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下棋,你会发现你身边都是下棋的人;如果你喜欢钓鱼,你发现身边的朋友都是喜欢钓鱼的人;如果你喜欢喝酒,你发现你身边都是喜欢喝酒的人。。。。所以你看到什么遇到什么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遇到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去求爷爷告奶奶,只需要问问你自己就可以了,所以庄子说“道不可问”。庄子《知北游》篇那个小聪明“知”就去问道于无为谓,问了三个问题: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问了如何知道,如何安道,如何得道,这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就是说:我如何思考如何琢磨才能够明白大道呢?到什么地方要遵循什么才能够让我安心安于道呢?我应该追随什么,应该选择什么,才能够得道呢?
无为谓并没有回答他。他又带着这三个问题去问狂屈。狂屈说“我知道,我来告诉你”。可是狂屈想表达的时候,话到嘴边的时候,发现根本无法表达。于是,小聪明“知”又带着这三个问题去问皇帝。皇帝说“无思无虑则知道;无处无服则安道;无从无道则得道”。无为谓没有回答一句话,皇帝却说他是真正明白大道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得道之人,一定是让你回到自身的。因为当你有了困惑的时候,当你有了问题的时候,如果通过逻辑思辨的语言,给你解除了这个困惑,那么这是一种“所知障”。
所谓的“所知障”就是让你暂时明白了,可是你转念一想又会糊涂了。庄子说“以不惑解惑,复以不惑,是尚大不惑”。给你解惑的时候叫“以不惑解惑”。然后你好像一下子明白了,这叫“复以不惑”。但是你再一去琢磨,你又会陷入这种困惑之中,陷入更大的困惑之中,这叫“尚大不惑”。这就是皇帝为什么说无为谓才是明白道的人,他无法用具体的逻辑思辨的语言给你讲清楚,如果一个悟性高的人见到得道之人,他是什么呢?他会有见贤思齐的那种感觉,不需要问什么,哪怕见他一眼,就像良马见鞭,追风千里。
但是庄子《知北游》篇讲到小聪明“知”向这三个人问道的过程以后,最后一句说“狂屈闻之,以皇帝为知言”。这个“知言”就是智慧之言,也是庄子在寓言篇说的“卮言日出”的那个“卮言”,真正的智慧的语言好像是酒后之言,是没有成心、成见、偏见的语言。卮言的“卮”本身就是一种卮杯,是一种酒杯的意思,(卮言)也是庄子说的“化声”。这种化声是可以感化他人的。是可以净化人的灵魂的,因此,道,既可说,也不可说,既可思,也不可思。当你认为它是“无”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有”的概念。当你认为它是“有”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无”的概念。
庄子《德充符》篇第一个出场的王骀,说他是“行不教,坐不议”。他行不言之教,不去向别人(强行)灌输什么;坐下议,他也不会去讨论是是非非,他只是一种“化声”,只是一种“卮言”。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会“虚而往,实而归”。去的时候会带着很多的问题,到了王骀面前,所有的问题都化解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所有的心结也就打开了。当你看到一个得道之人的时候,你会重新审视自己,甚至会重新评估生命的价值,这时候你才是“以神受之”。所以说所有的问题所有的困惑,最终还是要回到我们自身,用我们的神明来运化它,感化它,这才是最终解决之道。
抄录郭伟胜先生视频全文:“庄子:别再求爷爷,告奶奶了,你自己就可以解决,以神明解之。”
https://www.ixigua.com/7125634020796432909?logTag=b2a89ced8b74bae58930
郭先生如是说。。
不论是吸引力法则还是断舍离,其实某种程度上都告诉我们目标明晰,只关注想要的。当你被一堆旧事包围,你该怎么专注呢?
清理当下不再服务于你理想的旧物吧,不论是拉你进入固有情绪的物品,还是一直以来舍不得忘记的过往。
为丰盛腾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