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圣经---创世纪---18章1---27节

(2024-01-20 11:44:27) 下一个

1 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出来。那时正热,亚伯拉罕坐在帐篷门口, 举目观看,见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他一见,就从帐篷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

在“约书亚记” 5:13 也有这么类似的一幕," 约书亚靠近耶利哥的时候,举目观看,不料,有一个人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对面站立。" 约书亚举目观看,不过他没有立刻辨认出对方的身份,直到祂自己宣称祂是耶和华军队的元帅。而这里亚伯拉罕举目观看,见到三个人,他便立刻跑去迎接、而且俯伏在地。一个可能性是亚伯拉罕一贯谦卑和蔼,对待任何一个路过的客旅都是如此,象一个奴仆对待自己的主人那样谦卑恭敬。还有另一个可能性,就是亚伯拉罕凭着感觉已经辨认出这三人非比寻常的身份,甚至他已经感知到这三人必定是神的使者,否则,他不太可能用如此谦卑恭敬的态度来对待普通的客旅。当时天热,一般情况下,赶路的人不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行路,因此,三人的突然出现必然使得亚伯拉罕觉得奇怪,从而敏感到眼前这三人非凡的身份。之所以亚伯拉罕可以敏感到神的临在,可能与近些年他多次经历神向他显现,大有关系。

希伯来书13:2节教导我们说:“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 也许指的就是亚伯拉罕这一段经历,当然也有可能在说下一章的罗得,罗得确实在不知不觉中接待了天使,而此处亚伯拉罕接待的却是神和两个天使,而且亚伯拉罕很可能也感知到了这三人的非凡身份,从而没有把他们当作普通的客旅接待。究竟如何,圣经没有给我们清晰明确的解释和答案,但无论怎样,希伯来书的教导,我们却不可忘记,“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 阿门!

 说:“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离开仆人往前去。 容我拿点水来,你们洗洗脚,在树下歇息歇息。 我再拿一点饼来,你们可以加添心力,然后往前去。你们既到仆人这里来,理当如此。”他们说:“就照你说的行吧。” 亚伯拉罕急忙进帐篷见撒拉,说:“你速速拿三细亚细面调和做饼。” 亚伯拉罕又跑到牛群里,牵了一只又嫩又好的牛犊来,交给仆人,仆人急忙预备好了。 亚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并预备好的牛犊来,摆在他们面前,自己在树下站在旁边,他们就吃了。

看看亚伯拉罕的待客之道:留下客人歇息,准备洗脚水,准备饼、牵来一只又嫩又好的牛犊给仆人预备、配上奶油、奶,然后让客人在树下吃,自己则站在旁边侍候,这是何等的谦卑和周到。很难想象,亚伯拉罕对待普通的客旅,也能够如此周到恭敬。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这样的可能性。

在这里我们注意到:神和天使,都可以化作人的形象,还能吃能喝。主耶稣在死而复活后,也出现过类似的场景,在路加福音24:41-43 记载“  他 們 正 喜 得 不 敢 信 , 並 且 希 奇 ; 耶 穌 就 說 : 你 們 這 裡 有 甚 麼 吃 的 沒 有 ?他 們 便 給 他 一 片 燒 魚 。 他 接 過 來 , 在 他 們 面 前 吃 了 。” 这也是我们将来复活得到的新身体的一个特征,将来我们得到的荣耀的身体,也能吃喝。

他们问亚伯拉罕说:“你妻子撒拉在哪里?”他说:“在帐篷里。” 10 三人中有一位说:“到明年这时候,我必要回到你这里,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个儿子。

神的这一句话,立刻明确显示了自己的身份,如果亚伯拉罕早已猜到,就表明他的感觉非常对,神也自然知道亚伯拉罕早已识破了他们的身份,所以不用客套,说话直奔主题。神在这里重申了17章的关于撒拉必生以撒的那个应许(17:21 “到明年这时节,撒拉必给你生以撒,我要与他坚定所立的约。” ),这是神亲自和撒拉坚立圣约。17章立约当时,撒拉应该并不在场。

当时的风俗可能是女人一般要留在帐篷里,负责操持厨房内务,不方便或是不被允许出面接待客人。神当然知道撒拉在帐篷里忙乎,明知故问而已,用意是提醒撒拉倾听,神尊重当时人的风俗习惯,也只是隔着帐篷和撒拉讲话,而没有把她喊出来。神这里专门和撒拉再明确一下17章的这条圣约,可能是借以加强撒拉对自己明年就可以生出儿子的信心。

撒拉在那人后边的帐篷门口也听见了这话。 11 亚伯拉罕撒拉年纪老迈,撒拉的月经已断绝了。 12 撒拉心里暗笑,说:“我既已衰败,我主也老迈,岂能有这喜事呢?” 

