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决策(07-12)
(2025-04-21 14:56:16)
下一个
此课程来自“ The Great Courses”
https://www.thegreatcourses.com/courses/moral-decision-making-how-to-approach-everyday-ethics
如有兴趣可以网购, 或查询本地图书馆, 或加入 “The Great Courses Plus”
伦理学是哲学的重要部分, 也是应用广泛的哲学问题. 虽然这门课触及很多日常生活细节, 但没有深入讨论某种道德体系(moral system)或某种价值观, 有点遗憾.
同一社会生活事件, 作者提及了许多历史的或当代的观念视角, 并不一定代表他自己的观点, 更不代表本人的理念!
非专业人士的学习笔记, 难免有误, 请指教
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决策
第七课 尽可能赚钱
赚钱还是休闲或家庭时间
亚里士多德
幸福意味着没有忧虑和匮乏 - 需要有钱才能达到
对财产的追求和管理和其它追求一样 - 应该适度(in moderation)
财产本身不值得追求 - 需要的是功能价值(instrumental value)
公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稀缺资源和共享需要
马丁?路德 - 新教工作伦理(the Protestant Work Ethic)
努力工作的价值(The value of hard work)在西方社会是较新的理念
路德 - 劳动在道德上值得称赞
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知道什么时候工作, 什么时候休息, 什么时候享受其它追求
工作本身并不美好 - 娱乐(pleasure)才是
工作和娱乐
工作是为了可以享受娱乐
Bertrand Russell - 娱乐是自由幸福生活的最重要方面
Francis Bacon - 如果你不是金钱的主人, 金钱就会成为你的主人
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
物质财富(Material possessions)和金钱并不能提供我们寻求的美好生活
第八课 对穷人的义务
亚里士多德 - 适度慷慨(Generosity in Moderation)
有道德的生活的一部分是管理好家庭财产, 可以照顾好家人和朋友
慈善始于家庭(Charity Begins at Home)
亚里士多德 - 慷慨维护良好声誉至关重要
近代伦理学家 - 慈善始于身边
Andrew Carnegie
对有需要的人进行简单的慈善实际上是一个人所能做的最不道德的事情之一
这种慈善行为教导乞丐乞讨有用 - 继续乞讨, 而不去自食其力
家长制(Paternalism) - 建立在一个假设(某些时候我们比当事人自己更知道什么对他们更好)
施舍给乞讨者
没有鼓励他们的潜在劳动成果
低估了自己的财产的道德意义
财富 - 我们社会的产物
我们的财富只有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下才有可能
道德义务要求财富用于当前和将来社会的长期繁荣
例如公共图书馆
Peter Singer
如果你有可能放弃自己的轻微的不便, 帮助別人解决重大问题, 道德准则要求你去做
调整我们的道德准星(Aligning Our Moral Compass)
有时候我们忙于某件事而希望別人去做应该做的事 - 如果別人也这么想则没人去做
第九课 黄金法则(the Golden Rule)
黄金法则 - 用你自己想被对待的方式对待別人(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have them do to you)
(注: 己所欲, 施于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康德(Immanuel Kant)
著作 -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and Critique of Judgment
定言令式/绝对命令(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命令(Imperative) - 祈使句
假言令式/假言命令(Hypothetical Imperative) - 表达实现特定目标的条件的命令(an imperative that expresses a condition that allows for the achievement of a specific goal)
定言令式/绝对命令 - 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权威的特殊命令(最高级別的道德准则)
格言(Maxims) - 行为的主观原则(subjective principles of action)
头脑中的行为原则决定了我们的行为选择
普遍性法则(universal law) - 被普遍引用而不出现冲突的行为规则才可能是定言令式/绝对命令
道德是绝对的
如果把行为结果作为道德标准, 不可避免引入了随机性
逻辑和理性的原则才是我们可以确定的
黄金法则不是确定的 - 每个人想要的不一定相同
人类自身是目标(Humans an End in Themselves)
定言令式/绝对命令的另一个要求 - 把別人(的利益)作为目的, 而不是把別人作为(自己的)的手段(treat every human being never merely as a means but also always as an end in themselves)
必须认识到別人拥有和我们同等的道德权威(the other person is a moral authority in just the same way we are)
道德与自由
道德准则面前人人平等
道德与自由同等重要
给別人尊重和自由
第十课 快乐生活
Jeremy Bentham
我们的喜好最终是因为它们带来快乐
每个人都追求快乐, 规避痛苦
Epicurus和享乐主义(Hedonism)
享乐主义 - 快乐是最高尚的最内在的善(pleasure is the highest, most intrinsic good)
Epicurus不认可古希腊宗教
简单追求快乐和规避痛苦
用理性寻求合理的长期快乐
简单快乐的生活 - 不需太多的物质财富, 也没有太多的需求(needs)和义务(obligations)
必要的和自然的快乐
身体必须 - 吃饭睡觉
自然的快乐 - 例如国际象棋, 读书, 红酒
必须适度!
