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冬儿

温和世界,温暖人生。
正文

呼吸之间(下)

(2025-10-08 09:25:29) 下一个

对于阿育吠陀而言,我还是一个彻底的新手。因此我对于它呼吸法的理解,自然是比较肤浅的。即便如此,我还是乐于分享我的理解和实践体会。

最简单也最常用的、体现平衡观念的呼吸法是左右鼻轮流呼吸法。它的作用是清洁通道,平衡身体能量。这种呼吸法是需要用右手的手指按住一个鼻孔(通常拇指专按右鼻孔,无名指或加中指专按左鼻孔),放开的鼻孔先深吸气,然后按压住它,屏息一下,松开另一侧的鼻孔,细长呼出气息。然后继续用刚呼气的那个鼻孔吸气,吸完后按住那个鼻孔,屏息,松开另侧上一次吸气用的鼻孔,用它来呼气。如此重复进行下去,练习五至一刻钟。

左右鼻轮流呼吸法的原则是,吸气与呼气非得用不同鼻孔,呼气之后用呼气用的那个鼻孔吸气。记住要点:吸气用的那个鼻孔,不能再马上用来呼气了,得用另一侧。轮流的意思就是吸气之后轮换另一侧来呼气。呼气之后的吸气却采用同侧继续吸气,这样来实现两侧鼻孔都能交换着呼与吸的练习。

左右鼻轮换呼吸适用各种能量型,它是完全平衡的呼吸法,不会导致失衡,没有忌讳,随时可用。因此可当作新手最先练习的方法。

我最先就是练习左右鼻轮流呼吸,在练习这种方法的时候,我多次都明显感觉到自己右鼻呼吸不如左鼻的通畅。这让我意识到,我的身体可能存在失衡的情况。以目前的知识而言,我还不能判断自己需要如何去调整,但我想,既然这种呼吸法能帮助平衡,那我就坚持每天练习左右鼻轮换呼吸一段时间吧,看看右鼻呼吸以后会不会有所改善。

第二种呼吸方法我接连着练习过一周左右的是火式呼吸法,又称箱式呼吸法或圣光调息(瑜伽里的名称)。这个呼吸法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学会。练习时用鼻子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意念将腹部肚脐那块区域向内用力收缩,同时鼻孔快速短促地呼气。之后迅猛地将那片区域鼓起,鼻子这时有点“偷气”一样悄悄吸气。如此反复,这种呼吸讲究呼吸节奏要快,鼻子表现出呼气的用力,鼓腹时偷吸气无表现,因此练习者就只听见自己“哄哄哄”快速向外有节奏喷气的声音,同时感受自己肚脐那片快速有力起伏的动作。火式呼吸正常要达到与自然呼吸相当或比之略快的节奏。一般练习时,一次连续可以三十次(新手)或六十次(熟练以后),休息放松一分钟之后在继续,如此按自己的情况坚持练习。正常练习可三十分钟到六十分钟。
火式呼吸是阿育吠陀里最强烈的“生火”法,它能快速给身体提供能量,对于怕冷体质如瓦塔(Vata,干冷风型)和卡法(Kapha,重冷土型)比较合适,而对皮塔(Pitta,油热火型)则需谨慎使用。我因为比较怕风怕冷,故而也练习了这种呼吸法。

练习火式呼吸法一周以后,我确实不那么怕风怕冷了,出门在阳光下也穿不住夹克,晒一阵太阳也会有汗出了。

练习一周火式呼吸法之后,我能感觉腹部肌肉有疼痛感。估计这种练习也能有效锻炼下腹部的肌肉力量。

我现在已经停练火式呼吸法了。我的愿望只想实现平衡,而不想让自己的身体短期生出过多的火来。

另一种相对比较温和的生火呼吸法是海洋呼吸法,又叫胜利呼吸法。这种呼吸法相对火式呼吸要简单些,效果也温和些,主要升起身体核心区域的温度与火能。这种呼吸法练习时,可略低头,略收下巴,吸气后放松喉咙后部,感觉气流由此进入,并向下深入腹腔直抵下腹部的过程,呼气时,喉咙后部收紧,气流在那里由于受阻,从而产生出犹如人打鼾时的类似海潮的声音来。这种呼吸法不能张口,但为了帮助练习者理解呼气时的“潮声”,练习前可以深吸气之后,张开嘴,想象面前有一面镜子,你抬高舌体后部,发出“呵”样的声音,目的就是要把眼前镜子上呵出水汽覆盖镜面的效果。这样张开嘴练习之后,再练闭上嘴从鼻腔练习同样的效果。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呼气时想象发出的音可宽可窄,“啊”、“呵”、“哼”等都可以,只要你能实现呼气时从鼻孔发出潮音就可以。

