由自主地叨咕:“这就是我的命啊!”
那个掌柜的嚷道:“我可知道,你不信神、佛、鬼,什么时候你开始信命了!”
这时老管家火急火燎地跑来了,一边喘一边说:“我还以为赶不上你们了呢!”
掌柜的们对他说:“你不是不走吗!还来找我们干什么!”
常公问老管家:“你为什么不走?”
老管家说:“我发过誓!一次老东家哭着跟我说, ‘桃花女从小就怕孤单!我最怕将来她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就发誓说, ‘老爷你放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会陪在大小姐身边,跟她说话’。”
掌柜的们说:“那你还来干什么?”
老管家说:“我怕小姐偷偷地把老爷的遗嘱改了,我就抄了一份,用假的把真的换下来了。我也没地方保存这遗嘱,我信任你们这些掌柜的,想让你们替我保存。”老管家说着,把信交给了掌柜的们,又说:“我得回去了,小姐身边不能没有人说话。”
常公恍然大悟,说:“我猜到了!几位兄弟!大小姐是个爱面子的人,看在我的面子上,留下来多住几天。” 说着,他写了八个字:前世姻缘,命中注定。
妈妈问梁伯:“这个故事真好,大姐夫!你是在哪儿听来的?”
梁伯回答:“那时候,我还在部队里呢!一次上面的领导到我们基层部队检查工作。一个领导吃完饭就出来和我们唠嗑。他还跟我说话来着。他问, ‘你是哪来的?’ 我回答, ‘黑山。’ 他说, ‘诶!黑山!我知道!黑山什么地方的?’ 我回答, ‘大虎山。’ 他说, ‘我有朋友在大虎山,那谁和谁,你认识不?’ 我回答, ‘我是大虎山乡农村的;镇里没熟人。’”
妈妈奉承道:“大姐夫,你的记忆可真好!”
梁伯尴尬地解释说:“凤玲!这不都是家常话吗!那个刘团长看着就不一般,那走路,站着、坐着,一举一动,总是那么受看。当时,我们战士们都感觉很荣幸能看见这样的人。”
妈妈说:“我听说过,道骨清风!让人一看,就感觉清风拂面!”
梁伯说:“百闻不如一见,看了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注,这说明刘团长擅长“三千威仪八万四千细行”;参见16.2《离垢地》)。后来,他就给我们讲了这个故事。”
2.6-2
妈妈说:“大姐夫!你的记性是好。这个故事这么复杂,你听一遍就记住了!”
梁伯红着脸回答:“凤玲!不是!那时,我连主人公姓刘都没记住。是这么回事!当时,我们小战士都年轻,听了桃花劫后,就睡不着了。可是,大伙儿怎么努力,也拼凑不出完整的桃花劫故事。后来,团里面组织了几个人去军区学习讲这个故事。我又听了几遍,才记住这么多。”
妈妈羡慕地说:“部队里的生活真好!还派人去学讲故事!人家那几个人便宜了,还顺便到沈阳溜达了一趟。”
梁伯说:“后来我们唠嗑,问他们去军区,玩得怎么样?他们说,本来计划玩玩的,可任务完成的不好,没玩成。到那儿一打听,才知道,人家是东北军区文工团的副团长(注,即是本书中的刘团长)。接待我们的人还给我们看他的日程安排。人家要组织排练节目,还自己表演讲故事。他会见的人都是副师级以上,省长、市长什么的。我们几个一商量,还是回去吧,别给人家添麻烦了。接待我们的人却说,‘那可不行,刘团长对我们有交代,对待下级上访要有礼貌。若是他知道我就这么把你们打发回去了,非关我禁闭不可。你们先在这等等吧!”