撒拉笑了,这反应和亚伯拉罕当时的反应一模一样,亚伯拉罕很可能会把神在17章的所有应许告诉撒拉,神说了,你会在明年生一个儿子,名字神都起好了,叫以撒。只是撒拉可能根本不信,或是当时已经大笑了,神真会开玩笑,因此,就不会把这事放在心上,听过了一笑了之。如今,撒拉亲自听见神说出这个应许,仍然觉得可笑,仍旧从心底不能相信。我既已衰败,我主也老迈,岂能有这喜事呢?撒拉和亚伯拉罕的想法一样,他们的身体机能已经毫无这种可能性。但这正是神让他们苦等24年的用意,在他们自己毫无能力的情况下,以撒的出生,就必是、也只能是神的恩典,完全来自于全能神的能力,因此,人在这件事上,实在是毫无可夸之处。人的救恩历史,从亚伯拉罕开始,一直到主耶稣,都是如此。正如保罗所说,”我们的救恩,是本乎恩“也。

13 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撒拉为什么暗笑,说:‘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养吗?’ 14 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到了日期,明年这时候,我必回到你这里,撒拉必生一个儿子。” 15 撒拉就害怕,不承认,说:“我没有笑。”那位说:“不然,你实在笑了。”

人的每一个心思意念,怎能逃过神的眼睛?神又明知故问,撒拉,你为什么暗笑?为什么说:“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养吗?” 在这里,神并没有把撒拉说亚伯拉罕老迈的话转述出来,可能是不想让撒拉难堪,让主人知道她背后说自己家主人老迈,这可能多少令两人难堪,也可能会令男主人亚伯拉罕不快。撒拉称乎亚伯拉罕为我主,也显示出当时撒拉在家中的地位,无疑亚伯拉罕是一家之主。

神立刻宣告,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是的,在人不能的,在神都行。正如耶利米书32:17说,”主耶和华啊,你曾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创造天地,在你没有难成的事。“ 在32:27节又说:”我是耶和华,是凡有血气者的神,岂有我难成的事吗?“ 

撒拉心里害怕,可能是因为她第一次见到神向她显现,内心充满敬畏和紧张。不过,拒绝承认自己犯的过错,倒是人的本性,正如当初,夏娃、亚当犯罪后,不承认自己犯罪一样,当我们犯错面临可能被追究的时候,我们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拒绝承认,“不怪我、不怨我、不是我干的”,往往脱口而出,我们很难干脆的承认自己的过犯。而神却知道我们心底的任何想法,祂说:不然,你实在笑了。你的言行思想,如何躲得过你的神呢?神的话也是对撒拉的教导,是就说是,正如雅各书5:12 说:”你们说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免得你们落在审判之下。“

16 三人就从那里起行,向所多玛观看,亚伯拉罕也与他们同行,要送他们一程。

 17 耶和华说:“我所要做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 18 亚伯拉罕必要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 19 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

送客人一程,是我们都该有的礼仪。神和神的使者要去所多玛,送他们一程,当然也是亚伯拉罕必须要做的,也是我们对待每一个客旅应当尽的礼貌和本分。

神说,我所做的,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这是多么令人温暖和振奋的话啊,神的某项工作,亚伯拉罕竟然有份!

同时,神还必有另一个用意,是要借着所多玛的事情,给亚伯拉罕又一个功课。神首先再次重申祂的应许,但神让亚伯拉罕知道,神的应许,是祂慈爱的表现,但神的慈爱,又有公义的彰显。没有公义的慈爱,不是神的爱,甚至神的公义也是神慈爱的一个表现,因此,神在这里,把祂的应许和亚伯拉罕”要遵守神的道、秉公行义“ 连在一起,这是双方的一个互动,神应许,亚伯拉罕要正确的回应,用“遵守神的道、秉公行义”来回应。所多玛被毁灭,是神公义一面的体现,但神的公义,也是神慈爱的一方面,祂的公义,也是为了拯救,拯救那些见证到神的审判而认罪悔改的人。

最后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罗得,罗得当时正住在所多玛,正处于危险之中,神也借此看看亚伯拉罕对于自己侄儿罗得的态度,是否仍然存有爱自己弟兄的理念,正如约翰一书4:19--21所说,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a] 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 因此,爱弟兄,也是爱神的一个体现。

20 耶和华说:“所多玛蛾摩拉的罪恶甚重,声闻于我。 21 我现在要下去,察看他们所行的,果然尽像那达到我耳中的声音一样吗?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

所多玛为何会被神用火毁灭? 犹大书7节给了一个答案,“又如所多玛蛾摩拉和周围城邑的人,也照他们一味地行淫,随从逆性的情欲,就受永火的刑罚,作为鉴戒。” 以西结书16:49-50 也给了一个答案,“ 你妹妹所多玛的罪孽是这样:她和她的众女都心骄气傲,粮食饱足,大享安逸,并没有扶助困苦和穷乏人的手。 她们狂傲,在我面前行可憎的事,我看见便将她们除掉。“ 可见,不帮助穷乏人,和行可憎恶的事,如一味地行淫,随从逆性的情欲,是所多玛人最大的两件罪恶.

