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道家文化弘扬中华文化之道

(2022-07-17 06:52:57) 下一个

 

 

我们上一讲讲到,孔子晚年也是得道之人,只是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庄子三十三篇里面孔子连续48次出场,因此讲庄子总是离不开孔子。我们咋读上去,好像庄子在揶揄孔子,实际上庄子用心良苦,试图把孔子的精神,被雪藏的孔子的精神发扬光大而已,一路是在抬高孔子的。孔子第六次问道于老子的时候,老子说:丘,得也。老子说,孔子,你得道了。在《寓言》篇再次承认孔子是得道之人。说,孔子晚年,受才乎大本,复灵以性,他已经达到本性具足,已经是完全的明心见性之人。

上一讲我们讲到孔子和温伯雪子见面,温伯雪子是西方的一个得道高人,和孔子见面以后,孔子目击而道存。这个寓言故事,其实也是隐藏了很深的东西,这里面很微妙地抬高了孔子的地位,孔子应该比这个西方的得道高人更高一筹,西方得道高人仍然是“每入而叹”。可是孔子和他见面之后,没有任何的成见。把不言之辩演绎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既然晚年入了道,所以庄子是借孔子的求道经历以及孔子的人生历程,来弘扬道家文化,弘扬龙文化而已。

庄子说:“假托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看似是在讲孔子的仁义之道,实际上最终的目的就在游逍遥之虚,包括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来参悟外教,都是为我所用,都是在来自华夏的解读,很多的外教,在华夏之所以能够开花结果,离不开我们的传统文化赋予它暂新的意义,很多外教在它的发源地几乎销声匿迹了,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可为什么在我们这能够发扬光大呢,其实我们发扬光大的无非还是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精神。只不过是“假托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而已。

就拿庄子的思想来说,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推行的是仁义之道,主张的是墨家的思想,实际上做的却是兵家和法家之道,所以,庄子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是默默无闻的,但是他的生命力却是斩不断的,因为他已经无声无息地渗透了诸子百家。

“假托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借用孔子来言道,弘扬被雪藏了真正的道家的精神,这叫做“教外别传”。我们现在理解“教外别传”,认为不要向外传,认为不要接受外在的思想,不要接受外在的文化,这种理解与它的本意已经是大相径庭了,真正的“教外别传”是什么意思?《太乙金华》宗旨里面就说:特立教外别传,接引上根;立足脚跟,方可修真悟性。这就说真正的“教外别传”是接引上根,接引那些有慧根有智慧的人,立足脚跟,方得修真悟性。

每个人都要回到自身上来,回到根本上来,你才能够接引上跟,才能够修真悟性,这才是“教外别传“的意思。教外别传,就是外教为我所用,这是一种兼容,是一种包容,真正的思想和文化是可以兼容一切的。一切的思想和文化都要回到我们自身上来。

庄子《应帝王》篇讲到,列子向他的老师求学问道,他觉得算命的先生季咸都比自己的老师高明,但是他目睹了季咸给壶子相面四次都没有相的准确,看了后还落荒而逃,看到这整个过程以后,列子未始学而归,这个未始学而归,并不是指的他跟壶子没有学到东西,是指的他根本就没有回到自身上去,所以“未始学而归,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回到了家里,就帮妻子烧火做饭,对待猪就像对待人一样,因为心外无物,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当你开悟的时候,你看谁都是开悟的,当你没有开悟的时候,即便得道的真人就在你的身边,你也是一叶障目,就像列子总认为外来的才会念经,总认为季咸比自己的老师更高明。

庄子说“天下无道,深根宁极而待,天下有道,反一无迹”。当天下不利于弘扬本土思想的时候,那就要雪藏起来,当天下有利于弘扬我们的本土思想本土文化的时候,就会毫无征兆的悄无声息的就出现了。这叫“反一无迹”。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这些先知先觉的大德之人,他从来不但心自己的思想不为人知,渊乎其居也。廖乎其清也,虽然他藏得非常的深,深不可测,但是“廖乎其清也”。如果你心一旦静下来,你自然会参透他文字背后的深意,当你一旦回到自身上去,你会发现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蓬荜生辉的友人 回复 悄悄话 昨天郭伟胜先生的讲道还真和金庸大侠的写作意图对上了‘号’。
蓬荜生辉的友人 回复 悄悄话 从金庸笔下的人物看其思想的流变
2019-06-24 10:50:00 来源:新沂市检察院 仲康

  儒、道、释(佛)墨、法等诸家思想在金庸小说中都有所体现,其中儒道释三家思想始终在金庸小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三家思想在其小说创作的不同时期各有不同侧重,金庸小说思想的流变也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儒入道,由道入释,最后诸家合流的过程。儒、道、释各家思想在金庸小说中的体现主要借助于人物形象。金庸将各家思想内化为侠客们的人格基础,又通过侠客们的言行举止表达或实践各家思想的精神。

  金庸武侠小说开山之作《书剑恩仇录》的主人公陈家洛就是按照儒家的精神大义来塑造的。这部书从书名到主人公都是儒生气十足,讲的也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故事。主人公陈家洛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作者这一时期的思想,他文武双全,风度儒雅,长相俊俏,地位崇高,连他所干的事业也是“反清复明”的正举。这一切都符合儒家的标准,就连他的弱点也是所有儒生所具备的:能“谋”而不能“断”,能“和”而不能“战”

  胡斐(《雪山飞狐》与《飞狐外传》主人公)的人格基础是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上加了几条,即“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其实还是按着儒家的理想来塑造的,他的所作所为也符合儒家的“义”。虽然胡斐只略通文字,但并不影响其成为儒家文化的代表。这一时期金庸小说的思想主要以儒家为主。