“刚好刘团长送客人出来,看见我们几个,过来问是怎么回事。他得知我们想学讲桃花劫故事,非常平易近人地说:我讲的故事中,有几个我特别喜欢;《桃花劫》就是其中之一。有人喜欢《三国演义》,有人喜欢《红楼梦》,我就喜欢这部《桃花劫》。我小时候看这故事书的时候,看了好几遍。那时,我认为《桃花劫》就是天书一部。今天晚上,我在XXX表演讲故事。本来我计划讲YYY故事,我就改讲这个故事好了。你们先去听听,再做点儿笔记。明后天,咱们再一起研究如何讲这个故事。”
“刘团长给我们开了个学讲故事的学习班;还有从别的部队来学讲这故事的。这故事非常复杂,我们学不明白,刘团长就给我们改故事,还排练。学讲这个故事,可把我们难为坏了,学不会。”
2.6-3
妈妈说:“听了都说好!”
梁伯说:“是呀!而且见过他的人都赞扬他。他们别的部队的人说,刘团长在他们那里讲故事时,人们是陆续到场的。他一边讲故事,一边安排人坐在地上。随着人数增多,他把现场的人安排坐得像似个八卦图(如图2.6-2)。他就在那个八卦阵里一边走,一边讲。人们问问题,随问随答,声音大,吐字清晰,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多少人发问,人家就是不乱。”
“凤玲!人家回答问题,谁问的,就回答谁。转回头继续讲,不重复。比如,刚才我讲到哪了,人家没这事。刚才讲到哪儿,他就从那一句的下一句开始(注,念无失,参见15.1.3-3 《十八神佛不共法》)。”
妈妈赞叹道:“少有,真是个奇才!”
第二天清晨,常公和掌柜的们,还有村民们,都来到了桃花村的大堂上,进行宣布遗嘱仪式。桃花女拆开那八字嘱托的信一看,常公猜对了,就说:“那我去把遗嘱取来。”
人们在大堂上等候着。祝管家着急了,走到常公身边小声说,“假遗嘱,我也怕她改呀!” 掌柜的们都觉得有道理。就由祝管家领路,大伙儿一起去后院看看。
进书房时,人们闻到了烧纸的气味。桃花女正在那里看遗嘱呢!看见人们都来了,笑着说:“我就是想先看看我爸爸的遗嘱,让大伙儿等着急了!好!咱们就回大堂吧!”
祝管家拽了拽常公的袖子,小声说:“就在这里宣布遗嘱!” 一个掌柜的听明白了,说:“大当家的!人们都在这儿,咱们就在这里宣读遗嘱吧!”
桃花女笑着说:“着急也不差这一会儿,我觉得还是大堂里显得庄重些。常公!你说呢?”
常公说:“我也觉得大堂里多些庄严,那儿还有很多族里人等着呢!”
回大堂的路上,祝管家拉常公到了一边,问:“进屋时,你没闻到有烧纸的气味?”
常公回答:“闻到了!”
祝管家说:“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她造了份假遗嘱,把老东家的遗嘱烧了。等我们回到了大堂,她写的遗嘱的墨迹就干了。”
常公回答:“老东家立的遗嘱,女儿要改。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祝管家听了之后,跌倒了,说:“这和我有关系呀!我给老东家当了50年的管家了,连他的遗嘱都保管不好,我死之后,怎么去见老东家!常公!你得帮帮我!”
常公对他说,你这么办,这么办。
他们俩回到大堂时,人们都在等他们呢!桃花女问常公:“你看由谁来宣读遗嘱?”
祝管家自告奋勇地说:“如果大伙儿都信任我,我愿意代表刘公发布遗嘱。” 人们都认为祝管家确实是代表刘老东家的合适人选,就由他来宣读遗嘱。
根据遗嘱,刘老东家的全部财产都由常公继承;桃花女和常公在刘老东家的墓前举办裸体婚礼。当祝管家把遗嘱交给族里人进行核对时,人们发现遗嘱上写的和祝管家读的不一样,问祝管家是怎么回事?