神当然知道所多玛的现状,何用亲自查验,这里,一是神的审判,必是基于真实的证据,所以两个天使要去亲身经历他们的罪恶;二是神借此给亚伯拉罕一个机会,让亚伯拉罕和自己一起同工,使得亚伯拉罕可以为罗得,为这座城而代求。 这是多么美好的经历,神的审判工作,把亚伯拉罕也纳入到同工当中。神、天使、人(亚伯拉罕),一起同工,将来在天上,也必是这样的美好!

22 二人转身离开那里,向所多玛去,但亚伯拉罕仍旧站在耶和华面前。

神在等候亚伯拉罕做事。

 23 亚伯拉罕近前来,说:“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吗? 24 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吗?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吗? 25 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 26 耶和华说:“我若在所多玛城里见有五十个义人,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的众人。”

亚伯拉罕的祈求,是以神的公义为出发点,但又基于神的慈爱。神的公义,使得人的善恶理应得到不同的对待,而神的慈爱,又可以通过义的,来覆盖赦免那些不义的,从而使得神的审判延迟。如今我们面临的世界的光景不也正是如此吗?亚伯拉罕虽然是为罗得代求,但他的代祷是根据神”公义“和”慈爱“的做事法则。

 27 亚伯拉罕说:“我虽然是灰尘,还敢对主说话。

我们本是灰尘,但主是窑匠,我们是祂手里的工作,因着神的大能,我们也可成为祂手所造出的贵重的器皿,也可与祂同工,更可以为他人代求。

 28 假若这五十个义人短了五个,你就因为短了五个毁灭全城吗?”他说:“我在那里若见有四十五个,也不毁灭那城。” 29 亚伯拉罕又对他说:“假若在那里见有四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四十个的缘故,我也不做这事。” 30 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容我说,假若在那里见有三十个怎么样呢?”他说:“我在那里若见有三十个,我也不做这事。” 31 亚伯拉罕说:“我还敢对主说话,假若在那里见有二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二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32 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见有十个呢?”他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亚伯拉罕开始了他代祷的工作。这是圣经记载的第一例为别人代祷,也告诉我们代祷的益处和果效,代祷是爱的表现,是爱邻舍的表现。虽然,所多玛恶名远杨,但亚伯拉罕未必知道它实际的状况有多么糟糕,在他心目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罗得一家,罗得一家4口,加上尚未成婚的两个女婿家庭(至少一家3口),正好是10个人,或至少是10个人,因着这10个义人,或者神就可以免去审判。亚伯拉罕对于所多玛的情况,自然不很乐观,因此,他象一个和父亲讨价还价的孩子,一再的把自己的预期降低。我们看到神是何等的慈爱,他爱世人,通过亚伯拉罕,给所多玛那些罪人留下悔改的机会。对我们这世界的审判,神也一再迟延,一方面,正如彼得所说的,要让更多的人得救,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因为有为数不多的义人的存在,这些义人,实在是可以成为其他人美好的见证和保护。

不过,在亚伯拉罕时代,什么是义人?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我们说过,挪亚是个义人,亚伯拉罕是个义人,都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信上帝,信上帝的,就是义人。如果,不从这个角度出发,实际上世界没有一个义人,一个都没有,罗得也不是,甚至亚伯拉罕都不是。但亚伯拉罕祈求神,如果所多玛里有10个义人,就请神赦免这个城。信上帝的恐怕只有罗得一家,加上女婿两家,那么大概至少有10个人或者多几个。因此,如按”信神就是义人“这个角度来看,那么亚伯兰罕心里就有些把握。但如果不从这个角度看义人,那么亚伯兰罕义人的概念就是个不存在的概念,因为正如诗篇14篇和保罗在罗马书3:10节所说,”没有一个义人,一个都没有“。也正如神对先知耶利米说:”你们当在耶路撒冷的街上跑来跑去,在宽阔处寻找,看看有一人行公义、求诚实没有?若有,我就赦免这城“(耶五1)。

亚伯拉罕将义人的人数从五十个逐步减少到十个,表面上如市井买卖那样讨价还价,实际上亚伯拉罕在谦卑地探求神的旨意。他并不是在与神争辩,好像自己比神更公义、更慈爱,而是在不断寻求神赦免的恩典。

33 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亚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一句话,就把我们的眼目聚焦在下一章所多玛人,特别是罗得一家的命运上了。拭目以待吧,我们每一个读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