海洋呼吸法也是有韵律感的,但它节奏舒缓,效果出来能让人平和地感觉温暖,练习者听着听着自己发出的潮音,感受渐暖的身体,能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更投入继续中的练习,练习时间稍久,练习者的情绪也会跟着提升,效果犹如感受到“获胜”一样的受鼓舞的提升作用。

目前我正在练习海洋呼吸法,我的感受是这种呼吸法急不来,掌握好呼气时发潮声的位置与把握好呼吸的韵律感是关键。我还没有感受到“得胜”一样的受鼓舞感,也许这于我比较难,在我的记忆世界里,“得意”是不被允许的,压抑记忆年深日久太深刻了,也许需要很长时间的海洋法练习它才能浮出情绪的表面来。也正因为明白这一点,我估计海洋呼吸法是我最需要长期练习的呼吸法。

除了以上我练过(着)的呼吸法外,还有我目前没练过但略试过的两种呼吸法。

一种是清凉呼吸法,这种呼吸法特别适合夏季或火型皮塔(Pitta)能量型或被判断为体内过热需要将身体降温的人群。它的呼吸目的在于将体外清凉的空气吸进体内,然后将体内带着热量的热气呼出,这样来实现对身体的“冷却”效果。吸气时将舌体两边向中间卷起,这样舌体就变成了一个狭小的吸管一样的通道,然后嘴唇微合,使得空气只能从舌体吸管口细细地吸入。吸气过程中,从舌体到放松的喉头到腹腔内,去感受外面空气带来的清凉感。呼气走的是鼻腔,因此舌体吸管要收回而不漏气。呼气的原则是必须细长和全部呼出。为了确保呼气清理热废气足够干净,时间上安排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两倍。练习者由此可想象,清凉呼吸法是怎样一种缓慢而细致的呼吸“灭火法”。如果练习者感觉舌体不够灵活,难以卷成吸管状,那也可以通过关闭牙缝来实现“吸管”的效果。调节牙缝吸气时,嘴唇不能大开,而是与牙缝一起轻合,使得从牙缝间吸气时隐约产生“嘶”的声音(或有发出这种声音的可能,声音不是必须的),呼气一样用鼻子去细长呼气的方法,而且要全部呼出,不留余地。

清凉呼吸法是阿育吠陀有效的去火法,适合火型能量型以及体内需要降温的季节和人体发炎发烧的特别时候。这是一种简单可行的物理降温法,我估计,对于治疗青春痘应该也有好处。

剩下一种要介绍的呼吸法很特别也很简单,但不推荐练习者随便使用。这就是单鼻呼吸法,专用右鼻的是太阳呼吸法,专用左鼻的是月亮呼吸法。月亮和太阳在阿育吠陀里代表冷与热,具体冷热在什么部位,程度与效果如何,我都不太清楚了。我只知道这种单鼻呼吸法是为了平衡冷热失衡的身体而设计的,必须明确知道身体冷热是否失衡,哪里需要专门的冷和热,平衡时需要多大练习量才能平衡身体,而不引起新的失衡状态才好去自行练习。

再交代一下呼吸法的姿势。最好采用坐姿,腿可盘可不盘,能盘当然更好。关键是背要直,以保持脊柱正直。脊柱正直才能保证呼吸时身体两侧肌肉均衡用力,也保证吸入的新鲜空气能均衡被身体吸收。如果练习者体能太弱而难以坐起,我认为也可采用卧姿,重点要保持脊柱正直,脊柱没有侧弯或高低不平就可以了。

总体说来,阿育吠陀和中医一样,也是注重平衡的,它可以说是比中医更直接的身体平衡术。最明显的特点,它用十二对相反的形容词来描叙能量型,并依据这些描叙来对应地采用呼吸、食物和瑜伽练习和草药等去反向平衡失衡的状态,使得当前失衡的体质向人的天生体质靠近,这样来实现健康的管理。

另,我最近看的侧重草药的书籍,还只是开始涉及阿育吠陀的草药,但我已经感觉到了比较困难的地方。它的药名又是它自己另外的系统,而且与北美的植物不挂钩,这就和我们在北美想要深刻理解中药一样,有点难切实际从而难以深入的感觉。而且,书里提到了“通道”(channels)的概念,意味着草药都是通过那些通道抵达特定位置来起效的。我理解这情形有点象中药的归经,中药与其说是对症下药,不如说按照药物的归经属性去使用。

不管怎样,我还是会把草药书看完,总体了解一下阿育咴陀常用的草药及用法。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