桃花女听得清楚,看得明白:祝管家并没有按自己写的读,他是背诵了刘老东家的遗嘱。羞愧难当;一切都和爸爸说的一样,自己身边连一个值得信任的人都没有。“你活着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死了呢!” 桃花女想着父亲说的话,真的就拔出了那支金刚降魔杵,要自杀。
常公早有防备,一把就把匕首夺了过去。桃花女一愣,怒从心头起。正在这时,人们听“噗通”一声!原来是祝管家一边跪下,一边放声嚎叫:“老东家!我对不起你呀!大小姐!我对不起你呀!”
大伙一看,急忙问是怎么回事?祝管家爬到桃花女面前,抱住她的腿,一边哭一边说:“大小姐呀!都是老奴对不住你!”
桃花女惊奇地问:“祝管家!你这是干什么!有话站起来,慢慢说。”
祝管家说:“你不原谅我,答应我你不自杀了,我就跪死在这儿。大小姐死了,我也不想活了!可是我又不能死,我没脸去见老东家!”
人们劝桃花女,你快说呀!祝管家这么大岁数了,这样跪着,成何体统!俩人僵持了一会儿。桃花女过了气头,还有了个台阶,答应原谅祝管家,不自杀了。
人们问祝管家:“到底是咋回事儿?你不说也没人明白呀!”
祝管家说:“我怕大小姐看了真遗嘱,自杀,我就写了份假遗嘱,把真遗嘱交给大掌柜的们保管了。”
大伙儿就问大掌柜的们:“真遗嘱在哪呢?快拿出来吧!”
族人核对遗嘱,确认那是刘老东家的手迹。常公提议:“把这份假遗嘱烧了吧,别让祝管家为难了。”
掌柜的们问桃花女:“大当家的!这事该咋办?”
桃花女多聪明啊!一看一听,全明白了,说:“那就全权交给掌柜的们看着办吧!” 她站起来,回后院儿了。
掌柜的们一商量,这事儿性命攸关!该来的都已经在这里了,立刻举行婚礼!
2.7-2 裸体婚礼
当天,所有人都到山上去了。常公和桃花女在坟前当众裸体结婚。当他们俩在刘员外的无字墓碑前一拜,人们就看见刘员外的坟呼呼地向上冒青烟(如插图2.7-39)。人们雀跃欢呼:吉祥!吉祥!吉祥!吉祥!
什么是吉祥?老话儿有说:有些是旧的,有些是新的,有些是借来的,有些是青的!
什么东西是旧的?那无字墓碑是古代上帝的墓碑,世界上的许多文化中有这个传说,没人知道它有多么古老了。
什么是新的?古老的无字墓碑又有字显现了;这个《桃花劫》故事是新的。
什么是借来的?观众和读者的眼睛是借来的。刘员外在遗嘱里留下话儿:我要让常公和桃花女在我的坟前裸体祭拜我,让在场的观众和《桃花劫》的读者代替我来笑话这对儿不孝的子女。
什么是青的?那青烟!青是泛绿的蓝色,是常寂光天(即是插图2.7-2的无所有天,即涅槃)的一种常,可以代表上帝。
那火是什么?火是他们俩各自三岁之前的记忆(即图2.7-37下的那俩孩子)。那记忆类似于人脑思维机制中的随念自我,中华文化中称作福,亦作大力神。福在佛教中称作儒童(梵语摩纳婆)和人身果(即神身天,如图2.7-8所示),印度教中作婆罗门,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古埃及文化中称作亚伯,日耳曼文化中作马格尼,墨西哥文化称为灵龙。此法力量强大,尘世间无有能敌,是他们俩之间斩不断的联系,所以古人说他们俩熔合了。
妈妈叨咕:“这故事真好!情节好,教育意义也好!大姐夫!你可不知道,某家卢岩可宁了!他要是认上点儿啥呀!那打死他也不回头。这事儿有好几次了。我和百杨都愁坏了,这孩子长大能成啥样!卢岩!你听见没!你要是总那么宁,将来你结婚,就得像常公和桃花女似的,光屁股结婚。大伙儿都围一圈看,还喊, “喂!真不害臊!鼓掌!羞!羞!” 妈妈一边说还一边比画。
我爬到一边去了。
妈妈转向我说:“我非得让你记住,还得明白!你宁一次,你就离光屁股结婚近一次。光屁股结婚,看你羞不羞!”