  《书剑恩仇录》中虽然提到“庄子”,但实际上从《射雕英雄传》开始金庸小说才由儒入道。《射雕英雄传》以“九阴真经”为线索,“九阴真经”起句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此句出自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射雕英雄传》虽以“九阴真经”为主线索,但这部小说中道家思想并未占主导地位,从郭靖这个形象中就可以明白这一点。郭靖是金庸小说儒家思想向道家思想过度的产物,因此郭靖的身上既有着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儒侠品质,又能隐约窥见墨家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倒是从次要人物全真七子身上可以看出道家精神。

  实际上,杨过形象的塑造,标志着作者由儒入道的质变。有人说《神雕侠侣》是金庸反叛儒家规范的一次半途而废的努力,是哲思难以超脱情思的反动之作,其实不然。杨过的至情至性、从心所欲正是对儒家“克己复礼”的反叛。他是与前期的儒侠形象相对举的,他不顾一切的追求真诚、情爱、个性、自由和自主,而这正是有别于传统的儒家观念的鲜明表现。他的一生就是追求自身的个性圆满。 杨过形象的意义,正在于对这些压抑个性、拘束人的自由天性,阻碍人的自由发展的不合情理的社会规范及行为准则进行挑战,其最后获得胜利则表明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肯定。小龙女的冲虚宁静,也几乎达到了道家的最高境界,其所修炼的“玉女功”要诀,即“十二少,十二多”的要决,正是道家修行的宗旨及方法。

  从《倚天屠龙记》开始,金庸小说归向了佛家的禅宗。《倚天屠龙记》以“九阳真经”为主线,而“九阳真经”是写在禅宗的根本经典《楞枷经》的夹缝中。《倚天屠龙记》中既有儒家思想又有佛家思想,同时还能看到道家的影子。例如“武当七侠”就是标准的儒侠,而张三丰则是道家代表。但是在主要人物张无忌身上更多的则体现的是佛家思想。张无忌天生一副慈悲心肠,他有血海深仇,但最终却放弃了。他的一生是“无为”的,这种“无为”看似与道家精神暗合,其实骨子里却透着佛眼与慈悲心。他武功虽高,性格其实颇为优柔寡断,万事来之,往往顺其自然。他练“九阳真经”是无意的,习“乾坤大挪移心法”是从小昭之请,至于奉劝灭绝师太不要再造杀孽则是地道的佛家心肠。他一生浩劫丛生,但对人对事都是一片慈悲心肠。

  如果《倚天屠龙记》还只是有慈悲心肠的话,那么在《天龙八部》中则是用佛眼慈悲心观照终生百态。《天龙八部》书名即来自《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岸龙女成佛。”其中虽有爱,但已不是“神雕”之爱,更多的是病态之爱(如段之爱、紫之爱、游之爱);其中亦有恶,但恶者均为可怜人,是环境逼使其作恶(如段延庆、叶二娘)在这部小说中人人都是受害者,又几乎人人都是作恶者。 这一时期的金庸小说表现了浓郁的佛家思想,《天龙八部》正表现了作者眼中那种慈悲为怀的佛法大义,代表着金庸小说对佛法思考的最高水平。

  《鹿鼎记》为金庸小说封笔之作,也是其小说集大成之作,代表其思想的最高境界。这部小说已将儒、道、释、墨、法诸子百家融会贯通。故最后的《鹿鼎记》近于无色无相,所以众人众说纷纭。同样对于小说的主人公的韦小宝我们也很难将其归类。韦小宝肯定不是好人,但将其说成是坏人又似乎有点牵强。因为《鹿鼎记》中陈近南说:“乖孩子,你向来就是好孩子。”而九难师太则认为这孩子倒挺老实的。这些显然都是对韦小宝的误读。其实最懂韦小宝的还是康熙。韦小宝和康熙看似有云泥之别,一个大字不识几个,“韦小宝”这三个字放一块还大概能猜出来,一旦分开只有字认识他,他不认识字的份了,一个满腹学问,诸子百家都有所涉猎;一个是英明圣君,一个是混混流氓;一个出生于金碧辉煌的皇宫,一个出生于藏污纳垢的妓院。实质上他们却是一个人,骨子上他们是相通的,他们都在是同一种文化圈孕育成长起来的。如果说康熙是传统文化孕育的精灵,那么韦小宝则是这一文化产生的怪胎。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性,也都有其局限性。金庸小说前期的人物大多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例如郭靖的为国为民、令狐冲得率性而为、张无忌的慈悲心肠……在这些人身上我们很难找到缺点。然而真正的人,真正的文化,决不是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在康熙和韦小宝身上既有着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又有糟粕的地方。在康熙和韦小宝身上可以看出各家思想的影子。在康熙的身上能找到儒家勤国为民,道家虚怀若谷,佛家普济众生的思想,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中找出墨家和法家的影子。在这里小说的思想已不像前期那样泾渭分明可以看出哪一家思想占主导地位,也没有明显流露出赞成哪家思想或反对那家思想。在这里各家思想混为一体互为表里,我们亦很难分清哪些是儒家思想,哪些是道家思想,哪些是佛家思想。在这里小说对各家思想都有所批判,呈现出一种儒道释诸家合流的态势。

  金庸小说所反映的诸家思想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严格地按照各家的经典进行一一的引证、对照。因为人物的个性生动活泼,丰富复杂,不是任何经典的概念所能框定的。因此我们只能对其小说的思想流变作一个大致的考查。总的说来金庸小说从第一部《书剑恩仇录》到最后一部《鹿鼎记》,其思想的流程大致呈现一种由儒入道,由道入佛,最后儒道释诸家合流的历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