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玩两个健身丸是为了什么

(2022-01-29 02:36:42) 下一个

孔子来到了楚国,楚王非常高兴,然后给他摆了一个盛大的筵席来招待孔子。楚王让身处宰相的孙叔敖做为主持礼仪的人来亲自招待孔子,然后让隐士熊宜僚亲自给孔子倒酒,可见楚王是多么开心,觉得孔子能够来到楚国,那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情,于是邀请孔子能够发表一番言论,能够讲一讲圣人之言,能够讲一讲什么是道?

孔子说:丘也闻不言而言也,未之尝言。我今天会尝试来说一说这种境界,于是,孔子以现场的孙叔敖和熊宜僚为例。熊宜僚弄丸两家之和解。在楚国白公胜作乱的时侯,白公胜想让熊宜僚给自己站队,刀都架在脖子上了,可是熊宜僚面不改色心不跳,一言不发,只顾去玩手里的两个健身丸。类似于今天的健身球。最后白公胜也拿熊宜僚无可奈何,这叫熊宜僚弄丸两家之和解。

接着孔子又说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ying人投兵。孙叔敖当做令尹的时侯,也引起了这些皇亲国戚的激烈反对,甚至想兴兵作乱,而孙叔敖修胸中之诚,摇着羽毛扇,该吃吃该睡睡,只是去调和自己的内心,不会搭理他们,后来这些皇亲国戚在一起互掐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只有孙叔敖才能平衡各方面的力量。这叫: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ying人投兵。

孔子举完这两个例子说: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也。你说的话,你发表的言论一定是用你内心的觉知而不是你的理性思维,而不是你的头脑,这叫:知之乎不知。至也!这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举完孙叔敖和熊宜僚的这个例子,以后说:丘愿有喙hui三尺,就是说我宁愿我孔子长着嘴巴,却像他们一样能够不说话而解决问题。孔子讲这一番话虽然没有直接去言道,但是句句都是道,句句都合于天理。这种发自内心的觉知,发自内心真诚的语言,庄子把他叫“化声”,区别于我们用理性思维产生出的各种语言体系。

这种“化声”,庄子在《寓言》篇又把它叫做“卮言”。卮zhi言日出,和以天倪ni。这种“卮言”只要你发自内心的真诚,是一种自然的流动,他就是合于天理的。故曰:言无言。庄子还专门解释了什么叫做:言无言?

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有的人虽然一辈子都在说,但是他内心没有任何的成见,没有任何的偏私,而有的人虽然一辈子都在咬紧牙关,什么都刻意的不去说,但是内心的成见满满,这样的人即便不说,却等于他无处不在指责别人,因为它的内心里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那么我们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言论才是“化声”才是“卮言”呢?才是合于天道合于天理的呢?

庄子说:且有真人,后有真知。只有找到这个真,你才能够合于道,才能够合于天理。那我们可能又会追问下去什么叫做真?庄子《渔父》篇,孔子就这样问渔父的:何谓真?渔父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人就是要达到这种精诚,那接着我们又会问什么叫做精诚?精就是纯粹,诚就是不违背自己的身心。

庄子在《刻意》篇是这样进一步阐述的,我们能够体悟这句话可能就会理解了,什么叫做真,什么叫做真诚,如何回归这种“化声”?庄子说: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这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如果想达到这种“化声”的境界,想回归真人或者接近真人这种境界,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点:纯而不杂也。你能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把假的从真的里面给它剔除掉,这叫做“素”。这种“素”要求是我们专注于自我,回到那个忘我的无我的状态。那什么叫做“纯”呢?不亏其神也!我所说的话不感觉是在耗神的,不感觉是在耗气的,没有那种消耗自我的感觉,这就是渔父说的: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如果你说出的话,你的语言是来自于内心的觉知,它一定会和你的身体发生同频共振的。首先你会处于一种非常愉悦自然的状态,这叫:不亏其神也。能做到这两点(纯而不杂也和不亏其神也),庄子说“谓之真人”,这样的人才叫做真人,你说出的话才叫做“化声”,才叫做“卮言”。

(抄录视频全文“庄子:当你开口说话时,必须比沉默更有能量,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https://www.ixigua.com/7056282990527119886?logTag=158e79c6aa65839f7b7d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