梁伯看着我说:“凤玲!别说了!你看卢岩都要哭了!”
妈妈看着我要哭的样子说:“真哭啦!?哎呀!这不说笑话呢么!你看,整地跟真事儿似的。某卢岩不哭,某卢岩是好孩子!”
这时,爸爸下班回来了,进屋就问:“啥事儿整得跟真事儿似的?”
妈妈说:“你看你儿子!你问他。”
爸爸和梁伯打了个招呼就走向我。我爬到我爸的怀里就哭了。 “告诉爸爸,咋回事?”
我一边哭一边说:“他们都说,我将来得光屁股结婚。”
我爸就生气了,向妈妈大叫:“这是啥话呀!咋还说起这话了呢!”
妈妈也生气了,说:“大姐夫!你看,百杨,他就跟我这样,动不动,就骂我!”
梁伯说:“凤玲,你不说话!百杨就不生气了。”
我爸和妈妈大吵大叫了几句之后,转过来对梁伯说:“大姐夫,你看凤玲总跟我这样!话还没说几句呢,就跟我吼。”
梁伯说:“百杨,你不说话!凤玲就不生气了。”
妈妈对我爸说:“你先对我喊地!你是啥意思?”
我爸觉得不好意思了,就向梁伯道歉说:“大姐夫!你看我没这意思;我就是说话声音大。”
梁伯说:“没事儿!你俩这样,我都知道。我们讲完故事,跟卢岩开玩笑呢!结果卢岩就当真了。”
我爸就找借口说:“哦哈!是这回事儿!你看,我拿回点儿东西,我去取来。” 爸爸说着,出去了。
梁伯过来哄我不要哭。几句话后,妈妈出去厨房做饭了。接着,他们俩在厨房又吵起来了。
2.8-2启蒙
梁伯对我说:“卢岩,跟着我说,‘爸,你不说话,妈妈就不生气了。’”
我跟着说了。
梁伯又对我说:“你给梁伯再说一遍:爸,你不说话,妈妈就不生气了。”
我又重复了一遍。
梁伯又对我说:“你给大姨父再说一遍。” 我就又重复了一遍。
他突然站直起来,“咻” 一下,从我近前后退,进了里屋,又出到屋地的中央,板着脸,看了我一眼,向在厨房做饭的我爸妈大声说:“我说!” 然后他以跑得速度大步走了出去。
注2.8-1,上段的描述就是启蒙的过程,就是他又做了一遍去年刘团长给我蒙眼睛的动作。这就部分地治疗了我的婴幼儿神经发育失调症。治疗的原理参见10.6 《治疗心病的原则》。蒙眼睛的过程参见第1章中注解1-2部分。肉眼通作法解释参见3.1 节。
2.8-3
在厨房里,妈妈大叫:“这是谁呀!”
我爸在烧火,说:“你以为这是市场上呐,还这是谁!哎呀!是大姐夫!生气跑了,快追!”
回来后,妈妈说:“他好像没生气,我看他还笑呐。”
我爸说:“笑得半真半假,等吃完饭,咱真得去他家唠唠。” 我爸进屋看见我,吃惊地大叫:“唉呀!卢岩咋这样了呢?”
妈妈也进来了:“是呀!这头发都站起来了。嗨!人家都以为咱俩在打架呢!”
我爸说:“以前咱俩打架,卢岩也不害怕呀!”