不必要或不自然 - 例如酗酒
Jeremy Bentham和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
功利主义是结果主义(consequentialism)的一种形式
以猪为例的反对意见 - 只以结果判断价值, 人类和猪没什么区别
John Stuart Mill - 幸福最大化, 不仅是快乐
低级快乐 - 短暂的身体快乐
高级快乐 - 长期的精神快乐
真正的功利主义 - 为最多数人谋求最多幸福(the greatest happiness for the greatest number)
利己主义(Egoism)的反对意见
每个人做自己的功利计算
John Stuart Mill - 理想旁观者(perfectly benevolent ideal spectator)
我们必须假设自己是旁观者 - 自己的观点不比其他人的观点更有价值
改良功利主义(Refinements of utilitarianism) - 不能为了多数人的幸福而牺牲少数人的幸福
考虑偏好的功利主义(Preference Utilitarianism)
功利计算时考虑个人偏好不同
对民主系统重要
第十一课 婚姻第三者
婚姻关系的道德与伦理(the morality and ethics of the bond of marriage)
浪漫爱情的神话起源
接近对神的爱
一种完整的感觉(the feeling of completeness)
四种爱
浪漫的爱(romantic love) - 亲密的和性爱的
家庭爱情(domestic love) - 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朋友之间的爱
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 - 不要求回报的爱, 例如慈善事业
婚姻的道德规范
婚姻关系建立在承诺(promise)上 - 重要的道德约束
康德和信守承诺
违背诺言是不合理和不道德的
阻碍他人的承诺与自己违背承诺没什么不同
Diotima对爱情的定义
赏心悦目的外观 -> 美丽的内涵(思想, 情感生活, 信仰和原则) -> 最高原则(正义, 和谐, 和真理)
第十二课 嫉妒和怨恨(Jealousy and Resentment)
Robert C. Solomon
思想控制情感(Thinking controls how we fell)
情感是激发我们道德心理的强大力量(potent forces that motivate our moral psychology)
包括伤心, 嫉妒和怨恨
情感是高度理性和道德的体验 - 你的思想导致你的情感(you think your way into it)
情感的自主和非自主成分(voluntary and Involuntary Components of Emotion)
复杂的情感经历经常自主和非自主成分
尼采 - 价值观的颠倒(Inversion of Values)
嫉妒和怨恨 -> 形成整个道德体系
奴隶主价值观(Master ethics) - 健康, 财富, 权力, 自豪
奴隶价值观(Slave ethics) - 谦卑(humble), 人道(humanity), 等犹太教-基督教道德准则(Judeo-Christian code of ethics)
休谟(David Hume)
伦理学的情感理论(The sentimental theory of ethics)
我们的道德生活只是我们情感生活的表达
理性只是, 也应该是, 情感的奴隶(Reason is, and ought to be, a slave to the passion)
我们的思想或天性有促使我们朝着道德的方向前进的自然的倾向(Our minds or our natures have a natural tendency to move us in moral dir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