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3节首先开始教导信徒彼此之间如何相处。耶稣的新命令就是让门徒彼此相爱。“凭着所赐我的恩”的意思是保罗用他使徒的身份和权柄,对罗马信徒进行劝勉。
不要看自己过于当看的,意思就是不要自高,我们一般都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不要自高、也不要自夸,要照着神给我们的信心的大小,看自己合乎中道,“合乎中道”的意思是谨慎的意思,意思类似,看自己要谨慎,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把自己看得比自己的实际高。简单说,这里强调的意思就是要谦卑柔和!
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神给我们的信心,是不一样的,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争端,我们都要谨慎的看自己的信心的程度,不要自高,要谦卑柔和,彼此和睦共处。就比如关于吃的问题,有的信心很强,什么都可以吃,有的就较弱,血不能吃,甚至旧约里不洁净的动物都不能吃,如何避免在吃的问题上产生冲突,那么就要谨慎的看自己在这方面的信心,要谦卑柔和,考虑那些信心比自己弱的弟兄姐妹的承受力,宁可在他们面前,不吃血和不洁净的动物。对于神给我们的恩赐,也同样如此,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恩赐而自高,而是要谦卑待那些没有这恩赐的人。
4 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 5 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做肢体,也是如此。
保罗随后用人的身体的例子来解释3节的话。一个身体上有不同功能的肢体,我们这些在基督里的弟兄姐妹,在主里组成一个身体,我们这些个别的信徒就是这身子上不同功能的肢体,互相联络,协调运作!不可以看高自己或是看低别人。
6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 7 或做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做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 8 或做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
接着保罗具体提出7项恩赐,当然,信徒的恩赐,不止这7项,可能因为7是完全数,代表了信徒的所有恩赐。这些恩赐,有两个特点:1是得来的,意思是神恩赐的,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我们后天努力来的,而是神的恩典,既然是从神那里领受的,就不应该自高,而是要谦卑柔和,接纳没有这恩赐的人,一起同工。2是“当照着信心的程度”,即呼应3节“神赐给信心的大小”,谨慎的发挥神给的恩赐,不自高、不自卑,彼此迁就、彼此体谅,彼此配搭。
说预言,是指由圣灵感动说出从神那里领受的话,包含预告将来的事;
执事,可能并非指长执会的职务,而是指普遍意义上的服事。(马可福音10:45、罗马书11:13、15:25、15:31、15:8)
教导是把从神而来的道讲解给信徒,教导和说预言有一定的重叠,但重点有不同,教导偏重于讲解神的道,预言则偏重于把神的启示直接宣布出来。
劝化,这个恩赐的含义较广,有提醒、劝勉、安慰的意思,大概重点在于牧养信徒。
施舍,是拿出自己的钱财帮助别人,诚实的意思是不含自己的目的,是出自甘心乐意的慷慨,是无私、全然信靠神的服事。
治理,指管理教会的人,可能包括长执、各团契小组的领袖、管理施舍等慈善事物的领袖,殷勤的意思是尽职尽责,勤劳迅速,把教会的事情,当作第一要务,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和体力,来完成神的托付。
怜悯人的,显然是教会的关顾工作,服事的对象是那些年老体弱孤寡无靠的人,甘心的意思和诚实差不多,是乐意、不勉强、不求回报、不给被怜恤的人带来负担和不安的意思,甚至包含喜乐的意思。
通过这七项恩赐,保罗劝勉罗马信徒,要按着你自己的恩赐,甘心乐意殷勤无私的侍奉神,治理教会,彼此配搭,不自高、不自卑,在基督里发挥各自恩赐,一起做神的好仆人,一个按着神给的信心大小,看自己合乎中道的仆人。
9 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 10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
保罗接着讲道具体的爱,要诚实爱人,要远离恶、与善联合,弟兄之间,要彼此亲近象家里的亲人一样,要把尊容让给对方,而不是留给自己。
11 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
服事神要殷勤,不可懒惰,否则就是没有好好使用神给我们的各项恩赐。服事主,也要心里火热,不要冷冷淡淡。
12 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
信徒在这世界当中,会遇到患难,在等候主再来中,也会遇到患难,因此,信徒要在指望中喜乐等候,也要在患难中忍耐,在忍耐中,恒切的、持久的、不懈的祷告,从圣灵那里支取力量。
13 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地款待。
信徒如果有缺乏,我们要给与帮助,对客旅我们要积极热忱的款待(在当时少有旅店的情况下,这样的款待尤为值得去做)。
14 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
对逼迫我们的,不要咒诅他们,而是祝福他们。这里逼迫我们的,指的应该是因我们的信仰而逼迫我们的各类仇敌。
15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
与喜乐的人同喜乐,而不是嫉妒、自卑,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要有同理心和怜悯心,而不是漠不关心。这里的人,指的应该是所有的人,包括非信徒。
16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
要彼此同心,不是说大家都只能有一个想法,而是说,大家要彼此包容,和睦相处,过合一的生活。
同时,保罗在16节和3节进行呼应,再次强调不要自高,要降卑,俯就那些卑微的人,也不要自以为聪明,骄傲看不起别人。3-16节,保罗给出了一个普遍的教导,让我们不要骄傲,要看自己合乎中道,按神给的信心使用神的恩赐,彼此配搭,和睦相处,像家人一样彼此相爱,远离恶事,与善联合,一起殷勤服事我们的主,并在盼望中喜乐等候,在患难与逼迫中忍耐、关爱他人,成为世上的盐与光。感谢神!
备注:我的这些”罗马书读经笔记“,很多地方参考了D.A.Carson NIV Zondervan study Bible,"圣经综合解读”,周兆真罗马书中文圣经注释,鲍会园罗马书天道圣经注释,李思静博士的一些讲道内容、以及其他一些参考书目。非常谢谢这些学者提供的一些见解。求圣灵继续带领,使我可以完成罗马书的读经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