妈妈说:“那也是让咱俩吓得。我去做饭;你安慰安慰他吧。”
爸爸把我搂在怀里,说:“爸和妈没打架,就是说话声音大了点儿。”
我说:“爸,你不说话,妈妈就不生气了。”
我爸弯下腰看着我,问:“你说啥?”
我说:“爸,你不说话,妈妈就不生气了。”
爸爸转身就出去了,说:“我说呀!你都不如个孩子懂事儿!”
妈妈大叫:“啥!” 这俩人就又吵起来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进屋来了,对我说:“你刚才跟你爸说啥来着?你要是撒谎!看我打你不!”
我被吓得不出声了。
爸爸说:“被你吓的,等会儿再问。”
过了一会儿,妈妈在门口突然大喊:“哎呀妈呀!小卢岩疯啦!”
我爸跑进来,在屋里转了一圈,回身抱住了妈妈,说:“卢岩挺好的,小孩儿不会疯。”
2.9-1启蒙后的视力测试
妈妈说:“刚才,我看他在看箱子上的毛主席语录呢。我想,‘他咋还看见箱子上的字了呢!’ 他发现我来了,看我,像似根本不认识我似的。”
我爸说:“他看箱子上的字,有啥奇怪的!”
妈妈说:“他以前看不见。今天下午,我和大姐夫都试验两回了。”
我爸说:“这我还真不知到;我试一试!”
爸爸指着箱子上的字或者箱子上放的东西,我都能看清楚了。爸爸说:“你看,卢岩的眼睛没一点儿毛病。你是出现幻觉了。你休息一会儿,我自己做饭。”
注2.9-1,启蒙后,我的视力恢复正常了。
妈妈自己站在左边的箱子旁边发呆。
我说:“妈妈不生气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笑着问:“卢岩,你刚才说啥?”
我说:“妈妈不说话,爸爸就不生气了。”
妈妈就走向厨房,说:“这回,我听见了。卢岩不傻!卢岩懂事儿了。”
两人说了一会儿。妈妈说:“我再试试。” 就进来问我:“卢岩,今天下午那个人,你梁伯,是从抚顺来的,是吧?”
我回答:“不知道。”
妈妈问:“是!抚顺离沈阳很近,你梁伯和你沈阳媳妇住得挺近,是吧?”
我没反应过来。妈妈就把我摁倒在炕上,让我睡觉。
2.9-2 爸爸和刘团长的相遇
妈妈问:“你是在哪里认识那个沈阳老刘(刘团长)的?”
爸爸说:“我是在大虎山的XXX家遇见他的。那时,他问我:‘你住哪儿?’ 我回答:‘青苔萢村。’ 他说:‘唉呀!那你家离羊圈子不远呐!’我回答:‘是!你咋知道羊圈子?’ 他说:‘我在参军前,在东北大学火食科工作;同事王玉山的老家在羊圈子。’ 我说:‘东北大学王玉山是我嫂子的哥哥!’ 他说:‘哦!这可巧了!王玉山,我们都叫他小王,那可是个老实人,办事靠谱。他媳妇李英琴是校医院的护士。我们可熟啦!没事儿时总在一块儿玩。’ 就这样,我们俩聊起来了。”
妈妈说:“我记得去年你领他到咱们家的时候,你跟我说他不是外人,像似你们很熟似的。”
爸爸说:“我在阜新上高中的时候,刘团长就去看他们几个。那时候我就见过他,但那时我跟他不熟。”
妈妈问:“就那么见一面你就记住了?”
爸爸说:“有几次,以前,他们几个跟我说了几次,说:沈阳老刘大哥喜欢你,想和你做亲家。”
妈妈说:“那是哪年啊!高中生,还没结婚呢,就谈论结亲家!”
爸爸说:“我当时也觉着奇怪。不过随便唠磕,也不那么稀奇。”
妈妈说:“啊!那倒是,还算熟人。那天你就把他领家来了?”
爸爸说:“不是同一天。说做亲家,是我在阜新念高中的时候!把老刘领家那天是他到我们砖厂找我的。他说他是来找转世灵童的。我一听,就说:那我还不能问。他说:我知道你明白,不会乱说。我跟你说实话吧,我没找到。你看,刘团长还挺实在的。”
妈妈说:“他说没找到。那真话假话没区别!随便编制个秘密跟你分享,套套近乎,你就当真了!我去看看小卢岩。”
2.9-3 刘团长迁走了知情人
爸爸问:“睡着没?”
妈妈说:“没睡着,瞪着大眼睛,在那听呢。一说起沈阳媳妇,他的注意力可集中了。”
爸爸叨咕:“也是!我就信了!”
在厨房里,爸爸说:“他现在一阵明白,一阵糊涂。你咋想起跟他说沈阳媳妇了呢?”
妈妈说:“我们下午说话儿的时候提到的。你笑啥?沈阳来信了?”
爸爸说:“看,你一猜,就猜着了!大虎山的XXX跟我说的。沈阳老刘大哥(即刘团长)说,我先给百杨在沈阳找个工作,干两年,挣点儿钱。然后在沈阳边上的农村买个房,比如在新民县的东边。这样他们全家就过来了。我就问,从农村户口变成非农户口不行吗?XXX说,老刘大哥说,沈阳城边上有太多的非农户口,不太好办。我说,不行就算了。XXX说,老刘大哥说,他猜,你不能同意,就让我跟你这么说:大虎山,你们四个都求我办事,就小百杨这事儿办得不理想,真是不好意思。我说,就我这事儿难办。XXX说,老刘大哥说,以后再给你想办法。”
妈妈问:“那你为啥不同意?”
爸爸说:“沈阳周边农村的房子比咱这儿贵,咱这儿卖那儿买,得添钱,所以老刘才这么说。我在沈阳工作,你带着两个孩子自己过,多难啊!”
妈妈说:“也是!但这也算人家给办事儿了,也算你没白忙。那他们仨咋都办成了呢?他们仨和你啥关系?”
爸爸说:“在大虎山我的高中朋友中,我们四个是一个朋友圈儿。他们仨家里的都是城镇户口。这回全都搬到沈阳去了。”
妈妈又问:“都是那个沈阳老刘给整的?”
爸爸说:“都是老刘给整的!这老刘还真厉害,还挺帮忙。”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说:“我看那个老刘可能是黑社会的。”
爸爸问:“你咋想起来说这个?”
妈妈说:“找转世灵童做转世活佛,他想干什么!另外,几个月里,他就把他们三家全迁到沈阳去了。三家人,得需要四、五个工作吧,再加找房子,给孩子联系上学,那老刘咋就那么能耐呢!他肯定是有一伙人:违法事儿互相帮着隐瞒,不违法的互相捧,伙儿穿裤子,结伙成派。”
爸爸说:“这是肯定的,也不算特殊啊!”
妈妈说:“那他们这么大胆地干,我看危险,早晚让人家给抓起来。”
爸爸说:“你说的有道理。”
妈妈说:“反正他们仨都走了,丢人也没人知道了!以后咱就不跟他们联系了。”
爸爸说:“那我就告诉大虎山的XXX,别再让老刘费心了。张嘴就求人家帮忙,也没脸面再见人家了。”
2.9-4 福
一天,我自己在炕上坐着,忽然发现刘健君送给我的玩具,那个黄色陀螺和红色的华丽棒,就放在对面的箱子上,想去拿。屋里没人的时候,我努力很久鼓起勇气,才自己从炕上爬下到屋子的地上。可是由于害怕,立刻爬回到了炕上。我再次鼓起勇气,第二次下到屋地上,朝着箱子走一、两步,被吓得立刻跑回来,爬到炕上。几次尝试之后,我才搬凳子,爬上凳子,拿到箱子上的玩具,感觉自己成了真正的大英雄,兴奋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